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人

每日一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的 发表于 2014-12-20 12:33
太牛了,楼主。这哪辈子能看完啊

继续重复解释,只是个新书推荐平台。{: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各布 发表于 2014-12-11 19:18
山人你是我的男神啊。

累不累呵,布弟弟?{:soso_e113:}
发表于 2014-12-3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人 发表于 2014-12-30 06:28
是呵,主编好,是从山东画报社过去的。

山东老乡崛起岭南?这个更要多多支持了,以后多关心一下桂师大社。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喵 发表于 2014-12-30 08:26
山东老乡崛起岭南?这个更要多多支持了,以后多关心一下桂师大社。

目前国内最活跃的一个出版社。{:soso_e10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s27907509.jpg
出版社: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264页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5908558

内容简介  · · · · · ·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有故乡而又不幸遭遇人为的失去,这是一种双重的失去。

——冉云飞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

本书大体分为三辑:即“风物”、“故物”、“人物”。其中,“风物”以山川河流,森林植被为引子,极尽展示四川的地理风貌,人文风情,穷“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之要义;“故物”则围绕巴蜀两地从古至今的关系沿革,突出四川的特殊地位,反映四川人“敢为天下先”的鲜明特性,以及蜀地在孕育近代思想文化方面可歌可泣的“自由因”;“人物”更选取隐没于蜀史之中,影响显著而又易为世所忽略之人其事。文中多借入蜀“游客”之视野与笔触,以窥近代中国情状之一斑。

全文处处留情“故乡”,不仅添补了四川史料研究的不足,同时也揭示了文人精神家园沦陷这一实质。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

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作者简介  · · · · · ·
冉云飞,生于重庆酉阳乡下的蛮子,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长居成都。著名青年学者、作家、杂文家。入选“2008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著有《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尖锐的秋天:里尔克》、《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庄子我说》、《像唐诗一样生活》、《从历史的偏旁进入成都》、《通往比傻帝国》等书十数部,现供职于某刊。

目录  · · · · · ·
目录:
自序
风物 山河不再,草木伤怀
渝东南人文风俗地图
奔向大海的道路 :岷江流域闻见录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行者演义 :神游成都记
今朝纵目弄芳菲
味道最说青城山
“野杂种”的吊脚楼
故物 成渝往事,几度乾坤
乌托邦与旧日子
四川敢为天下先的三个偏方
打入巴蜀袍哥的心脏 :以“黄”与“水”为例
Lonely Planet 之巴蜀小史
渡尽劫波兄弟在 :成渝互掐小史
苦尽甘何在 :1945 年 8 月 15 日的成都
民国图书馆 :以四川为例
民生公司职员六十年前的日记
从一本美术创作集考察历史
人物 入蜀皆客,家国何堪
一位日本人 1876 年的巴蜀观察
王闿运的四川食物
王闿运的蜀道观察
重庆孤男寡女 :历史上的商业双雄
康有为的四川学生
民国四川“女武训”
物理学家撰写的文学史
史学家周一良的岳父
后记
古今八卦中的巴蜀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卧于沙发,读信息量大而又横向关联的经典,是为乐事一椿。今介绍北大社的几本星经典图书。

沙发图书馆·星经典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艺术讲演录
s27951190.jpg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Outlines of Chinese Art
译者: 张郁乎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00
定价: 45
装帧: 精装
丛书: 沙发图书馆·星经典
ISBN: 9787301252086

内容简介  · · · · · ·
在中国艺术这里,平凡之物可成其绚烂,平常之地可现出神圣之光。艺术品收藏大家福开森,在华逾半个世纪,汇近百件故宫与私人藏品,全景讲述中国艺术之源流。此系列讲演,语涉青铜和玉器,陶瓷书画,涵盖中国视觉艺术全门类,又能结合故宫藏品,新的考古发现,以及自己的鉴藏经验,内容翔 实生动,非一般浮泛之论可比,特别适合作为中国艺术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 · · · · ·
福开森,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创校元老,主持沪上《新闻报》三十年。旅华洋人中,中国古物收藏第一人。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委员会唯一一位洋委员。上海著名的福开森路(武康路)即为纪念此公。

