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精神力量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的名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离春


在.jpg


钟离春:又名钟无艳、钟无盐,齐宣王之妻  ,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华。相传是战国齐国无盐邑之女。外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齐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

齐宣王执政初期,日日歌舞,夜夜欢声,后无艳进宫,述先人开疆不易,历数宣王之错。宣王悔改,为表其悔改之心,散尽后宫,立无艳为后,彰其不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齐国成为六国之佼佼者! ”

钟离春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辩通传》。她是齐国无盐县人,她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年四十未嫁,许多古书里动不动就说“貌比无盐”,跟“貌如西子”呼应。丑到何种程度?书载她额头、双眼均下凹显得黯淡发干,上下比例失调,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壮,像男人一样,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结,额头像臼,就是中间下陷的。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

要知道古代的后妃那都是“螓首蛾眉”,甚至像武则天“方额广颐,龙睛凤眼”的。钟离春虽然长了一副让人吃惊的模样,也不会像其他的美女妃子那样能歌善舞,而是一心只问政治。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吹捧,钟离春冒死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并指出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

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其谏议为宣王所采纳,立为王后,从此国大治。而中国也留下两句成语“丑胜无艳”和“自荐枕席”。帮助齐宣王重振朝纲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6-1-13 16:55 编辑

息夫人

在.jpg


息夫人,出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阳),陈庄公之女,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xi gui)。归宁探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以惊人胆嫁入楚国,成了楚夫人。楚文王熊赀倍加宠爱,她愈加精进,成为文王的贤内助,休养生息、储备重臣、重视教化、严治后宫等许多建议被文王采纳。文王死后,倾力辅佐太子熊恽,除逆安邦,重外交、选贤才、赦天下、劝农桑,大胆改革,最后还政于君,为楚成王及后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础。

息夫人有着拒绝以色侍人、倡导女性自立的鲜明个性,促进中原与楚地两种文化的交融,她独有与蔡侯、息侯、楚王虚实相映的三段感情,她建立一身赴难、劝课农桑、推崇新政、辅幼称霸的四项功勋。众所周知,在河南的土地上,息夫人所经之处都建庙立碑,被尊为“平安神”,如今依然是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地域形象名片。

息夫人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一说:因为出生那天桃花都开了,所以叫“桃花夫人”)。死后葬于桃花夫人庙,又称桃花庙。如今武汉市黄陂区、河南息县依然有桃花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姬确实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士,闹出的故事比春秋五霸都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赵姬、吕雉、赵飞燕、阴丽华、谢道韫、冯小怜、独孤伽罗、萧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樊姬


Z.jpg


楚庄王带领楚军“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威震华夏,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他的成就与一个女子密不可分。这女子便是一代名妃樊姬。

在楚国称霸之前,楚庄王十分喜欢打猎。樊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她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常常喜欢打猎,就会因玩物丧志而荒于国事。所以,樊姬就多次劝阻楚庄王,可是楚庄王始终不听,依然喜欢打猎。没有办法,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樊姬的意志和行动最终感化楚庄王,使楚庄王觉悟过来,并改过自新。楚庄王从此不再惦记打猎之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国家政事上,而且处理国事也变得越来越勤奋和谨慎。

作为一个君王拥有许多嫔妃也是平常之事,楚庄王当然也不例外。这件事在眼光深远的樊姬看来,却不是小事一桩,因为她明白,一个君王若是沉迷于女色之中,那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甚至很容易因此而导致亡国。

为了避免楚庄王误入歧途,樊姬就亲自负责从各地寻访美女。当然,能被樊姬所选中的美女,都是品行容貌俱佳的女子,而不是那种只重外表,不重品德修养之人。樊姬的这番举动,不仅从根本上杜绝楚庄王身边的隐患,同时也深深感动楚庄王,使他对夫人樊姬更加尊敬。

后来,樊姬得知楚庄王十分宠信一个名叫虞邱子的大臣,而且经常废寝忘食地听他讲话,心中感到是又喜又忧。于是,她就在一次下朝后,特意走出来恭迎楚庄王,并说:“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让您经常这样废寝忘食?”楚庄王高兴地说:“和贤能的忠臣说话,真是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和疲倦。”樊姬接着又问:“您说的贤能忠臣是哪一位呢?”楚庄王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虞邱子了。”

