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米老琰

走进西藏之——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48 编辑

               走进西藏之十八——雅鲁藏布伴我行

    从拉萨到日喀则,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几乎全程都是雅鲁藏布江河谷风光。
    被称为“天河”的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的杰马央宗冰川群。它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900多公里,中国境内全长2057公里,在全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天然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河床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雅鲁藏布,藏语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就日夜奔流在这一谷地之中。
    雅鲁藏布江源头海拔5590米,上游河段平均海拔5200米以上,中游河段海拔已降到4500 米以下。雅鲁藏布江一泻千里,它的中上游河谷却始终严格地保持着东西方向,只是到了下游突然作奇特的转折,形成了著名的大拐弯峡谷。
    雅鲁藏布江从雪山冰峰间流出,将琼浆冰液带向藏南谷地,造就了沿江奇绝秀丽的壮观景致,哺育着两岸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创造出源远流长、绚丽灿烂的藏族文化。
    我们走的这一段属于雅鲁藏布江的中游河段。河谷宽窄相间,既有长长的高山峡谷,也有宽宽的河谷平原;既有河谷漫滩,也有高出水面的阶地。水面窄的地方只有10米左右,宽的地方超过100米。水质清冽,呈现出淡淡的浅绿,让人忍不住要把自己交给它。雅鲁藏布江两岸山势开阔,连绵起伏,很多都是不毛之地,连苔癣都没有,就那么原生态地、坦诚地裸露着。我不明白,两岸没有植被,水为什么还能泛着浅绿?
    在一处宽阔的河谷,我们还见到了在此漂流作业的牛皮船。
    现在是中午,车上一半人都在打着瞌睡。我强打着精神,痴痴地望着窗外,不想落下雅鲁藏布江风光画卷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我最关心的是沿途能不能看到雪山。导游说,应该可以。
    我就忙着一会儿看雅鲁藏布江的水,一会儿左右光顾着两岸的山。终于,在雅鲁藏布江南侧连绵的群山深处,露出了雪山的顶部。不是一座,也是连绵数座。由于我们是在行进途中,两岸的山势也在逶迤变化,使得我们有三四次从不同角度看见雪山顶部的机会。这是否就是卡若拉冰川周围的雪山?不得而知。
    一路上,我们从水流湍急的高深峡谷走到波澜不惊的河谷平原。在大大小小的河谷平原上,可见零星的藏族村落。小的只有十户八户,大的也不过二三十户。村落周围是错落有致的耕田,种植着青稞和油菜花,还有少量的土豆。这一路上,没有见过第四种农作物。偶尔在民居旁还可以看到挺拔葱笼的白杨。在雅鲁藏布江北岸,有一片植被较好的山坡,足有几百只山羊徜徉其间,这是我们进藏三天来见到的最大的羊群。在这一百多公里的雅鲁藏布江河谷,还可以看到荒漠和沙丘,与小片的草原融为一体。
    我们这一路走的是刚刚大修竣工的中尼公路新线,这是318国道拉萨以西的名称,西藏境内拉萨以东的部分称为川藏公路。318国道东起上海市的中心公园,终点在西藏的中尼边界,在尼泊尔境内直通首都加德满都。路况应该说是很好的了。司机说,现在是雨季,随时都可能遇到塌方,走着走着,忽然从山上滚下石头砸到车上或是挡住道路是常有的事,尤其不能在紧靠大山的路段随便停车。说得我们有些紧张。
    还好,这一路上很顺利,下午3点,我们就来到了后藏重镇——日喀则。

                                                                                                                                  2008.03.3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雅鲁藏布江
4249427723401377445.jpg
42651903220971543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雅鲁藏布江
5143110774457530342.jpg
51431107744575303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49 编辑

