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山人

每日一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
s4696870.jpg
作者: 许纪霖 / 宋宏 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1-2
页数: 749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96783

内容简介 · · · · · ·
  《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为编选本思想史论著作,系统地汇集了国内思想史学界关于20世纪中国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书中论文均出自国内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和学者。该书分四辑,第一辑为五四专辑,从经济伦理、自由与保守等多个角度解析力五四这个复杂而矛盾的大时代,探讨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变化的根本原因。第二、三辑重点讨论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风起云涌的各种观念与论战,第四辑梳理了五四以来激荡中国的各种思潮。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册数: 4

大地孤独闪光
s6528151.jpg
副标题: 大地孤独闪光
作者: 李海鹏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1-7
页数: 245
定价: 28.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
ISBN: 9787549102082

内容简介 · · · · · ·
  《南方周末》记者文丛之一,作者李海鹏。本书为作者特稿作品精选合集,其中多篇作品如《举重冠军之死》、《无情戒毒术》等追踪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深入采访剖析,在《南方周末》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

作者简介 · · · · · ·
  李海鹏:
  新闻记者和专栏作者。曾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1972年生,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作品典范而不拘一格,怀抱理想精神又深具现代意识,蕴含文字之美、独到见识和对人与事的深邃了解。他以公众利益、思想自由和民智提升为新闻的最终目的。中国新闻业的最佳特稿作者。
  熔炼了见解、诗意和幽默感的专栏作者。曾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辟有专栏。
  2010年《GQ》中文版 Men of the Year 年度专栏作家。
  专栏集《佛祖在一号线》、小说《晚来寂静》

野马的爱情
s6771452.jpg
副标题: 野马的爱情
作者: 南香红
出版社: 南方日报
出版年: 2011-7
页数: 292
定价: 32.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
ISBN: 9787549102075


中国文化现场
s6280600.jpg
作者: 张英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59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
ISBN: 9787563925902

内容简介 · · · · · ·
  在《中国文化现场》一书中,通过张英对名人的采访,你会发现,陈道明、冯小刚、葛优等人的故事,的确很激励人。张英的提问,如此犀利又如此坦率。在他的逼问下,一个个名人被迫撕下伪装,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原来,在盛名与辉煌之下,他们成功的过程竟也如此琐碎和庸常。这一点,会给我们日常的坚持增添一份信心与安慰。


国家与教堂
s6767325.jpg
副标题: 21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映像
作者: 章敬平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1-7-1
页数: 263
定价: 29.80元
丛书: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
ISBN: 9787549102068

内容简介 · · · · · ·
  《国家与教堂:21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映像》主要内容简介:透视新世纪开局十年,通过社会、高官、佛教与天下,刻画出当下中国的概貌和心灵,重新认识我们自己,考量、追问中国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把我们丢失的钥匙找回来。
  编辑推荐
  《国家与教堂:21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映像》:在这里,读懂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
rdn_4e5b22f79e4fd.jpg
作者:[美]威廉·恩道尔著
戴健 李峰 顾秀林译
出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定价:39.00元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本书简介:
       谁能想到,石油源自地球恐龙遗骸是个天大的谎言,石油行将枯竭是个巨大的阴谋?地球石油蕴藏很可能取之不竭。近日,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用丰富的资料、无可辩驳的科学证据给出了答案。
       这本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继其畅销书《石油战争》销量突破20万册之后的最新著作,以更新的资料和观点、更有力的剖析,揭露了国际石油卡特尔精心编制的“石油枯竭论”的原因和最终目的,提出石油源自地球深处的无机物质,并且储量丰富,可能取之不竭的观点。为这一颠覆性的观点提供有力佐证的,是前苏联科学家花费40年时间,在传统理论上不可能找到石油的地方找出了石油。
      新书从驳斥石油帝国所持的“石油枯竭论”的理论基础——石油生成有机论、石油峰值论开始,以大量的科学事实和严谨的分析,推翻了这一被精心策划渲染并成为工具的理论,同时提出了与之相反的石油生成无机论,指出石油和天然气自发生成于距地表约200公里的地幔上层,然后油气被挤压到地球表面,储藏在沉积岩中。书中还以丰富的实例指出世界上有大量被开发和未开发的石油储藏。石油资源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行将枯竭。
      在此基础上,本书揭露了石油帝国炮制石油枯竭谎言的目的是控制石油,并且利用手中的石油行使世界霸权。当然,书中也揭示了石油帝国为达到控制世界石油的目的,如何从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战争等手段达到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目的。
      通过本书,人们便能够了解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形势背后的真相,包括石油危机、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伊拉克战争、颜色革命、利比亚战争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都与石油及其背后的霸权有关。人们也会发现,石油的命运,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人与国家的命运早已被一盘精心策划的棋所操纵。在这盘棋中,与之相关的国家、银行、专家、组织、协会都不过是一颗颗任人操纵的棋子。
      作者对世界政治经济风云了然于胸,文风犀利,思维缜密,分析角度新颖而有吸引力,叙述客观而具有说服力量,语言简洁流畅,非常适合官员、公务员、学者以及关心石油问题的大众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不错,揭开的石油起源的谎言,石油是一种地球本就存在的无机物。
石油也不会枯竭,那只是石油大亨们妄图统治世界的借口。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的心事——玉吅读碑
20110826101204650.jpg
作  者:王家葵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8-26
开  本: 16
版  次: 1
印  次: 1
页  数: 176
ISBN: 978-7-5133-0362-0
定价:¥26元

