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雨中的了悟

[神州驴途] 守望梅里、徙步雨崩、行记香格里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0# 心的旅行


谢谢关注!{:soso_e100:} ,从走上214国道开始,很长的一段路将无怡人的风景,先发几张雨崩的小花做个点缀,否则,漫漫长途,将少了许多斑斓的色彩呢。
千娇百媚的花.jpg
徒步雨崩 1201_conew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颠簸去德钦
由香格里拉一路向西,开始尚有满山的绿树,谷底的村落也被一块块鲜绿的田地簇拥着,有雨崩的感觉。那里的屋顶是淡蓝色的,清清爽爽的如山谷里的格子布。路边的村落却不多,屋顶也不再是蓝色,田里有盛开的油菜花,还有一些向日葵,星星点点的黄是大山绿衣裳上绣出的花。
梅里雪山 (147).jpg
梅里雪山 (162).jpg
梅里雪山 (1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随着山势的延伸,能看到的村落越来越少了,树也仿佛商量好似的,突然的就变了模样,所有郁郁葱葱的大树都将身一矮,变成了高不过米的灌木,就连颜色也灰暗起来了,郁郁寡欢的趴在山脊上。我问相题何以差别如此之大,他说海拔低的缘故,种也不长的。我半信伴疑,都说德钦境内群山连绵、林海浩瀚,怎么这里却是秃山荒岭、地瘦山寒呢。
梅里雪山 (223).jpg
梅里雪山 (18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长的峡谷里,能走出人的脚步么?路边不知谁立的树根,白色的哈达风吹日晒的变了纯洁的模样。
梅里雪山 (166).jpg
梅里雪山 (16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中的了悟 于 2011-9-9 14:39 编辑

路开始越来越难走了,虽是国道,但平坦的柏油路并不太多,一部分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很颠簸,一部分在修路,尘土飞扬的受不了,还有小部分因山体滑体,布满了碎石。幸好最近没雨,否则,真成烂泥路了。山却是连绵不断的,看也看不到头,盘旋的公路犹如丝带,忽上忽下的缠绕在荒僻的山脊上。坐在车上,探头一看就是悬崖。转弯时,总担心会不会掉下去。真掉下去,可就是车毁人亡,万万活不成的了。因是单行道,遇到会车时,为了找宽敞一点的地方错车,有时不得不倒车,拐着屁股的往后倒,真考验司机的水平了。
梅里雪山 (224).jpg
梅里雪山 (2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犹新的是一段山体上1/3处的转弯,因山体滑坡,路上落满了碎石,偏又是个上坡的大拐弯,一侧就是陟峭的悬崖,不巧的是两边都有车,更不巧的是还有两辆大卡车,只见卡车长长的车体在外侧一点点倒车,真担心那轮子一个不巧掉下去,后面的车跟着倒,好不容易留出个通道,让对面的车打擦边球似的过去了。敢在这路上开车的都是高手,胆大心细,否则,别说倒车了,就是在临崖那窄窄的碎石路上拐过去,我也没那胆量呢。
路.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人真的不容易,开山修路,得花多少代价啊,山不是黄土地,挖挖添添就能成路的,光在大山上打个通道,就不知费多少力呢,再修成路,唉,比平原难上千倍。但看到大山因修路被破坏了外观,就象一件完好的衣服,被戳得千疮百孔,又觉得心痛,削平的山坡裸露着沙石,在阳光下怎么看都觉得是人的伤疤,而倒入另一侧的沙石,掩埋了数不清的植物,又如许多娇小的生命,被无情的扼杀。
梅里雪山 (202).jpg
梅里雪山 (2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山造路,是为人类出行,可是,破坏了环境,又必然受到惩罚,山体滑坡、塌方不都是由此带来的后果么?许多危险的路段,为了防止滑坡,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加固办法,用铁丝网置着,用水泥抹着,用墙截着,用方格子加固着……那是我见过的最多样的防护措施,可是,依然挡不住许多落石的脚步,就在我们返程那天,眼见路旁的山体上石流下滑,就象水流一样一波一波的涌下来。修路的大铲车随处可见,我想,中国最忙的修路工怕就是滇藏线上的了。落石,铲掉;塌方,修好……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样的苦活……
梅里雪山 (2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曾说:That landslide clearly tells forest has been overly harvested in the past and will create potential danger for the village below and around。他说的在理,如果保持大山的原样,不开道、不采伐,也就不会造成山体滑坡和植被被毁,可是,滇藏线必须经过这些大山,外面的人要进去,山里的人要出来,没有路怎么办?以前有一种古老的交通设施叫溜索,就是在没有路的情况下,人想出来的办法,他们破竹制索,剥麻为绳,将竹索两端分别在两岸系牢,人从索上过,货物从索上过,甚至马也从索上过……如今我们说怒族溜索绝技惊天下,可在当时,害怕也得过,常有半途掉下来尸骨不存的。还有马帮,由滇入藏的“茶马古道”,也是马帮走出来的,在滇藏公路修建之前,所有进出的物资都差不多是由马帮完成的,他们把普洱的茶、红糖、布匹、药材等山货运到拉萨,再把西藏的毛皮、佛像、经书带回家乡……道路崎岖、艰苦跋涉,来回要三、四个月的时间。那种生活的不易,不是我们如今能想象到的。
徙步 013.jpg
梅里雪山 (20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的地方就得有路,可开山修路,势必造成环境的破坏,朋友说:“I don't mind they building the roads for convenient sake but overly harvesting forest can result devastating effect with locals, but then the locals are to be blamed for their stupid behavior ruin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 resulting further inconvenience and danger”,他是个环保意识强烈的人,心痛于环境的破坏,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如今,双车道的新路正在修,修好后214国道将一改最烂的称号,可是,越宽的路势必造成山体更大的破坏,以后会怎样真不好说。
徙步 120.jpg
徙步 21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9-9 06:03 , Processed in 0.0697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