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豪情万丈

内蒙游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君墓

    昭君墓,亦称为“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虎”意为“铁垒”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北方草木皆枯,唯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称“青冢”。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九公里的大黑河畔,墓身为人工夯筑的封土堆,高达33米,矗立在一片平畴之中,更显其巍峨高耸,姿态雄伟。“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部抹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古典文献中,最早提到昭君墓的是唐代杜佑所著《通典》。
  昭君墓占地1.3公顷。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的外观颇近。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伫立墓顶,极目远眺,阴山逶迤峥嵘,平畴阡陌纵横,墓草青青,古木参天。昭君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时时都有变化。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纵”,更增添了昭君墓这一塞外孤坟的神秘色彩
  前不久,电视上播映了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去坟顶看了她的画像,确实漂亮,怪不得大雁见了她都晕。以现代人的眼光,她有点胖,这和那个时候的审美有关。
    沿着阶梯下来的时候,我发现铁护拦上有凝结的水珠,我就猜测这个护拦同时也是个水管。走不多远,看见水管漏水,证实了我的猜测。
    往回返要出大门的时候,有个老师面对昭君和单于骑马并行的雕像,问我,你猜,他俩在说什么?
    我想都没想,顺口就说,他俩在商量,今天中午吃什么,谁做饭。
    历史和现实总是惊人的相似,谁敢说我说的就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莜面宴

    莜面,实际就是燕麦磨成的面粉,绝对的健康食品,低糖,降压,降脂。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耐寒,耐盐碱的低产作物。产量虽低,但含有高蛋白,和大量铁、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早在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积耕种,享有“阴山莜麦甲天下”的美称。现在仍为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莜麦加工方法特殊。加工时先要将莜麦淘净,晾干后上锅煸炒。炒熟后再上磨加工成面。民间的吃法颇多,有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搅拿糕、碾刨渣、炒傀儡等等。多种多样的吃法。吃时可按各人的口味不同和季节的不同佐料以羊肉汤、盐菜汤,时令蔬菜等,再加一些辣椒、蒜蓉,更觉可口,深受当地人喜爱。这东西,在我看来,就是把面条蒸熟了,然后浇上各种卤,再配上各种蔬菜来吃。据说不能多吃,吃多了硬放屁。
    结果谁都没多吃。就那么个小车,要是大家接二连三、此起彼伏地蹦噶地放屁,那多没面子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和浩特大召寺

    大召寺,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
    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明廷赐名 “弘慈寺”。清代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有一尊高2.5米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之称。  
    据载,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在兴建美岱召后不久,便决定另建第二座城寺,在明朝宫廷的支持下,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正式动工兴建。新建的城寺将城与寺分开,寺在城南的路西,第二年即告落成,城在又一年以后才告竣工。明廷赐寺名为弘慈寺,即现在的大召寺,城名为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城。大召建成,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为银佛寺。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僧格杜棱汗邀请达赖三世来呼和浩特。达赖三世在土默特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自鄂尔多斯进入呼和浩特,主持了弘慈寺银佛的“开光”法会。从此大召在当时漠南蒙古成为有名的寺院,也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寺院。
    我这人,一进寺庙就晕头转向,而且暂时失去记忆。看不懂,看不明白,索性不看了。回车上去了,等待。突然天降暴雨,无淋漓之苦,甚幸甚幸。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国际歌》的歌词突然在我脑海里闪现,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逗留工艺品厂

    旅游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去呼和浩特市蒙亮民贸有限公司参观、购物。通常这样的安排都是宰人的,旅游业的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不说罢了。只要你看紧自己的口袋,那银子不会自己流出来。
    蒙亮民贸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以生产民族工艺品为主的民营业。目前产品已经达一千多种,遍布国内,远销海外,深受海内外旅游者和收藏家的喜爱,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民族工艺品生产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参观了公司的生产线及产品展厅,蒙古刀具、镇宅神剑、牛角制品、羊绒制品、石头系列、奶制品系列、镀银酒具、标本系列、皮毛动物、皮画系列、皮制工艺、锡制品、工艺礼品、民族服饰等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我随便转了转,感觉东西就是贵,奶酪25元一斤,牛肉干138元一斤。小块的牛肉、奶酪是可以品尝的,味道确实不错。据两个青年教师开玩笑说,他俩先去吃牛肉干,煞有介事地挨个小盘品尝,这个辣了,那个咸了,这个太硬,那个太膻,转了一圈也没买。然后再去尝奶酪,这个酸了,那个甜了,总之没有当意的。最后,两个人又跑去尝奶去了,大概是喉着了。
    我最后看中了几块地毯,无奈,没拿那么些钱,就是拿了钱,也扛不回去。哈,说着玩的,杀了我,我也不在这样的地方购物。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购物离内蒙

    夜宿呼和浩特计委中心是在内蒙的最后一个晚上了,凌晨四点,我们将赶往北京,踏上回家的列车。
    这个夜晚,是个疯狂购物的夜晚。女同事们被压抑多日的购物热情一下子爆发了。看那气势,她们仿佛不把最后的一分钱花在内蒙就感觉对不起内蒙人民似的。中心旁边的一个小超市,人满为患。老板半年没有买出的东西,也被抢光了。我的天啊,就和不要钱一样,大包小包地装。什么酒啊,烟啊,食品啊,玩具啊,工艺品啊,见什么买什么。我估计要是有神舟6号,她们也能买下来。老板的嘴都咧到耳根了。看出老师有钱了。
    我和L君喝完了最后一杯当地散啤,吃完最后一支羊肉串,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回家带什么?
    看看表,10点多了,走,买瓜去!
    两个幽灵,两个买瓜的幽灵,在呼和浩特的大街上徘徊。我们两眼一摸黑,四处乱窜,走到哪儿算哪儿。这个点儿,瓜果市场没人了。好容易找到一家卖瓜的铺子,三元一斤。太贵了,接着找,偌大的城市,就不信找不到卖瓜的。
    稀里糊涂钻进了一个居民小区,一股瓜香缕缕传来。寻味前行,看见一辆农用车,车子盖的蓬布。叫醒驾驶室的人,满怀希望地问,卖的什么瓜。瓜农睡眼朦胧地拿起一个甜瓜,我们失望地摇头,我们要华来士。
    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在我们就要打道回府的时候,终于在一个街口看见了一个即将收拾摊子的卖瓜人。心里这个高兴啊,先坐下来吃了个肚而圆,然后装了一编织袋子。回到中心的时候,已是下半夜一点半了,买瓜用了三个半小时。洗完澡,2点。3点半就起床,4点,天还没亮,就向北京赶去。
    后来,背着华来士回了家。一看肩膀,紫红的印子。切开一个瓜,咬一口,要了血管子命了,真甜啊!(完)
发表于 2012-6-1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挺有意思的。
发表于 2012-6-1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心向神往。如果能图文并茂那就更好了。哈哈
发表于 2012-6-1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豪哥的游记,我一个劲的乐。淋漓尽致的说明了旅行社的常规特色。又想起我去坝上的场景了。
同意楼上的看法,若再有个片图文并茂,绝对更有趣!
发表于 2012-6-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平 于 2012-6-15 09:47 编辑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6-1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篇游记!!楼主与西方人很相似,西方人讲究用眼睛、用心灵体会景色,东方人喜欢用相机记录景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8 14:05 , Processed in 0.0455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