听到楚庄王的回答,樊姬心中一惊,却又立马镇静下来,并且禁不住捂住嘴巴,开始大笑起来。楚庄王见状,就不解地问:“夫人为什么如此大笑?”樊姬非常认真地说:“如果说虞邱子是聪明之人倒还勉强,然而他未必算是一个忠臣。“楚庄王听后感到十分疑惑,就追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樊姬看着满脸疑惑的楚庄王,温和地娓娓道来:“我服侍君王,算起来也有十一年了。我曾经派人到郑国、卫国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个人,和我同等的也有七个人。我为什么不千方百计想办法,排除她们,一个人独自霸占您的宠爱呢?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

听到樊姬的一番话,楚庄王觉得十分有道理,仔细思量,确实如此。第二天上朝,楚庄王将樊姬所说的话告诉虞邱子。虞邱子听完楚庄王的话,吓得赶紧离开坐席,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虞邱子下朝后,回去躲在家里再也不敢出来,直到派人把一个贤能的忠臣孙叔敖迎请过来,并亲自把他举荐给楚庄王。楚庄王经过考察后,于是重用孙叔敖,任命他为令尹,让他帮助治理楚国。三年之后,孙叔敖果然以其贤能辅佐楚庄王在诸侯国中得以称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姜


Z.jpg


文姜(?-前673年),姜姓,名字不详,齐僖公之女,齐襄公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与齐襄公乱伦被鲁桓公得知,齐襄公令彭生杀鲁桓公。以才华著称于当世,所以被称为“文”。

夏商周时期,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称姓,周朝诸侯国齐国为姜姓。文是指有才华,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

鲁桓公三年(齐僖公二十二年,前709年),鲁桓公派公子挥到齐国迎娶文姜为妻,并立文姜为夫人。

鲁桓公六年(齐僖公二十五年,前706年),文姜为鲁桓公生下一子,因与鲁桓公同月生日,所以取名为同,同长大后立为太子(太子同)。 后来,文姜再度为鲁桓公生下儿子公子友。

文姜出嫁前,便与其兄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十八年(齐襄公四年,前694年)春天,文姜和鲁桓公来到齐国,再度与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得知此事后,怒责文姜,文姜将鲁桓公的责骂告诉齐襄公。同年四月初十日,齐襄公宴请鲁桓公饮酒,将鲁桓公灌醉后,让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抱上车,并命公子彭生折断鲁桓公的肋骨。鲁国人告诉齐国说:“寡君畏惧齐君的威严,不敢安居,前来修友好之礼。礼仪完成而未能回国,没有地方追究罪责,请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诸侯中清除丑闻。”,齐襄公于是杀死公子彭生来向鲁国赔罪。

鲁桓公死后,鲁国人拥立太子同继位,是为鲁庄公。文姜于是留在齐国,不敢返回鲁国。文姜长期居住在齐国,后来回到鲁国,但仍然常常与齐襄公相会。齐襄公后来被公孙无知派连称杀死,文姜也没有离开禚地,就在那里遥遥地指挥鲁庄公管理政事,文姜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本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姬


Z.jpg

赵姬(?―前228年),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王后,秦始皇生母,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西安。赵姬原为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为秦王后,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她为帝太后。她的真实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故史家也称她为赵姬。

赵姬的身世即使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卷中,前后记载也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后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这里赵姬成了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

她生性淫荡,各种风流韵事和丑闻伴随她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虞姬


Z.jpg


虞姬,名虞。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舞。虞美人是后世对虞姬的称呼。

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项羽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宋词词牌《虞美人》就得名于虞姬。尽管楚汉相争项羽惨败,但两千年来他一直被奉为英雄,而有情有义的虞姬也成为了无数少年的梦中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吕雉


Z.jpg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高祖死,吕后以汉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刘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刘邦同葬于长陵。

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

吕后死后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4 04:34 , Processed in 0.0529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