本书简介:
 本书是王家葵先生在《南方都市报》开设的“玉吅读碑”专栏的结集,凡五十篇。作者以随笔的体裁,对古代碑文及其中提及的事件进行考据和引申发挥,融汇了丰富的历史、宗教知识。精细的考据和大胆的猜想,出言有据的轶闻掌故,犀利风趣的历史评说,作者以其博学与睿见,把读者带入引人入胜的碑文乾坤。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家葵先生,字曼石,斋号玉吅,四川成都人,1966年生,医学博士,大学教师,留心文史,代表著作《神农本草经研究》《陶弘景丛考》《登真隐诀辑校》《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等,在《南方都市报》开设“玉吅读碑”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体动物
s6641481.jpg
副标题: 中国古代文人的B面
作者: 阿丁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11-5-1
页数: 263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6062436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中国魏晋时的何晏、潘岳到明清之际的钱谦益、阮大铖,所涉笔的数十位中国古代文人,虽然不是令人发指的B面人物全部,但绝对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者化笔为刀,刻画了这些中国古代文人不大为人所知的“软体动物”的一面。精神、气质的“软”是他们的共性,但就其“软”的程度、质地、方式则各有不同。王小波说,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换句话说,不理智的年代也才会大批量产生够“软”的知识分子。这似乎可以解释这些人形“软体动物”的成因。才华不足以构成钙质,知识未必能确保良善,在万古长如夜的极权社会,有硬度的文人是稀缺产品,而盛产的多是左右逢源的冯道和沦为弄臣和文宠的潘安,等等,等等。
  大抵如此。

作者简介 · · · · · ·
  阿丁,真名王谨,男,70后,河北保定人。曾为麻醉医师。曾在多家媒体任副刊、文娱记者、编辑。现为京城某大报体育新闻主编,图书出版策划人。是《东方文化周刊》、《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人 于 2011-8-31 15:53 编辑

趣味生活简史
s6872579.jpg

作者:〔英〕比尔·布莱森
译者:严维明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出版年: 2011-7
页数: 448
定价: 3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4818490

本书简介:
       在《万物简史》畅销20万册、荣膺多项大奖之后,比尔·布莱森最新扛鼎力作《趣味生活简史》日前由接力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书由著名文化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教授亲自作序,资深跨媒体创作人欧阳应霁鼎力推荐。
    《趣味生活简史》创作灵感源自于作者一次石破天惊的发现:房屋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而是历史的最终归宿。在作者看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或激烈争夺了什么,最终都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战争、饥荒、工业革命、启蒙运动……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沙发里和五斗橱里、在你窗帘的皱褶里、在你松软的枕头里、在你家墙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来水管道乃至抽水马桶里。于是,作者决定探究每间屋子在居家生活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卫生间是一部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一部烹调的历史,卧室则成了性爱、死亡和睡觉的历史。作者还梳理了从建筑学到电力学,从考古学到园艺学,从食物贮藏到流行病,从香料贸易到艾菲尔铁塔,从女性时装到室内装潢等方面的演变脉络,撰写了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居家生活简史。
    于丹在为《趣味生活简史》所作的序言中盛赞“这本书像一部百科辞典那么严谨,数字精确,但这本书又像一部最激动人心的故事片,用一格一帧的特写,放大了人类生活进步背后所有的动因:那些必然或偶然的命运,那些隐秘的欢喜或忧伤……追求舒适的愿望驱动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史,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当事人,我们每个正在居住的家都是一座可以探索的博物馆——前提是我们都愿意像布莱森那样充满孩子般的好奇心,还有对琐碎日子深情的爱。”
     一部居家生活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舒适的历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为了过得舒适和快乐而无休止地索取,我们最终会制造出一个既不舒适又无快乐可言的世界。作者以强烈的好奇心、超人的智慧、独具一格的文笔和娴熟的叙事方式将《万物简史》脍炙人口的风格延续到字里行间,成就了这部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大作。

