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人

十读《巨流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读《巨流河》

          读齐邦媛之《巨流河》由衷感慨,这是文字的幸运与狂欢的时代,在以前的文字垃圾与庸常书作充斥几十年,谁能承继华韵遗风,去除内陆中心思想常习,即可成为新始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写家。
       写出自己的内心,真切地呼应这个时代,救赎执着的魂灵,达至一项,即谓真文字,希望每人为之努力。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正逐步走向一个容许我们梦想的时代,虽然,这条路略显漫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读《巨流河》

     半个月漂乎而过,《巨流河》已读近三分之二,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烟云,一如笔者心中的那条大河之恋,萦绕情深,魂牵梦挂。
      近期主要是写解放战争与客居台湾,历史的种种神秘机缘,令民国顷刻间失去大陆。齐邦媛作为一个终生不问政治的文人,对此感同深受,政治使人为服从所谓整体与大局意识,而身不由已,从政之人,终生颠沛,饱受异已、谎言与利益的牵绊,家国概念最终变成一纸荒唐。
      其间分析共产党主政大陆,亦是天时地利所致,东三省蒋介石任人失算,使国民党迅速失却民心,麦克阿瑟等美军领袖与蒋不和,苏联临时起意全力扶持中共,舍弃汪精卫伪军势力,中共到位的民众及知识分子鼓动与宣传,然诸多失算皆悉数为中共所用,化腐为神,节节递进,最终汇集成一股对中华民国催枯拉朽般的毁灭力量,以致众名流齐聚台岛,只觉是一场未醒的春梦,原想只是短暂客居,未想至此亲朋一水相隔,生离死别。
      关照阅读,可清醒心灵,开启心智,幸读《巨流河》,文字与观点很是受用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读《巨流河》

   书中所及抗战时西南联大之教育方法及学术氛围颇为怀念。教授所教内容完全由自己作主,授课进度随意,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随意选修理喜欢的课程,如齐邦媛为避激进而虚妄的苏联左派文学课程,而选修了冷僻的但丁《神曲》,最后只她自己一人选修,偌大课堂,仅她师生两人,颇为滑稽,更有意思的是,该教授家离大学较远,家里还有襁褓孩童,竟商请齐邦媛到他家里授课,授课时,有时教授夫人做家务忙不过来,就把孩子让教授抱着,为避免教授尴尬,齐邦媛过意不去,只能接过小孩照看。终有一天,同学到教授家通知班务活动,竟见教授在书房里认真授课,师母在外面生火做饭,而齐邦媛则一手抱着教授孩子,一手记着神曲笔记,在学校一时传为笑谈。
     参照阅读《未央歌》、《围城》及《我们仨》可知西南联大学术氛围的宽松与自由,有时,教授一年仅教一本一个作者的作品,而更有甚者,全年仅教了这部作品的第一章。我想,并不是教授作风拖沓,而是教授并不专注于作品与知识本身,更多的是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能力,教给大家如何灵活运用学习力与创造力,又写一本很有可能超越作者的作品,这种感悟式的反哺教学方式,颇具亲和力的学术氛围,教学相长,才是真正让西南联大学生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西南联大,这样的大学还会有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读《巨流河》

   近一个月过去了,《巨流河》已读至尾声。书未是全书的精华部分,满纸的文化期待与氛围,让我真正相信,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余脉在台湾。政治是文化的最大敌人,政治凸显的时代,定是文化的未法时期,五千年的文化传衍,早已证实这个亘古不变的文化铁律。台湾自蒋经国实施新政伊始,文化更是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传扬,言论与思想的自由,对中华人文历史的尊敬与传承,国文教科书的脱政治化,使台湾进行真正的文化黄金期。尤其是台湾与世界各主流文化的无缝链接,便台林语党所言,两脚跳东方西方,一眼是宇宙眼光的文化巨人,国民素质教育的潜移默化,使台湾人真正承继了文化大国谦谦君子之风,懂得了怀仁、礼让与容人。
     陈丹青曾言大陆文脉已断,我深表赞同。为何国人如此的急功近利,执着浮躁?我们因缺失人文底蕴,正逐渐走入礼崩乐坏的悲剧时代,人性的淡漠,无谓的廉耻,使大陆逐步褪化于文化沙漠,人们茫然四顾,全是自私自保的独行者。那些所谓的精英的东西,在大陆早已被扭曲为糟粕,最为形象的比喻是,时至今日,每至看到民国的青天白日党徽,仍旧有一种不自觉的恐慌与惧意,看一眼,便足可以将你定性为异已,政治与宣传的力量,可想而知。
     大陆的文化与国民素质如何挽救?邓小平临终发出哀叹,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败在教育。他所谓的教育,即指民众的人文素养与潜移默化的无形文化,此种无形的影响力需要的是世纪工程,而六十年已过,民国文化的正脉与余韵荡然无存,我们的破旧立新,最终酿成没有文化的苦酒。或许是我过于悲观,但真心希望,现时的中国,不要形成两极,一边是人性的沙漠,一边是反叛的傲骨,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众,漠然、盲从,无知而虚伪的执着过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soso_e100:}
发表于 2011-1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段故事写的很好玩,一副多么和谐的图片啊
发表于 2011-11-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山人
相信有很多如山人这般的大陆人,会延续我们的文脉~~即使遇到暂时的阻碍~
仔细看了你的文章,希望你能多发一些你写的东西~~
发表于 2011-11-2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sunny,如果你们有写博客,或是其它随笔,烦请发到论坛上分享一下吧,急需你们的文字滋润~
发表于 2011-11-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子 于 2011-11-3 14:48 编辑

民国时期的文化再好,可对普通大众来说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战火连连,流离失所。

中国社会的历史有其固有的规律和惯性,山人已经意识到了。须知改变规律和惯性是非常困难的,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朝代能够做到的。所谓文化也只能是时代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我们现在怀念的文化未必是当时的主流,充其量是几十年后沉淀在史海中的结晶体,谁又知道再过若干年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又会沉淀些什么呢?

文化的作用在于引领和影响。如果没有影响力,再好的文化也只能放在象牙塔里,成为小众文化。而要成就文化的影响力,就必须借助政治力量,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被反复证明的真理。两宋为什么文化如此发达,盖因为朝廷重文轻武,而这种发达的所谓文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羸弱,生灵涂炭。所以不能单纯的就文化而谈文化,更无所谓先进或者落后的文化。文化,适合就好。

(最近俗事纷杂,身心俱疲。枕边堆着新当的几本书,每日只能读三五页,如梦即交还夜游神。前面的路又看不清楚了,脚步停下,相机放下,让自己冷一段时间,原形毕露,回复本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海云 + 4 好久没看见胖子的字了,想念!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另一个面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8 12:27 , Processed in 0.0590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