论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关系
s27011551.jpg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揭示希腊人的精神世界,透视人神如何共处
译者: 吴银玲
出版年: 2013-5
页数: 105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沙发图书馆·星经典
ISBN: 978730122459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1960年克拉克洪在布朗大学为“查尔斯•K•考弗讲座”(Charles K. Colver Lectures)所做的主题演讲为基础整理而成,本书显示了他在人类学学科史以及古典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在演讲中,他对哲学、文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著作所涉及的内容,都能信手拈来。他的主题演讲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他回顾了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历史关系,然后探讨了对人的研究和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最后试图对希腊文化的特征作出界定。第一讲主要涉及人类学学科史上“摇椅人类学家”这一代人的研究;而第二讲则主要谈及希腊人类学的问题,从哲学著作中分析希腊人的思想观念;第三讲围绕希腊神话的戏剧、诗歌等来分析希腊文化所具有的“一元”与“多元”等九对二元关系。

还有几本我喜欢的:

s27327209.jpg

s27011555.jpg

s270216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觉有情
s27928669.jpg
觉有情 作者: 谷林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副标题: 谷林文萃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248
定价: 33.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海豚文存
ISBN: 9787511020185

内容简介  · · · · · ·
《海豚文存:觉有情·谷林文萃》收文以所写对象归类,一篇以上的有:周作人,鲁迅,胡适,沈从文,叶圣陶,张中行,陈寅恪;接着单篇合辑的为:一批有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知识分子,一些偏于文史趣味的文化人。每一类中,同样不按写作时间顺序,而是将各文之间有关联者排在一起,冀求读者读来各篇文意相连,前后照应。末两篇是杂谈,而以《共命与长生》殿后,该文当初是《书边杂写》的最后一篇,现再用作这本选集的收结,内容谈到晚岁散书,可视为这位爱书老人对后世的致意,题目则恰可用作我等的祈福。至于两份附录,是首次面世的集外文字。早年诗文选六篇,能略见先生文字生涯的脉络,与正文合成一个完整的谷林;书信则也是先生写作的一部分,所选六通,内容反映了先生的方方面面。

作者简介  · · · · · ·
谷林,原名劳祖德,一九一九年十二月生于浙江鄞县,一九三七年从县立商业职业学校毕业,自此在杭州、重庆、上海等地的银行和企业任职。一九五○年进入北京新华书店总管理处(总店),一九五四年进入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一九六九年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一九七五年回京,调至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前,先生从事的都是财务会计工作,到“历博”后则整理文献资料,一九八九年正式退休,期间成果为整理校点《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一九九三年十月一版、二○○五年八月二印)。

目录  · · · · · ·
1 曾在我家
9 别名偶记
11 煮豆撒微盐
16 有凤来仪
21 读许宝骙之二
26 德不孤,必有邻
30 等闲变却故人心
35 《争座位帖》与《苦住帖
41 一封信和一首诗
45 海内孤本话鲁迅
49 醰醰多古情
55 饮冰治热病
59 剪影与拼接
62 且当它书房一角看
67 往事回忆存史料
72 捕风捉影记师弟
79 寂寞的生涯和美的境界
84 湘西一种凄馨意
89 金砖玉瓦费料量
94 情趣·知识·襟怀
98 见到叶先生
101 而未尝往也
106 绵绵无尽
112 独为神州惜大儒
118 道高犹许后生闻
123 谔谔一士
128 不知乘月几人归
133 我才无用亦天生
138 新世纪的期待
141 坎坷出文章
145 一个长期的旅程
149 模糊的记忆
159 大味必淡
164 觉有情
168 一样读书有别情
173 头白惟余一卷书
178 书边杂写
183 绘画,写历史
190 记得朱先生
195 闲览杂记
200 读序杂记
204 共命与长生
208 附录一:早年诗文选
219 附录二:致忆水舍尺牍选抄
235 编后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姆传
s27943299.jpg
毛姆传 作者: [英]塞琳娜· 黑斯廷斯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毛姆的秘密生活
原作名: The Secret Lives of Somerset Maugham : A Biography
译者: 赵文伟
出版年: 2015-1
页数: 464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9651859

内容简介  · · · · · ·
目前市面上唯一正式授权的毛姆传记。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生于1874年,卒于1965年,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 他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刀锋》、《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等多次再版且长销不衰,在今时今日仍然不断被新的读者阅读、谈论,成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