     一次石破天惊的偶然发现
     《趣味生活简史》创作灵感源自于作者一次石破天惊的发现:房屋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而是历史的最终归宿。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战争、条约等所谓重大历史事件,可是对于构成我们日常生活主体的饮食起居却所知甚少。许多世纪以来,人们默默无闻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居家生活,就连爱因斯坦在一生中也要花掉很大一部分时间来考虑自己的假期,或买什么样的新吊床,或觉得从街对面电车上下来的那位年轻小姐的脚踝是多么娇美。可是我们却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无足轻重,不值得认真考虑的。
     为什么楼梯是家中最危险的地方?饭厅被单独分隔开来和软垫家具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烟囱的出现在现代住宅空间拓展和隐私观念增强方面起到了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香料贸易的背后隐藏着怎样令人发指的杀戮、苦难和悲伤?打开冰箱门,你所获得的光亮何以比所有18世纪大多数家庭能够享用的光的总和还要多?为什么在18世纪之前,人们曾经有将近一千多年的时间拒绝洗澡?……在比尔·布莱森看来,这些看似简单却几乎从来无人追问的生活小事或常与世界风云暗通款曲。
     在作者看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或激烈争夺了什么,最终都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战争、饥荒、工业革命、启蒙运动……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沙发里和五斗橱里、在你窗帘的皱褶里、在你松软的枕头里、在你家墙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来水管道乃至抽水马桶里。于是,作者拿定主意要在家里转一转,考虑一下每间屋子在日常生活的演变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一本包罗万象的人类居家生活简史
    跟随作者地步伐,我们从厨房漫步到地下室,从花园闲逛到育儿室,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起程点,由此出发来探讨每间屋子在私生活的演变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一并道出了其它一些历史,女性、儿童、个人卫生、被褥、性别、考古学、公园、园林园艺及楼梯(数据显示是家中最危险的地方)。参观完厨房,便有了关于食物掺假和暴饮暴食的专题研究;一窥卧室,便可知晓性爱偏方的疯狂以及现代化之前手术的可怕;书房里,我们可以找到老鼠和荷花;在后厨房里逗留一会儿,便能了解佣人受虐待的生活。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割草机的发明,布莱森任由自己的好奇心到处打探,并且还挖掘出一些古怪的人物和不合宜的事情(比如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偷窃过一个臣民的银具)。从布莱森离奇古怪的写作——“真正让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洗澡的原因是他们意识到这可以是一种光荣的惩罚”——到忍不住向英国贵族的乡村豪宅门里偷瞥几眼,这些都能让读者获得许多乐趣,却怀着一丝愧疚感。在说明我们习以为常的所有事物——从舒适的家具到无烟的空气——都从无法想象的奢侈变得平凡无奇的同时,布莱森还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多么奇怪而又不可思议。
   