                                 走进西藏之十九——扎什伦布寺

    原来的安排是9日上午参观扎什伦布寺,下午返回拉萨。现在看时间还早,完全可以调整计划。我们决定发扬一不怕晕,二不怕累的精神,连续作战,一“劳”到底,干脆直接把车开到了位于日喀则城西的扎什伦布寺。
    我们来的时候,游人并不多。
    整个扎什伦布寺建筑在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南侧,藏语为“吉祥须弥寺”。最初由宗喀巴的弟子、后来被追认为一世达赖的根敦珠巴于1447年倡建。1600年时,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寺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总占地达到30万平方米,宫墙全长3000多米。现在的扎什伦布寺共有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经堂56座,康村64个,房屋3600余间,寺僧800余名。它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也是日喀则的标志。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及青海的塔尔寺、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大门前的广场上眺望,金顶红墙的主建筑群层楼高耸,疏密均衡,雄伟浑厚,气势磅礴。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强巴佛殿。强巴佛即弥勒佛。殿内供奉着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弥勒坐像。像高22.4米,莲花台高3.8米,总高26.2米。其中,佛像面部高4.2米,耳朵长2.8米,鼻孔里可容一成年人,肩宽11.4米,手掌长3.2米、宽1米,中指周长1.2米,脚板长4.2米。造这座像时,用铜115000公斤,黄金279公斤,珍珠300余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种珍贵宝石1400多颗。仅大佛像的眉宇间就镶嵌着特大钻石1颗,蚕头大的钻石30颗,珍珠和其它宝石60多颗。110个工匠花费4年时间才完成 。强巴佛殿共分五层:一层是莲座殿,二层是腰部殿,三层是胸部殿,四层是面部殿,五层是冠部殿,每层可以看到强巴佛像的不同部位。
    强巴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
    接下来参观的是十世班禅灵塔殿。强巴佛殿往东就是十世班禅灵塔殿。1989年2月22日,十世班禅主持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开光大典后,2月28日圆寂于自己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大师生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大师圆寂后的第三天,党中央国务院就决定在扎什伦布寺修建大师遗体灵塔祀殿。1990年9月20日,灵塔祀殿正式奠基动工,历时3年,于1993年8月竣工。大殿总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35.25米;主体为钢筋水泥框架,用花岗石砌成,殿墙厚度1.83米,能防御八级地震。这是50年代以来,国家投资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灵塔。为此国家拨专款6424万元,黄金614公斤,白银275.22公斤,还有其它许多建筑材料。十世班禅大师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镶嵌各种珠宝6794颗,并安放大陨石1个,金制护身符13个,琥珀445个。
    十世班禅灵塔殿前面就是汉佛堂,这是当年为清朝的乾隆皇帝修建的,是班禅与驻藏大臣会晤的地方。该殿珍藏有清朝皇帝颁赐的金印、玉册以及隋唐时的古佛像和珍贵瓷器等文物。偏殿内还供有皇帝万岁牌。
继续往东是班禅的宫殿,历代班禅大师的住所,建于六世班禅时期(1738-1780),目前不向公众开放。
    再往东面的高大建筑就是著名的曲康夏殿,殿中存有四世班禅(1567-1662)的灵塔。四世班禅是西藏历史上非常有建树的大活佛,是著名的五世达赖喇嘛的老师。他的灵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4年建成,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灵塔殿。灵塔高11米,塔身以银皮包裹,遍镶珠宝,雕饰华丽,造型生动。共花费黄金2700余两,白银3.3万多两,铜7.8万多斤,绸缎9000余尺,玛瑙、珍珠、瑚瑚、松耳石等共7000余颗。灵塔殿顶为重檐歇山鎏金瓦顶,阳光下光彩耀人,宏伟壮丽。
    再往东就是措钦大殿,扎什伦布寺最早最大的建筑。它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庞大的复合式建筑。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众3800人。大殿底层大经堂中主供释迦牟尼镀金佛像,高3米。据说像体内有释迦牟尼的舍利,还有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以及宗咯巴的头发。大殿前部是大经堂,可容纳2000个喇嘛诵经。
    措钦大殿门外是寺院的讲经场,是由回廊构成的院落。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这里也是节庆和佛事活动的中心。庭院中间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经幡,四周的墙上绘有几千尊佛像,细细看去,无一雷同。
    扎什伦布寺东北围墙外,有一晒佛台。由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创建于146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高32米,长42.5米,厚3.5米,共分九层,以内部木梯相通。藏历5月14、15、16日三天,这里将分别展示过去佛、现世佛和未来佛巨幅佛像。 晒佛台旁可以俯瞰扎什伦布寺和日喀则市貌。
    在扎什伦布寺内,看到很多年轻的喇嘛,有的也就十岁出头的样子,我们都不好意思老盯着他们看。据说喇嘛不是随便称呼的,并非穿着紫色的衣服就是喇嘛,好象是有等级的。我们实在是没有一点多余的力气了,有三四位同伴甚至半途告退。我们在扎什伦布寺内走马观花了一番,就匆匆离开了。

