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海格

说说几本跟书有关的小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深刻睿智啊
烽火 发表于 2009-12-30 08:20

:L :L :L 我就是陈述了一下故事情节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书》
           【美】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
    记得当初一看完美国作家奥斯特的《幻影书》,我就上网查默片时代的明星海克特,结果,当然是无从查找。我已经掉进了小说的陷阱里,把小说和现实混在一起了。毫无疑问,奥斯特是个编故事的行家里手。第一人称的写法,更让人产生幻觉。小说中的齐默教授(我),因为一次飞机失事失去了妻儿,悲痛欲绝,精神崩溃,后来偶然看到海克特的默片,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还没有走到尽头,于是查找资料写成了《海克特•曼的默片世界》。海克特已从这个世界上失踪了60年,大家以为他早死了。想不到,此时齐默收到了海克特太太的一份短信,故事由此展开。
    这部小说,我看的时间比较短(以往好长好长时间才能拖拉完一本书),读起来也比较顺利,这也得益于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和紧凑有序吧。一本获得2002年度美国最佳原创小说应该还是值得一看的。宣传上说奥斯特是村上春树最推崇的美国小说家,他的这部作品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爱与死亡之书”,是保罗最成熟最完美的作品,是一本让你拿起就再也放不下的小说。
    虽然也有读者评价它的过于注重技巧,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啥都不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确很好看,而这,我觉得是第一位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梅兰 +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3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09-12-30 20:40 编辑

如你回我贴一样,说了自己的情怀与感觉:):victory:
发表于 2009-12-31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格,能把海克特这本借我看看么?
发表于 2009-12-3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大家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格,能把海克特这本借我看看么?
别懒了 发表于 2009-12-31 06:03

好呀~~~怎么给你??
发表于 2010-1-1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来个约会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格 于 2010-1-1 19:18 编辑

《隐之书》和《隐字书》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的《隐之书》是我看的时间最长的一部书。近500页大开本,大量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相当艰巨的读书呀,后来知道作者曾在伦敦大学教授英美文学,小说中出现那么多的诗歌就不足为怪了。我多次拿起来看,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看,看不多久就放下来,然后,下次看又从开头开始。也不知道是怎么看完的,不过,看过一半之后,看得就快了点。等看到最后,发现故事也并不复杂。(不过不能在这里告诉大家,说了,你看的时候就少了很多乐趣)[24]
     在书的封底,有一段这样的介绍——
     1986年9月某日,上午10时,文学研究助理罗兰,静静地坐在伦敦图书馆里他最钟爱的小桌旁,桌上躺着一本“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诗人”艾许的藏书,一本满是尘埃的大书。厚实的封面早已弯曲开裂,一圈圈肮脏的白色布带缠在书上,尽头处打了一个匀称的蝴蝶结。罗兰打开图书,打开这本自纳入图书馆之后就再也不曾有人翻阅过的图书。11时15分,第300页,一沓对折起来的完整稿纸赫然露出。罗兰小心翼翼展开稿纸,是两封信,他一眼就认出,文字出自大诗人流畅的手笔。信开头写道:“亲爱的女士……”
  现实中的罗兰,猛然间打开了一个埋藏了百年的秘密,他自己的人生际遇也随之完全改变了……

   那么就请你带着这样的疑问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我感慨于那段爱情的凄美悲怆,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作品的博大精深恢宏气势,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知识的浅薄。惭愧呀。。。。好多东西根本就看不懂呀。。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相对于《隐之书》,和它仅一字之差的英国作家马修史坎顿的《隐字书》,我看的就比较顺利,看完之后,觉得这本书更适合孩子们读。12岁的男孩布雷克在牛津参观巴德里图书馆,当妈妈沉浸于浮士德的论文研究时,他无意中遇见一本古书。这本古书好像一直在等待他的到来一样,这是一本无字书,更准确的说这是一本只有他能看到文字的书。“作者史坎顿是牛津大学英国文学博士,是研究书籍与印刷的专家,多年来遍访欧洲的图书馆,一本尘封的旧书引他写出了这本处女作。史坎顿在受访时说,这本书的主角,两兄妹布雷克与妲可,在他的脑海里存在了两年多,陪伴他度过一段艰困的岁月。这本书的出版等于让他释放了自己的苦闷灵魂,并与读者分享书本的神秘力量。”故事从两条叙事线索展开,一条是15世纪德国美因兹印刷机的起源,小学徒工恩狄米翁的奇遇。另一条是布雷克在牛津圣杰罗姆学院的奇妙经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梅兰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毅力啊,我半道停了
发表于 2010-1-2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隐之书》和《隐字书》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的《隐之书》是我看的时间最长的一部书。近500页大开本,大量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相当艰巨的读书呀,后来知道作者曾在伦敦大学教授英美文学,小说中出现那么 ...
海格 发表于 2010-1-1 19:14

21 shi ji di er ge shi nian  pei fu de di yi ren shi haig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9 07:18 , Processed in 0.0523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