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米老琰

走进西藏之——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的看了近一个小时。。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所感所想。。。

布达拉。。。我的梦想。。
等你一起看夕阳 发表于 2009-9-17 11:58

西藏,我的梦想,不仅仅是布达拉。。。: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43 编辑

                                     走进西藏之十五——惊魂岗巴拉

    8月7日,在拉萨市区内饱览了一整天,收获丰厚,感触良多。经过一天的适应,高原反应也有些许缓解。吃罢晚饭,没敢上街,早早地就回到房间,一心一意养精蓄锐,为第二天的行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8月8日的安排是:拉萨——羊卓雍湖——日喀则。最大的难点是要翻越海拔4800米的岗巴拉山。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尽管我很放松,尽管我什么都不去想,睡眠还是离我十万八千里。入夜,头还是恣意地疼着,胸还是压抑地闷着。我在极度的痛苦中,清醒地度过了走进西藏后的第二个不眠之夜。8日晨起床后,赶紧照镜子:眼皮还是肿着,脸皮还是松着,肤色还是灰着,只是程度略有减轻,比巫婆美丽一点点儿。
    早8点,我们正式从拉萨出发。
    拉萨至日喀则,如果走北线(新路)的话,约300公里,路况较好;南线(老路)要稍远一些,路况较差,多为碎石路。我们走北线,但要先走南线去看西藏三大著名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
    沿着6日那天来时的机场路南行,过雅鲁藏布江上的曲水大桥后,向右走。向左走就是贡嘎机场了。曲水大桥的两侧24小时都有武警战士执勤,桥上和桥的周围禁止拍照和摄像,车辆在晚上通过时不允许开大灯。过了曲水县不久,车就开始进入岗巴拉山了。这是去羊卓雍湖最近的一条路了。岗巴拉山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海拔4800米。据导游说,岗巴拉山上的盘山公路,是为了自治区四十周年大庆新修的,6月底刚竣工通车,以前全是碎石路,路况极差。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运气不错。
    可是,我高兴得有点早了。
    新修的沥青路面黑黝黝的,看来最近经过的车辆不多,路况也确实不错。可是岗巴拉山的坡度大于20度,有一部分甚至超过了30度,一边是山峦,一边是悬崖,没有围栏,再加上频繁的大拐弯,其危险和惊悚的程度可想而知。
    从山脚下仰着脖子往上看,整个岗巴拉山笼罩在厚厚的云团里,与天对接,遥不可及。上山的路一圈儿一圈儿地在山间盘旋。我提心吊胆地坐在车里,眼睛不敢往外看。车上的人也都雅雀无声。车速并没有因为频繁的弯道和陡峭的山体而慢下来,依旧开得飞快。
    我是第一次走这样的盘山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我一边在心里快速地策划着应急预案,一边又在不停地埋怨自己的想法不吉利。一忽儿这样想,一忽儿又那样想,就盼望着能早点到达山顶。
    我小心翼翼地说:能不能把车开得慢一点儿呀?我受不了。导游说:是高原反应吗?我说:主要是害怕,吓都吓死了,还怎么看景呀?司机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儿,我在重庆老家时,经常走这样的路,早就习惯了,你不用担心,尽管放心地观光赏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这一问一答的,倒活跃了车里的气氛。我也开始大着胆子往外看。回望来时的路,山脚下的村庄、河流、树木在洁白的云团里若隐若现,恍若仙境。盘山公路象一条飘带在岗巴拉山中蜿蜒起伏,山坡上偶尔还有一小块一小块的耕地……
    忽然,车内一阵欢呼,原来是山坡上出现了牦牛,这是我们进藏后第一次近距离地看见牦牛。不多,三只,两只,正悠然自得地在山坡上吃草。说是吃草,其实谈不上是草,只是高原草甸和苔癣。拐了一个大弯,一下子出现了一群牦牛,足有十几只。
    既高又陡的山,它们是怎么上来的,而且站得那么稳?是不是昨天根本就没有回家呀?
    导游说,牧民给牦牛钉了类似马掌的东西,它们可以牢牢地抓住草皮。放牧季节,如果没有活计,牦牛基本上就待在山上了,丢不了,有人照看着。
    我们四处寻找放牧的人,开阔的视野里始终没有出现人的影子。
    走了快半个小时了,还是在山里转来转去的。我问,还得多久才能看到羊卓雍湖呀?司机说,往上看,山顶上有一个黑点儿——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雷达站,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大家都在寻找那个黑点儿。每转过一圈,就会有人看到,我一直没有找到。
    头疼在加剧,耳朵也开始疼起来,还一阵一阵地失去听觉。我不停地用手指头使劲儿地按住耳朵,然后松开,让它多做深呼吸。这是我自己独创的方法,基本不管用。我的耳朵由此落下了一坐车就疼的毛病。且不说长途旅行了,即使在市区内乘公共汽车也会生疼,是那种由内而外的疼。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这是高原反应后遗症,没有办法。
    等我终于看到雷达站的时候,车已来到了山顶。
    1000多米高的山,我们整整走了四十分钟。四十分钟的惊魂之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岗巴拉山口,这也是著名的羊卓雍湖观景台。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2008.03.2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岗巴拉山脉
5359283556571276389.jpg
535928355657127638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沿着这样的路上山,不晕也难
5403475127915559377.jpg
37295434414168774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沿着这样的路上山,不晕也难
3729543441416877401.jpg
37295434414168774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45 编辑

