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米老琰

走进西藏之——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01 编辑

      文字太多,分成两部分,这样看起来可能会舒服一些。:lol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22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五——迷人的藏北草原(上)

    我们在羊八井温泉休息了20分钟后,继续沿青藏公路北上。
    走了没多远,导游指着左侧一处飘扬着五彩经幡的山峦说,那就是念青唐古拉山口,海拔4630米。
    离开羊八井前往纳木错,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区走。
    念青唐古拉山在拉萨以北约100公里处,西接冈底斯山脉,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是雅鲁藏布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也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和藏东南三大区域。念青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长约700公里,其东南侧为拉萨市,西北侧为藏北大湖区,最大的就是我们要去的纳木错。
    在羊八井以北20余公里、青藏公路西侧的当雄草原上,西北——东南走向排列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四座七千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主峰地处当雄县境内,海拔7162米,山岭陡峻,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雷电交加,神秘莫测;中央峰海拔7117米,另两座海拔分别为7111米和7046米。“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验草原神”,可见藏族人对它的崇敬和希望。因此,在藏区,念青唐古拉山是藏民的神山,不允许任何人攀登。
    观赏念青唐古拉山的最佳地点在纳木错。
    再往北,就是被誉为“拉萨北大门”的当雄了。
    当雄,藏语意为“挑选出来的草场”。当雄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中部,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是藏北与藏南的交接地带,距离拉萨160公里。当雄向西80公里是羊八井,向西北60公里是纳木错。当雄县境内平均海拔4300米,总人口约4万,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050万亩,属藏北草原腹部,是藏北草原最肥美的草场。
    当雄是拉萨市唯一的纯牧业县,以饲养牦牛、山羊、绵羊、马为主要畜种,也有少量的黄牛、犏牛和骡子。每年5月到10月,是当雄草原最美丽的时节,尤以我们来时的8月份为最佳。一路上,我们感觉自己的两只眼睛太不够用了,一会儿往左看,一会儿往右看,一会儿往前看,一会儿往上看……目之所及,都是迷人的草原风光。
    天蓝蓝,地高远,云悠悠,草茵茵,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行。旅伴的惊奇和欢呼此起彼伏。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黑色的牛群,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骏马,象潮水一样在草原上涌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草原。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迷人的藏北草原
1195142751113833665.jpg
1195142751113833667.jpg
22591181630801317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57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五——迷人的藏北草原(下)

    我们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要求停车观赏拍照。
    王导游说:不行,纳木错湖区的天气变化无常,还有一段正在修路,必须尽早赶过去,回来的时候再说吧!
    导游很坚决地拒绝了我们。
    我们更加坚决地坚持停车——我们只要10分钟,而且路旁已有两拨游客正在拍照呢!
    王导游无奈,只好满足了我们的愿望。
    我们象出笼的鸟儿一样飞向草原,飞向牦牛,飞向羊群……
    徜徉在壮丽的大草原上,心中一片澄明。放眼远望,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羊肥牛壮;仰头看天,碧空万里,风和日丽,层层叠叠的云絮诡异莫名。
    我忽觉一阵眩晕,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一点一滴地咀嚼着眼前的一切,心中默想着能够留下来,留下来,留下来细细地品味,慢慢地消化……
    我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梦想——因为我不属于这里。
    今生,我只能是过客——来过,走过,看过,想过,醉过……但没有错过,我已经是很幸福的人了。
其实,当雄草原不只是放牛牧羊,这里还生长着宝贵的药用植物,如虫草、贝母、麻黄、红景天、雪莲、龙胆、黄芪等。当雄县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如藏羚羊、野驴、盘羊、旱獭、野兔等;有大量的野生大型食肉动物,如秃鹫、豹、狼等;还有数量庞大的小型杂食动物,如雪鸡、水鸭、白天鹅、黑颈鹤、山鸡、狐狸、黄鼠狼。这些宝贵的动物资源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从当雄往北200公里就可以到达那曲。那曲,藏语意为“黑水”,又称之为“羌塘”,意为“北部的草原”。从那曲行署西部至阿里行署东部的广袤地区都属藏北草原,又称羌塘草原,是我国四大草场之一,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7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
    藏北草原是世界上至今生态环境仍保存完好、未经深入研究的区域之一,牧民们仅季节性地在这里的部分区域活动,大部分地区仍属无人区。
    当雄是整个藏北草原的缩影,也是藏北草原黄金旅游线路。这里还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圣火取火点。
    一刻千金的10分钟瞬间即逝,我们还得继续赶路。