    一部不断追求舒适与快乐的历史
    我们已经习惯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舒适条件——习惯于干净、暖和和吃好——我们忘了其中的大多数方面在不久以前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我们实现这样的条件花了极其漫长的时间,而大部分又是一下子实现的。
    普通的前工业化时期的房屋里有“惊人易燃的”稻草床和茅草屋顶,可能随时都会付之一炬。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当时的照明相当差,使得18世纪的作家詹姆斯·鲍斯威尔能在威斯敏斯特大桥正中央做爱而不被人发现。地毯、窗帘以及带软垫绣花的家具直到1750年之后才出现在人们的家中,而家用金属制固定用具,例如回形针、拉链、安全别针和捕鼠器,直到19世纪晚期才发明出来。人们开始把饭厅单独分隔开来,仅仅是因为女主人不想她的昂贵的软垫家具沾上食物污渍。
    那么铜制的床呢?起初它大受追捧是因为人们认为它可以预防床虱。在18世纪之前,曾经有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都因为觉得洗澡不卫生而不洗澡,当时要想洗个澡,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发疯,这样人们就会往你身上泼水。如今你触碰到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不会比你的椒盐罐上那一对无害的柱子承载着更多的杀戮、苦难和悲伤……关于埃菲尔铁塔,历史上再也没有另外一个建筑比它技术更先进,材料更过时,视觉上更壮观却又同时毫无实际用处。
     今天,一个普通的坦桑尼亚公民几乎要用一年时间才能产生相当于一个欧洲人在两天半时间里轻而易举就产生的,或者一个美国人在28个小时里就产生的碳排放量。总之,我们之所以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是因为我们使用资源的速度要比这颗星球上的大多数其他人快几百倍。有朝一日——别以为这是遥远的一天——在60亿左右不大富裕的人当中,许多人势必会要求拥有我们今天拥有的东西,而且要像我们容易得到那样容易得到它们,那就意味着要求这颗星球能方便地甚至大方地给予更多的资源。
    一部居家生活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舒适的历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为了过得舒适和快乐而无休止地索取,我们最终会制造出一个既不舒适又无快乐可言的世界。
     如果说《万物简史》是通过望远镜勾勒出的一幅宇宙和万物的全景图,那么《趣味生活简史》则是通过显微镜呈现的日常生活面面观。布莱森以其强烈的好奇心、绝妙的智慧、独具一格的文笔和娴熟的叙事方式,一手将《万物简史》打造成近十年来的人们最为推崇的书籍之一。他将这种风格延续至《趣味生活简史》,记录了我们居家生活的点点滴滴,最终成就了这部最具娱乐性又最发人深省的书。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文新书封面大红大绿示人 史铁生、王朔作序

骑驴找马
s6891601.jpg
副标题: 让子弹飞
作者: 姜文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535452368


长天过大云
s6891365.jpg
副标题: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 姜文
出版年: 2011-9-11
ISBN: 9787218086668

      姜文要出新书啦!此消息一经曝光,很多疑为姜文“电影自传”的封面图纸在网络上风传,甚至不乏各种各样的恶搞。昨日,出版方征得作者同意,向外界正式公布正版封面。《骑驴找马》、《长天过大云》两书封面分别以明艳的“大红大绿”示人,设计简约但极富视觉冲击力。据透露,这种色彩搭配与书的内容并无直接关联,只是表达了姜文对“旺盛生命力”的热爱与渴求。另外,史铁生、王朔为其作序,也使得姜文新书卖点多多。
    书籍封面的另一个细节则是书名,两本书的封面除了颜色大胆,设计则非常简约庄重,书法体的书名几乎占据了封面的三分之一。有网友怀疑这可能是喜好练习书法的姜文自己的作品,毕竟《让子弹飞》戛纳版海报上他就曾经小露一手,不过出版社方面澄清,这并非姜文的作品,但与他有关,也是本书的一个悬念。该书出版人金丽红对这个与众不同的书名设计也非常认同:“平日素习书法的姜文,对于汉字之美,亦有与众不同的慧眼和识见。”
    在写于2007年10月16日的《太阳向上升起》中,史铁生开篇即直言:“电影,尤其声色犬马、名利昭彰,不像写作,天生的是一种寂寞勾当。然而大隐隐于市。在这汹涌的市场激流中,匹马单枪杀出个姜文来,直让人感叹造化不死。”王朔则以“我们每天自转”为题,用特有的王氏语言记叙了姜文为拍这部电影经历的种种曲折、纠结。最后,王朔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中国需要有这么个人。这个评价很高了,我以为——类型片导演不管多么成功都是可以代替的,而老姜是一个有自己态度且旗帜鲜明的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s6884171.jpg
作者: 许知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9-7
页数: 256
定价: 36
ISBN: 9787549506958

内容简介 · · · · · ·
  70年代知名媒体人、作家许知远出走远方,悠游他国,从亚洲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文明古国印度到非洲尼罗河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冲突不断战火连绵的巴以地区到雄踞北漠大国依旧的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柏林墙、海德堡岁月的欧洲到传统、教养、自然、安静的剑桥……这部作品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作者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

作者简介 · · · · · ·
  许知远,200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 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醒来》、《极权的诱惑》、《祖国的陌生人》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诗学•武术
p170161304-1.jpg

作者:王广西 著
书号:ISBN 978-7-108-03716-9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08出版
定价:48.00
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文集。作者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兴趣广泛,著述宏富。他长于近代文学与近代文化研究,是精通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位权威。收入本书的作品,是从他众多的学术文章中精选出来的代表性力作,体现了这位安贫乐道的学人治学特色和研究风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5 22:35 , Processed in 0.057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