                               走进西藏之十六——惊艳羊卓雍

    四十分钟的惊魂之后,8月8日上午10点多,终于翻越了岗巴拉山,来到了海拔4800米的岗巴拉山口。我们不辞辛苦,从拉萨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欣赏著名的羊卓雍错。
    还没下车,就能感觉到山顶上的风特别大,呼呼的嗖嗖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更不知道它们将要吹向哪里。
    导游提醒说外面很冷。我赶紧打开行李箱,把随身携带的衣服——不管是长袖的还是短袖的,一件一件全部穿在身上,只是缺少一顶能挡风御寒的帽子。
    我用两手护住脑袋下了车。羊湖就在山的这一侧,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之中。
    看到羊湖的那一瞬,我惊住了。
    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个高原湖泊。湖面与我们站的地方有400米的落差。从山上往下眺望,湖面平静,没有一丝涟漪,犹如熟睡的仙女儿一般,让人不忍心走近它,只能远观,不可近玩。湖水碧绿澄明,与湖岸赭色的山岩形成鲜明的对比,宛如镶嵌在山谷深处的一枚极品翡翠。由于水质清纯,湖水的深度变化较大,湖面颜色层次分明,可以明显辨别出由浅绿至深蓝的各种颜色,好象一位怀春的少女,在羞羞答答地掩饰着自己的心事。
    目力所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家,只有两三处房屋,星星点点的几片田,田里生长着油菜花。极目远眺,俊俏的宁金抗沙峰默默地在羊湖的西侧挺立着。此峰海拔7200米,是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也是西藏传统四大神山之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水,连绵的山……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据导游讲,羊卓雍错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浪卡子县境内,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也是距离拉萨最近的圣湖。“羊卓雍”在藏语中意为“碧玉”,是形成于大约4亿年前的高原堰塞湖(因冰川堵塞河道而成),也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面积648平方公里。羊湖汊口较多,象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羊卓雍错的水源来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它本身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动态平衡。湖内分布有10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人家居住,小的仅有百余平方米。传说中的羊湖是仙女下凡变成的,与其北侧的岗巴拉山还是一对夫妻。羊卓雍错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曲折的湖岸:蜿蜒飘逸,连绵不绝,婀娜妩媚,风姿绰约。
    羊卓雍错水深约20-40米,最深处近60米。羊湖属低浓度咸水湖,每年11月中旬开始封冻,冰厚可达0.5米。湖中盛产高原裸鲤、西藏裂尻鱼、细鳞鱼等,储量估达2-3亿公斤,有“西藏鱼库”之称。
    这里还是藏南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每值群鸟南徙至此,湖岸及湖心岛一带,天鹅、黄鸭、水鸽、鱼鹰以及斑头雁等翩翩飞舞,生机勃发;无数小鸟从遍地的鸟蛋中孵化而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湖滨周围水草丰茂,草场面积达1000万亩左右,是西藏著名的牧场之一。
    湖西有一从西向东延伸的半岛,上面村舍密集,田园与牧场分布其中。
    羊卓雍错蓄水量150多亿立方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羊湖与雅鲁藏布江一山相隔,最近处仅6公里,两者的水面高差却有800余米。1998年,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电站,年发电量约为8400万千瓦小时,是藏南地区重要的能源供给中心。
    导游用极快的语速讲完后,立马回到车上了。外面实在是太冷了,我浑身发抖,说不出一句囫囵的话。
    我们抓紧时间拍照。在我们的镜头里,羊卓雍错既是背景,更多的时候,它也是主角。我们要拍出小家碧玉的羊卓雍错,拍出独具风骚的羊卓雍错,拍出风情万种的羊卓雍错,拍出我们心中的羊卓雍错。
    观景台上,有一些藏民在叫卖各种藏饰品,也有人牵着高大的藏獒和牦牛,过分热情地推荐给我们拍照。倒不是心疼那几块钱,我是觉得这样的搭配非常别扭。可是那些人贴身紧逼,尤其是十几个小孩子,粘得我们无处可逃。今天是星期一,他们为什么不去上学?
    我和女儿排除干扰,配合默契,较好地完成了内定的拍摄计划。然后,摆脱纠缠,瞅准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奋力地往车上冲。结果,我们还是输了:人上去了,车门关不上——七八个小孩子堵在那里,伸手要钱。看来生意没做成,他们是不肯善罢甘休的。
    我们没有经验,没准备多少零钱,这么大的阵势,谁敢把大票子往外掏?可是,车门关不上,我们就要冻成冰棍儿了。我急中生智,告诉他们:如果把车门关上的话,我可以从车窗上往外递东西给他们。这招儿还算管用,他们迟疑了一下就照办了。我也不能食言,把随身带来的水果、点心、巧克力等分送给他们。
    经过这么一折腾,我更加筋疲力竭,想再从车窗上回望羊卓雍错,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了。不过,能有幸欣赏到如此惊艳的羊湖,一切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2008.03.3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17 16:18 编辑