                                                                                                                                   2008.04.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迷人的藏北草原
2259118163080131724.jpg
5348306032479486199.jpg
53494319323863313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24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六——走近纳木错(上)

    前面说了,我们走的这条路是青藏公路。它是109国道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段的名称。
    109国道起点是北京,终点是西藏拉萨,全长3901公里。其中青藏公路全长1937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西藏境内全长544公里,在拉萨市与川藏公路汇合。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4000米,行车最高时速60公里。在青藏铁路通车前,青藏公路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承担着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的运输任务,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过当雄县城,向西北拐入一条小路,由此进入纳木错湖区还有60公里的路程。这是一段很难走的碎石土路,非常颠簸。
    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原活动了快一个上午,我的高原反应变本加厉了。耳朵疼,胸口发紧、发闷,呼吸不畅,头痛欲裂,两腿发软,浑身无力,眼睛也睁不开了,嘴唇干裂,尤其是不能有声音刺激,就连正常说话的声音都受不了。女儿只好用唇语跟我作必要的交流。
    不只是我,其他人也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当然,我是最重的了;其次是威海来的导游小刘,她一直不说话,皱着眉头,脸腊黄腊黄的,嘴唇干裂得比我还重;比小刘略轻些的是C先生的夫人和儿子,他们娘俩就是打不起精神来,风景对他们来说好象不存在;再轻一点的是C先生、W先生及Z先生父子,他们主要是腿部无力,头部发晕;没有任何反应的依然是W先生的夫人和儿子,还有我的宝贝女儿。
    我知道他们有多么幸福,他们却无法体验我有多么痛苦。
    虽然车上带着氧气包,我的理智还在,我知道轻易不要吸氧,一旦吸了氧,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那样,在高原上可能就再也离不开吸氧了。另外,高原吸氧对心脏的损害也很严重,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吸。
    从小到大,我的体质一直较虚弱,但我的意志一向很坚强,特别有韧性,不服输。这次在西藏克服高原反应就是很好的证明。
发表于 2009-9-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咦,怎么没了?纳木错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纳木错的位置
3408099018012977558.jpg
发表于 2009-9-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插空啦。

最近在网上到处找西藏游的行程,发现楼主的行程是个比较经典的行程。期待看林芝的行记。

我个人对林芝比较感兴趣。

主要还是恐高。最近去黄龙,我没出息地高反了一下,很鄙视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26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六——走近纳木错(下)

    我一直坚持着,直到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
    这是从拉萨到纳木错途经的最高点。按惯例,我们下车拍照。我本来不想下去,可女儿坚持把我扶下了车。山口处没有任何阻挡,虽是8月,风特别地大,无情地凛冽,冻得我直打哆嗦。我眯着眼,袖着手,背对着纳木错,木呆呆地站着,供女儿拍照。狂风吹乱了我的长发,遮盖了我痛苦而疲惫的脸,照片上根本看不清我的本来面目。
    拍照结束,我站在那根拉山口,努力地睁大眼睛向西眺望,一片闪闪发亮的水域就在前方,那就是神湖纳木错!
    来西藏前,关于是否来纳木错,我们旅伴之间还产生过分歧。威海的W先生不同意来,他首先想说服的是住在海边的我。他的理由是:我们常年生活在大海边,跑那么远去看一个湖,不是自找苦吃就是吃饱了撑的。
    说实话,我常年生活在渤海之滨。我的居所离海边只有数百米,如果愿意,我可以每天都去看海。按说,纳木错对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我却坚持一定要来,因为纳木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湖。
    下山的路更不好走,有好几处塌陷似沼泽的路段。司机师傅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再加上车况很好,旅游车象一个醉酒的莽汉,一路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无所畏惧地冲向湖边。
    湖边有2座巨大的石柱,构成了圣湖的天然之门,上面满布着五彩的经幡和洁白的哈达。
    终于到了!
    终于来了!
    当我们终于真实地面对纳木错的时候,已经是水波浩荡,水天一色,望不到彼岸了……

                                                                                                                                      2008.04.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1 23:35 , Processed in 0.0774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