                                                           2008.03.3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扎什伦布寺正门
118050605232498179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强巴佛
458100524596640616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地小憩 阿弥陀佛
33926178942941378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扎什伦布寺内一角  喇嘛身旁是西藏著名的公主柳
53730758304303742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51 编辑

                             走进西藏之二十——印象日喀则

    离开扎什伦布寺,我们顺便游览了日喀则市区。日喀则市很小,相当于烟台一个较小的县城。
    与拉萨市一样,日喀则市区也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以东西向的青岛路为大致界限,以北为老城区,以南为新城区。老城区的中心在宗山一带,向西延至扎什伦布寺周围。老城区以藏式民居和穆斯林居民区为主。与青岛路平行的珠峰路是日喀则新城区的主干道,重要的职能部门、商业区、宾馆、交通等都集中于此。新城区道路较宽阔,有象内地一样的高杆路灯,还有新建的居民小区、别墅等。日喀则是由上海、山东等地援建的,最繁华的两条街就是上海路和山东路了。上海广场和山东大厦也是日喀则的两大靓点。其中,总投资8260万元、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主楼高13层、主体为10层的山东大厦,是最高海拔的城市(海拔3850米)中最高的大厦(楼高38.36米)。走在山东路和青岛路上,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日喀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北靠那曲,东邻拉萨与山南,外与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接壤,国境线长1753公里。全地区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辖17个县(其中边境县9个)、1个县级市(日喀则)和1个县级口岸办事处(樟木),现有人口63万。除藏族外,还有汉、回、蒙、土、满、苗、壮等十几个民族。行署驻地日喀则市,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汇合处的宽阔河谷地带,海拔3850米,人口9万(2002年)。韩红的歌曲《家乡》中那条美丽的河指的就是年楚河。
    日喀则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日喀则是西藏境内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一个地区。既有辽阔的草原牧场,又有肥沃的良田山谷,还有茂盛的亚热带丛林和高海拔的冰雪世界。在绵延200多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日喀则地区几乎囊括了喜马拉雅山脉海拔最高的部分,西藏境内的5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都在日喀则地区。日喀则还是藏传佛教立地生根的地方,除了黄教6大寺院之一的扎什伦布寺,花教的萨迦寺,三教合一的白居寺都是别处没有的。
    日喀则地区处于河谷地带。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2~12℃,最暧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18℃,年平均气温为6.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也是多夜雨。日喀则一带日光充足,气候温和,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
    导游在解说的过程中,多次称日喀则为“后藏”,那么,它所对应的“前藏”又是哪里呢?
    对于我的问题,导游笑了,说:“后藏”对应的不是“前藏”,而是“前卫”。原来,公元六世纪,吐蕃王朝为加强其奴隶主统治,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状况,把所辖中部地域划分为“卫、藏”两大部分,以日喀则为中心,将“藏”区按东西分为“耶如”(今年楚河一带)和“如拉”(今雅鲁藏布江上游沿岸),东以岗巴拉山为界,西至冈底斯山。因“藏”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才有了“前卫”与“后藏”之说。随着历史的沿革,当初界定“后藏”的区域有所变化。但对于现在的日喀则地区来讲,日喀则仍处在这个范围的中心地带。因此,根据历史事实,人们已习惯于把日喀则地区称为后藏。
    8月8日晚,我们住在日喀则四川南路上的乌孜大酒店。这个酒店是2002年新建的三星级涉外宾馆,整体建筑具有浓厚的藏式特色和现代化风格,内部设施相当不错。只是饭菜质量基本上还是老样子,大家的食欲普遍减退。
    饭后,我们相约一起出去散步。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和车辆,只有我们与另一拨来自东北的游客,20几个人,在宁静的日喀则街头显得浩浩荡荡。
    我们惦记起在此援藏的同乡老杨。有人提议给他打电话,立即就有人表示反对。理由是:老杨可能很忙,不便打扰;我们只住一晚,需要好好休息。其实,潜在的原因是,由于我们不能喝酒,不能过度兴奋,会严重影响会面的气氛。
    虽然日喀则的海拔比拉萨高出200米,感觉身体已逐渐适应了高原,没有进一步加剧的迹象。我忽然羡慕起老杨来:能有机会在西藏待上一两年,该是多么幸福的人生经历!

                                                                     2008.04.0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喀则市区
2824319916315318227.jpg
282431991631531822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2 01:39 , Processed in 0.0541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