      小家碧玉的羊卓雍
3962604722133277082.jpg
20136719833886707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情万种的羊卓雍
2284450910984078842.jpg
2284450910984078844.jpg
50730235052565221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AOYAN 于 2009-9-28 15:46 编辑

                                     走进西藏之十七——毛主席万岁

    我们恋恋不舍地与羊湖告别,原路下山。
    据导游和司机讲,沿着羊湖前行,全是碎石路,根本没法走。我们只能走回头路。当时,我们也不太明了,现在看来,是导游和司机不够敬业,只顾自己,算是涮了我们一把。
    由此向前走南路的话,可以沿途欣赏70多公里的羊卓雍错湖岸风光;然后是欣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卡若拉冰川,在海拔5400米的地方观看5600米的冰川前舌;再往前是江孜古城、抗英遗址;然后抵达日喀则。回拉萨时,再走北线(新线)——雅鲁藏布江河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司机担心的是碎石路磨损他的车胎(他连人带车被旅行社租用)。南线的路况的确很差,但风景资源丰富。我们是来游览的,不是单纯的旅行。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去西藏,一定要补上这条线。
    沿着盘山公路下山,比上山要快多了,心情也不象来时那么紧张。我问车上三位有驾照且正经握过方向盘的先生:敢不敢在这条路上一试身手?他们说:借十个胆也不敢!
    我们一直跨过曲水大桥后,改由中尼公路前往日喀则。
    午饭只能在路上解决了。我们在路边的一排平房前停车。这是旅行社的定点饭店。说是饭店,其实就是路边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店。这些路边小店大多是四川人开的,也有少量的青海和甘肃人。他们有的是夫妻俩,有的是一大家子。在此盖上几间房子就可以开伙了。饭菜基本是川菜的架子,也是八菜一汤。主食是一色儿的米饭,一粒一粒的,硬硬的,管够吃;蔬菜有空心菜、豆芽、香菇、元白菜;荤菜就是土豆炖鸡块。全部都是菜籽油。对于我来说,这样的饭菜只能是闭着眼吃,不能多想,不能细品。生存是第一要义。
    继上午在羊湖遭遇小孩子的围追堵截后,没想到,今天中午又再次重演。
    饭前,我们在喝茶闲聊。三个脏兮兮的小孩子把他们同样脏兮兮的小手伸到了我们面前。我们快要吃饭了,为了打发他们早点离开,每人拿出几元不等,分给他们。还好,他们拿了钱,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影儿。
我们正吃着饭,十几个小孩子无声无息地来到我们身边,围着我们转悠。那天也巧了,在此就餐的只有我们一桌。这下可好,本来就没什么胃口的我们哪还能咽得下,几个大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往屋外走。那些小孩子也跟着我们出来了,又把手伸到了我们的面前。那脸、那手、那衣服,不说有几年没洗,起码也有几个月没有洗过。我就不明白了,守着这么干净的水,却生活着这么肮脏的小孩子!他们乞讨的形式非常直接,不用任何借口,不用任何掩饰,把手伸到你的面前,就好象是一道命令,这可能就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了。
    如果是三个两个小孩,也就打发过去了,要命的是一群。大的十岁左右,小的只有两三岁,全都是一个模样。我们随身带着准备在路上吃的东西已经在羊湖分送完了,零钱刚才也给了那三个小孩子了。索性一枝不动,百枝不摇,你有千条妙计,我有既定之规。他们说什么,我们充耳不闻,他们做什么,我们视而不见。就这么耗着吧!
    就在我们感觉应对自如的时候,突然,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分不清是男是女)扑通一声在我们面前双膝跪下,接着咚咚咚三个响头,然后用生硬的汉语说:“毛主席万岁!”这一招儿可把我们齐齐地震住了。我们想笑,笑不出来,想哭,当然也哭不出来,只能是哭笑不得。那个小孩子跪在地上坚决不起来。无奈,我到旁边的一家小卖店里把吃的东西划拉了一大堆,全给了他们。这种闹心的事后来又发生了好几次,真是没办法。
    事后,听导游讲,藏族小孩子你不能理他,你给了他钱,他马上就会勾引出许多的小孩子。当然啦,藏人对乞讨的理解与我们内地人是有区别的,藏传佛教认为这是化缘,并不丢人,在自己得到的同时,也让施舍者实现了施善积德的愿望。乞讨者得到的是现实的享受,施惠者得到的是来世的功德。
    好吧,不管是来世还是今生,积德行善总归是好事情!            

                                                                      2008.03.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2 03:29 , Processed in 0.0513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