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铁

[史海钩沉] 那一年,我差一点饿死(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6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咋还不见后续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过年,到了1959年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突然之间,配给的粮食就不够吃了,似乎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饿肚子了。
      那时候,我老父老母都在县卫生部门工作,家庭属于非农业人口,每人的粮食定额也都被下调。我记得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员粮食定额最低,每月定量好像是20斤不到(具体不记得了),我是家里粮食定额最高的,我是男学生,定量好像是每月30斤,(女生好像是28斤)。食用油好像每人每月1、2两,最多的也不会超过4两。每顿饭基本没有炒菜,大多都是清水煮萝卜丝和大白菜,再不就是咸萝卜。肉的配额是多少我记不清了,反正我记忆里好像两三年都没有吃过一次猪肉。过年包饺子都是杀自己养的兔子解决肉的问题。
      大饥荒说来就来,大跃进的热情迅速被饥饿所造成的恐慌替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区周边农村,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被饿死的人抬出村子。我家的邻居,有的也开始到边远农村讨饭了。
      城区周边的田野里,漫山遍野都是挖野菜的人。那时候我和我妹妹都已经上小学,在我的记忆里面,我们所有课外时间都是用在挖野菜上。因为挖野菜的人太多,很快近处就已经没有野菜可挖,每次不得不跑很多路,到十几里以外的地里挖。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也吃过很多可以救命的野生植物。如:荠菜、黄花菜、曲曲芽(苦菜)、樱桃菜、苜蓿、扁珠草、泊泊蒿、马山菜、雀脑子、荠荠菜、小白蒿、驴耳朵、山马楂、芥梗、碱蓬子、灰菜、扫帚菜、酸汁溜、角芽子等。(有些野菜有毒,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才可食用,不可盲目食用。)
      现时的大饭店里面有时也会有野菜供应,菜市场也会有应时野菜上市,那些大腹便便的官员大佬们好像也很好这一口。但是我对这些完全没有兴趣,因为当年吃的太多。而且,虽然时隔50余年,每当看到野菜,还是会勾起我对当年的痛苦记忆,心会情不自禁的颤栗。
      然而,不感兴趣,不等于我对这些野菜没有感觉,其实我的内心里时常对这些野菜怀有感激之情,因为毕竟是它们在大饥荒的年代维系了众多小民的生命,也使我没有成为荒郊野鬼。
      我有时想,这些野菜肯定是仁慈的上帝专门为那些没有饭吃的人们所创造。如果没有这些可以充饥的野菜,那时候,除了已经逝去的3000万生命以外,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死于非命。
      在和平年代,由于一个执政者的胡作非为,使得3000万人失去了生命,这不仅仅是悲剧,恐怕也算得上人类有史以来的人间奇迹了。难道不应该有人为这场劫难负责吗?!难道不应该对那些逝去者及其家人说一声对不起吗?!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不要脸的粉饰和遮遮掩掩。
发表于 2012-8-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那个年代人们是什么样的呢?是人人都不说真话,还是只有公务人员不说真话呢?灾难是谎言造成的吗?知道指鹿为马的故事,现实中真没遇到这样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深海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格拉底麦穗 于 2012-8-17 14:41 编辑

苏铁大叔,真相浮出水面仍需假以时日,但是互联网的畅行其道已经大大加速了其进程!只有这个民族的绝大部分人群告别浮躁,进入集体质疑与反思状态,这个社会才有希望!看看北朝鲜金三胖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昨天。比较一下,时代还是在进步的,只是人性之进化远远落后于你我的期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苏铁 + 6 认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6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那个年代人们是什么样的呢?是人人都不说真话,还是只有公务人员不说真话呢?灾难是谎言造成的吗?知道指鹿为马的故事,现实中真没遇到这样的事。
蜘蛛 发表于 2012-8-16 20:01

蜘蛛,你觉得现在的人都说真话吗?
发表于 2012-8-1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又见苏老哥大作,坚定不移地追贴。
发表于 2012-8-1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父母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几乎啥都吃过,但就是吃不饱,想象那样的岁月,好可怕。越是吃不饱,就越没劲劳动,恶性循环,病态的人,病态的社会,好在,那样饥饿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发表于 2012-8-16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除了“伟大领袖”,中国哪有胖子啊!?朝鲜是翻版。
发表于 2012-8-17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赶路要紧


谎话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呢?
发表于 2012-8-17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海 于 2012-8-17 07:30 编辑

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互联网起了关键作用。正是由于开放,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尤其是对某段时间的历史评价,许多人各有见解,多样性的见解充弃于网络。
    这里面,各种心态的人都有,姑且不论。
    但大多如果是象苏老这样,根据自已的经历,得出自已的感受,无可厚非。就怕没经历过,只是看了某篇网络文章,那怕是某本书中带有作者个人观点所述,取而食之。好象是你的观点,愤青一通,难免有失偏颇。
    仅仅是一句话是不能对一个时期、一个时代做出结论的。
    感谢老苏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揽地瓜、揽花生的快乐童年。
    还是驴我们的驴去。快乐为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苏铁 + 6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9 17:15 , Processed in 0.0584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