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铁

[史海钩沉] 军中旧事(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兰是文人,评价的真好,其实苏老的文字就是很亲切,本人更好,所以一直关注!
发表于 2012-4-2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想知道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论坛里那些喜欢户外的坛友有没有在野外碰到过马蜂?我下面要说的是,当年我被马蜂差点蜇死的事,也算是给喜欢户外的朋友提个醒。
      那是连队刚刚移防到新余的时候。开始几天的任务就是各个班排负责搭建自己的宿舍。说来也不复杂,首先要把分给自己班的山坡平整一下,然后到山上砍竹子,越粗越好。房子的骨架用竹子搭建,墙壁用劈开的竹子板条编成,外面用泥巴糊上抹平,干后刷几遍石灰水。屋顶底下是油毡,上面盖上山上砍回来的茅草即可。
      那天,我带着全班人马上山砍茅草。到达预定位置后,大家散开,各自找地方砍草。我沿着一条山脊爬上了一个不太高的小山包,放眼望去,茅草很高很密。我大喜,心想,把这些草砍倒,就可以够一担了。于是我就弯下腰忙活起来。可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一砍刀下去,立马感到不大对头,我分明听到了蜂群飞起来的嗡嗡声。我意识到麻烦大了,我是砍到蜂巢上了。当时吓的我竟然手足无措。也就在这同时,那些两厘米长的大马蜂呼啸着向我的头上扑了过来,有三五只已经叮到了我的脸上,更多的马蜂在我的头顶上方嗡嗡乱飞。
      我感觉自己的脸像被火烧了一样,火辣辣的痛。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发生在一瞬间,容不得我有几秒钟的思考时间。情急之下,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不顾一切的向山脚下狂奔起来。那些马蜂就好像有导航系统一样,紧紧的跟在我的身后,一刻也不放松的狠命在我的头上叮咬。幸运的是山不太高,坡也比较缓,也没有挡路的石头。大约百八十米的距离,我三两分钟就冲了下来。到达山脚下的时候,我已经趴下了,这时候马蜂才放过了我,渐渐的飞走了。
      班里的战士看到我趴下不动了,大家慢慢聚拢过来,查看我的头上、脸上,被马蜂蜇了十几处,而且肿了起来,我自己感觉看东西都不太清楚了,头也昏昏沉沉的。有懂土方的战士,到附近稻田里取了些稀泥,涂抹到被马蜂叮咬的地方。你还别说,有些土方绝对管用,过了十几分钟以后,我就感觉疼痛减轻了许多,三五天以后就痊愈了。
      这次亏吃的太突然,太狠。以至于都过去40年了,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应该回过头来说说我们连队那些学员的故事了。
      说到这些学员,毕竟文化水高,素质就是不一样,比我们这些农村入伍的大头兵层次不知道高了多少倍。这些学员的到来,且不说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仅从客观上看,的确给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连队带来了新气象。
      我们班这位学员是上海人,姓张,个子不高,瘦瘦的。白净的面皮,一看就是一介书生。我很佩服他每次在班会上的侃侃而谈,也很佩服他施工中的干劲。他在班里所起的作用分明就是班长,副班长的左膀右臂一样。作为军事院校出来的大学生,上海阿哥,能和我们这些大头兵打成一片,没有一点点隔阂,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而能做到让大家拥护就更为不易,然而他做到了。
      其实最让我佩服的还是每次“拉歌”时,他那优美的,富有表现力和煽动性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那时候,团部电影放映组每隔半个月到营部驻地放映一次电影,片子就是老三片,八个样板戏之类的。我记得好像看的最多的是南征北战、地雷战,以至于有些电影台词大家都耳熟能详。如国民党军张军长说的“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还有《地雷战》中,刘江饰演的伪军官那句“高!实在是高!”。和武工队长高金宝那句“各小组请注意,各小组请注意,要瞄准了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每次看电影,在开演之前,就是各连队拉歌的秀场。主力就是七连和九连。每到此时,我们班的张学员就登场了,你看他往指挥位置一站,两手向前平伸,手掌向下,微微向下压几次。等队伍静下来的时候,他富有磁性的上海普通话响起来“请同志们注意我的指挥。”稍停顿几秒种后,只见他把胳膊突然向上一甩,同时,他开始唱出了第一句“九连,~九连!”紧接着全连和唱出第二句“来~一~块呀!”他接着唱“来~一~快呀”。全连唱“九连~九连~”。接下来,他改唱为喊,“九连唱的好不好啊!”全连大喊“好!”。“再来一块要不要啊!”“要!”再接下来就是一起有节奏的拍手并喊“九连!来一块!九连!来一块!……”。直到九连的指挥站起来,指挥唱歌了,第一轮拉歌才算结束。
      在我看来,张学员这一连串的动作,用现在网络语言表达,那就是“酷毙了,帅呆了”。
      我们7连不愧是多年的先进连队,连拉歌都是那么有气势,当然张学员功不可没。在我的记忆中,在拉歌上,9连一直是在陪太子读书。
      后来,7连拉歌不行了,这是因为指挥员走了。
      具体的时间我想不起来了,就是我被调到三营部干代理文书的时候。有一天,教导员和张学员一起来找我,教导员对我说:“小张已经确定退伍,你给开一下介绍信。”当时,我还有点吃惊,这么优秀的学员,说退伍就退伍了,太可惜。我看到张学员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也不说话。我明白他肯定很难过。也是,好不容易高考进入军校学习了好几年,到头来一无所获,一切归零。还要被打发回家重打锣鼓重开张,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唉,命运有时候真的是很捉弄人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收起 理由
顺风飞翔 + 6
朱砂 + 6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109# 怡然梅香


