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雨中的了悟

[神州驴途] 山水萦绕是徽州------记古道行之龙须山穿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绩溪,胡氏为最大的姓氏,而“三胡礼学”的流派,与胡适颇有源缘,但号称“江南第一祠”的龙川胡氏宗祠,却与胡适不沾边。在五一的那个黄昏,我们从龙须山下来,过了八字腿木桥,不期然的竟与胡氏宗祠相遇了,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以致于我在宗祠门前,呆望了许久,那个歇山式门楼,那个元代的冬瓜梁,那个繁杂精美的雕梁………无不与书上的一样。听说原先门楼上悬挂的是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手书的“龙川胡氏宗祠”的匾额,文革中的某一天,不知被什么人卸走了。那个年代的胡总还年轻,亦不当权,若换了如今,怕贼人胆再大,也不敢去偷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的村落多聚族而居,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里说道:“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外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远古”,既是同族,那么,作为共同祭祖的宗祠便格外的重要。胡氏宗祠号称“江南第一祠”,自然与其大族势力分不开。写到这,顺便提一下我在书上看到的故事:传说胡氏定居的龙川,状如一条航船,必须用铆钉铆住,宗族才能兴旺,于是胡氏先人就不知从哪找来了一户姓丁的人家,让他人在村子边上居住,同时发下毒愿,希望丁姓世代单传。丁氏一家,世代为仆,并且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单传。还听说在胡氏宗祠的正梁上,从没发现过一张蜘蛛网,那几百年的大殿,落了多少岁月的尘埃,可能会没有蜘蛛网?在胡氏宗祠边上,有一座很小很小的屋子,据说是胡氏大族的佃仆丁氏的宗祠,因为天色已晚,我没去找,就连宗祠的片子,也因了门前那句“用心体会,请勿摄影”的告示,没敢去拍。高大的祠堂旁是略显破败的民居,一位老人正安静的坐在门口,暮色下的老人倚着斑驳的院墙,花白的头发被风一吹,寂落中透着民国的古意。
徽杭古道行 7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宗祠斜对面,有一个胡宗宪读书处,未细看,前行不远的桥头,立着高大的牌坊,不看题字,单看那气势,就猜是个功名牌坊了。这个牌坊的来历,我虽不知,但静默中的显赫却让龙川村一下子厚重起来了。几百年来,龙川纵不卧虎也藏龙,算得上真正的风水宝地了。而拐过几个小巷后,我们竟到了胡总爷爷的老宅,高大的院墙紧锁的大门挡住了我们探究的目光,龙哥敲敲门问:胡总在家吗?无回应,自语道:胡总真的不在家。
徽杭古道行 7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看看清晨里的龙川村,看看胡氏宗祠不再紧闭的大门,可惜上车后方知不在龙川住宿,非常遗憾。那么,就带着小小的遗憾出发吧,去古道的入口-------鱼川.
徽杭古道行 758.jpg
发表于 2011-5-1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一样美的画面,文笔意境深远,娓娓道来,那样的自然和亲切。我们的生活缺不缺乏激情,缺失的恰恰是那一抹宁静与安详,很享受那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竹

谢谢新朋友的认可与喜欢。今天随游击队去苍山巡山,玩得开心,忘记古道了…呵呵,有空再续啊,敬请关注:)
发表于 2011-5-1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悟啊,再就把武功山也续上啦。。。{:soso_e113:}
发表于 2011-5-1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人文景观,若慢慢仔细品味,必能感受到我传统文化之渊源博大。可惜,每每去这样的地方,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归。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

147# 恐龙


姐姐啊,武功山是无论如何不续滴,昨天爬苍山倒是挺好,有机会我得和队长去搂菜,跟你们也成,那可挺新鲜。…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线

惭愧的说,我每年出行的游记都写得虎头蛇尾,呵呵,懈迨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7 21:42 , Processed in 0.0482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