比起毛姆的小说,毛姆本人的一生可能更为跌宕、精彩、富有传奇性。毛姆生于法国巴黎,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弃医从文,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出版后,历经十年磨练,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引领戏剧与小说界之风骚。传记作家特德•摩根这样评价毛姆:“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事业成功为毛姆带来名望与财富的同时,争议与毁谤也如影随形。难怪有人说,“如果有人能将毛姆的一生写出来,那将比他的小说精彩一百倍。”

此本《毛姆传》的出版了却了无数毛姆迷的夙愿。此本传记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毛姆的人生故事与创作经历一一道来,资料翔实,引据可靠,充满文学性与趣味性。本书更着眼于“私密”二字,向读者揭示毛姆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成长经历、感情纠葛、家庭矛盾、隐秘情史、创作心路,他与其他名作家间的恩怨纠缠也有颇多涉及。本书对于不了解毛姆的读者是一个全面有趣的引介,对于喜欢毛姆作品的粉丝更是不可错过的阅读盛宴。

作者简介  · · · · · ·
赛琳娜•黑斯廷斯Selina Hastings,英国著名传记作家,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评委。曾在The Daily Telegraph任职记者,后从事文学创作,已出版多部名人传记。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南希•米特福德传》、《伊夫林•沃传》、《毛姆传——萨默塞特•毛姆的秘密生活》,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
s27985465.jpg
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 作者: 蒋勋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24
定价: 4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0242807

内容简介  · · · · · ·
      达芬奇,一位集赞誉与争议于一身天才画家,更是一位横跨生物、天文、科学、建筑、机械等领域的发明奇才。经历五个世纪的淬炼与沉淀,他充满开创与批判性的超凡成就,至今仍旧深深撼动着渴求真理与极致美学的无数灵魂。蒋勋先生是五百年后出现的达芬奇的“知音”,从一幅幅画作、手稿里所隐藏的禁忌手势与谜样微笑中,破解瑰丽神秘的“达芬奇密码”,并从历史与科学、理性与感性、圣洁与沉沦等不同面向,解开达芬奇的一生,引导读者深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蒋勋艺术美学”系列将陆续出版:《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蒋勋破解米开朗其罗》、《蒋勋破解莫奈之美》、《蒋勋破解高更之美》,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 · · · · ·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s27971361.jpg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作者: 勃洛尼斯拉夫&#8226;马林诺夫斯基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卞思梅 / 何源远 / 余昕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436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9553723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之一,马林诺夫斯基生前的日记在1967年出版后,引发了持续近二十年的争议: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山祖师式人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特罗布里恩岛考察期间,所记日记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于当地人的态度相去甚远、充满矛盾。在日记中,随处可见他对当地人的鄙夷和痛恨(甚至有种族歧视的嫌疑),而且他还不断怀疑自己和工作的意义,并饱受情感、健康的困扰。本书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1915年间和1917-1918年间的两本日记。在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各种经历,作为一本从未打算发表的私人日记,他的记录简单明了,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窥到新几内亚土著在当时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马林诺夫斯基作为普通人较为阴暗的一面和他对于个人人生、事业和感情的思考。
现在,这本日记已经被广泛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的伴侣读物,因为它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类学家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困惑与坚持,更将人类学家中的“人”回归到了其原原本本的含义,将人生的这种困惑与坚持扩大到了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心有戚戚焉的层面上。

作者简介  · · · · · ·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之一,马林诺夫斯基生前的日记在1967年出版后,引发了持续近二十年的争议: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山祖师式人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特罗布里恩岛考察期间,所记日记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于当地人的态度相去甚远、充满矛盾。在日记中,随处可见他对当地人的鄙夷和痛恨(甚至有种族歧视的嫌疑),而且他还不断怀疑自己和工作的意义,并饱受情感、健康的困扰。本书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1915年间和1917-1918年间的两本日记。在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各种经历,作为一本从未打算发表的私人日记,他的记录简单明了,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窥到新几内亚土著在当时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马林诺夫斯基作为普通人较为阴暗的一面和他对于个人人生、事业和感情的思考。现在,这本日记已经被广泛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的伴侣读物,因为它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类学家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困惑与坚持,更将人类学家中的“人”回归到了其原原本本的含义,将人生的这种困惑与坚持扩大到了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心有戚戚焉的层面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2 18:40 , Processed in 0.0632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