呵呵。{:soso_e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111# 顺风飞翔


{:soso_e183:} {:soso_e18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112# 花妖


的确天机不可泄露。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把这个写出来,恐怕你又要汗!瀑布汗!瀑布梨花汗!了。{:soso_e113:}
发表于 2012-4-2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连着的两期真好看
113,密不透风,让人跟着紧张
114,笔锋一转,舒缓放松,结尾却又让人怅然
老哥文笔真厉害{:soso_e17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苏铁 + 6 文人鼓励绝对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2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好吧,俺不问了,省得好奇害死妖

另:暴雨梨花汗,不是 瀑布梨花汗,有点想象力好不好,汗像梨花被暴雨打落的花瓣簌簌落下,瀑布梨花汗是神马玩意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苏铁 + 6 较真。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籍学员,大老王的故事。
      这位大老王是二排的学员。山东西府人。身高180CM以上,高大魁梧,为人豪爽仗义。只是有点不修边幅,整天胡子拉杂的。说起话来大嗓门,一口西府莱子腔,而且说话很随便。“他奶奶的”常挂的嘴边上。因为同是山东老乡,所以一见如故。我经常到他们二排找他胡吹海侃,他也不烦。
      我找他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蹭香烟抽。那时候,战士的津贴费是第一年每月4块大洋,第二年每月6块大洋,当了班长就涨到10块了,如果提了干,那就是23级干部,每个月52块现大洋。学员津贴费比干部少一些,每月好像是40几块现大洋。学员一提干是22级,工资每月是62块大洋。干部每个月要交给食堂伙食费9块大洋,学员不是干部,不需要交伙食费。就是说,学员可支配性收入与干部差不多。所以,在战士的眼里,那些学员都是有钱的大爷。
      我们连队常年住在大山沟里,除了买点信纸信封、牙膏之类的日用品外,也没有其他需要消费的,其实也没有地方消费。洗衣服的肥皂每月发两条,也不需要自己花钱买。我第一年到了年底一算,好像还盈余了近30块大洋。人家大老王花钱不大在乎,也大方,每月领到津贴后,先跑到司务长(所有日用品均由司务长代买)那里,买上几条大前门,然后捧着烟回到宿舍拆开一包,班里十四、五人,见人头就发过去一支,表现的是一个慷慨,所以大家没有不说大老王好的。
      可惜就是这么一位大好人,不知道怎么就患上了乙型肝炎。我还在连队的时候,他就到184住过两次医院,每次三个多月。后来我调到南昌后,他又到南昌94医院住过一次。说起来他的心态真够好的,三次因为肝炎住院,也没有改变他嘻嘻哈哈的性格,还是整天大大咧咧的什么也不在乎。
      那时候我刚到新单位不久,仅仅就是一个干活的小参谋,没有任何权利。因此也没有办法给他更多的帮助,只能每周末去医院看看他,给他带几张参考消息之类的报纸解解闷。后来一次去看他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下周就出院了,而且上面已经通知了他,出院后就安排他退伍。他给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发现他情绪很稳定,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4 03:24 , Processed in 0.0669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