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鲁鲁

卤煮火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的风铃草

风铃草1.jpg


风铃草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2/23日 大家书斋  编剧 刘恒     

我们每天的生活被大量的冗余信息包围着,有太多浮躁的声音,急于标新立异获得关注。然而真正的文学创作需要长时间的蛰伏积累,酝酿和沉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阅读没有禁忌,然而无所禁忌所带来的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无从选择。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书,怎样才是好的阅读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又禁不住会怀疑自己,我们为什么读书,是让那些知识为我所用,还是把读书当作纯粹的精神享受。

记得在如石的读书笔记里看过这样一段话,作者把阅读当饮食来谈,有这样几种分类:
日常饮食,不外乎四种。第一是主食,能让人吃饱;第二是美食,补充蛋白质的高营养食物;第三是蔬菜,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纤维质;第四是甜食。
阅读,是给头脑的食物,也分为四种:第一种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此为主食,又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
第二种阅读。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是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是在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很象美食,又称之为”思想需求的阅读“;
第三种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而进行的阅读,像是饮食里的水果蔬菜,又可以称之为”工具需求的阅读“;
第四种阅读。没有一定目的的,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很像是甜食或美食,追求的是口感。又可以称之为”休闲需求的阅读“。

记得以前上课时老师讲虚拟语气的几种用法,举例子说如果没有空气,人就无法存活,而我做题写,如果没有冰淇淋,我就无法活。老师点评这个句子是错误的,因为我不吃冰淇淋照样活,我反驳冰淇淋对我就像空气,所以我的阅读也就局限在第四种,甜食。

但仅是休闲需求的阅读,很多也是无缘窥见一斑,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引经据典的半文言文,每次捧起来都是云山雾罩,只能半途而废。所谓“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红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史….”所以很多红学家的书也不喜欢看

机缘巧合,一位世外高人提到了邓云乡关于红楼梦风俗解析的几本书以及涉及的一些年代久远,现代人已经毫无所知的物件或名称的详释。像虾须镯,红楼梦中仅仅三个字,我是无从想象什么虾须镯,但是邓云乡却深入简出的从古代饰品的样式,黄金等等描述到虾须镯的具体样式:三根像虾须一样细的金子拉丝盘错成两条龙相对戏珠的样式,中间用足分量的珍珠镶嵌……. 这些对我而言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直接引导我到了主食和蔬菜的面前。

无独有偶,刘恒也提到既然人生很短,阅读到底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的阅读要比以前的时代困难的多,因为他的诱惑,不良的诱惑太多。如何取舍,至少有一种阅读是必须的,就是实用主义的阅读。

实用主义的阅读,好比把自己的人生作为一个竞争的过程,一个搏斗的过程,所有有助于我的竞争能力与搏斗能力的这些书籍,都是最有意义的书籍,也就是强健自己的精神,强健自己体魄的这些书籍,这种阅读是最有效,最必要的。因为在生活里谁都不是坐享其成的人,是处于不停的竞争中的人,是不停的在积累生命价值中的人,这些积累,有一部分是通过有效的阅读来完成的,如果你的阅读漫无节制,只停留在享受的这个阶段,你的竞争力很难说。阅读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通过看见别人内心的状态,再反观自己的内心,面对这个喧嚣的世界的时候,我的内心产生了怎么样的感受,如果有可能的话,用一种安静的方法把他记录下来,阅读的时候,就好像阅读自己的日记,在检验自己的整个心路历程,这个阅读是最实用主义的阅读— 阅读自己的内心

涉及书目:

卡夫卡的日记
克尔凯格尔的日记 丹麦
心理学家马斯洛   美国
邓云乡
发表于 2012-3-1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佩服开专栏的,能坚持不懈,干什么都能成功。
发表于 2012-3-1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给此贴加精。{: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太守和骑士的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票

1197676025905243399.jpg                                   --图片来自于网络

当票大约长五寸,阔四寸,用厚皮纸印刷,十分柔韧,不易破碎,便于保存,用蓝色木板水印。边框顶部是梯形横格,由右向左横印字号名称,如“恒舒当”“裕福当”等等。横格下三行竖格:第一行写物品名称,第二行写银钱数字,第三行是年月日。字号地址印在框外,顶部梯形斜边有时分别印两行楷书,什么“富国裕民、童叟无欺”等等。其中下面三直行,都是临时填写。除年月日用大写数字注明外,其它两项都用“当字”填写。

“当字”,第一是用种特殊的草法来写;第二是变体,有的只写一半,有的改换名称;第三是物品再加贬语,真的说成是假的,好的说成是坏的。草形变体如衫写成“彡”袄写成“夭”,棉写成“帛”等等,改换名称如皮袍写成“毛夭”,花梨紫擅写成“紫木”,玉器写成“假石”等等;物品必加贬语,如皮货必写“虫吃鼠咬,光板无毛”,衣服必写“油旧破补,缺襟烂袖”,金器必写“冲金”,银器必写“潮银”等等。银钱数字“壹贰”到“仟佰”,自然都是大写,而写起来很特别,第一个字特别大,下面数字写的又草又密,只有当铺内部的人认识,生人是无法识别的。

一张小小的当票,票面上的文字写得这样神秘,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当铺从历史上沿习下来的一种保密办法。当铺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的生意,一般买卖开张、歇业都不必申请官庭批准,唯有当铺不同。它要向官府领一种凭证,叫作“当帖”,没有当帖,只能开非正式的小押当,而不能开正式当铺。领了“当帖”开的当铺,每年要向官府交一笔税,当铺里的伙计也就可以叫“朝奉”了,所印的当票,也就是奉官的证券了。其保密的神秘性,也是这种奉官生意的特征。空白当票一经填写之后,照例要用该店的图书,图书照例是八分见方的木质或牛角图书,宽边细篆字,成斜角地盖在中间一行钱数上,不是盖一个,而是盖三、四个,把一行钱数盖满为止。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鲁 于 2012-3-19 19:11 编辑

当铺

1197676025905243400.jpg                        --图片来自于网络

当前的铺房,都是坚固高大的;墙特别高,大门一般都钉了铁叶子,有的大门外还有高大的木栅栏;如果是铺面房,即临街开门、开窗的一般店铺式房屋,就更要装上坚固的木栅栏,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盗、防抢劫;当铺大门外照例有一个特别的大旗杆,底座是两方高石头夹好,上铁箍箍牢,旗杆中部,有一个斗形的方盘,与一般旗杆不同的是:它是一根上刻盘龙,这不叫旗杆,有个特别名字,叫作“钱龙绕金柱”。这是当年当铺的特殊标志。当铺内部主要是各种库房,收存当来的各种物品,库房内还要防鼠、防蛀、防潮。当铺里面最多的是各种衣服,皮衣都要特别保管,到了夏天,要放樟脑,要拿出来吹风。该晒的还要晒。俗话把当铺叫作“长生库”,正是指这些库房说的。当铺的营业场所----店堂,是最特殊的。同任何买卖都不一样。进入它的店堂,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一排又高、又宽的大柜台,冷冰冰地象一堵墙头一样,把来当号的人挡在外面。当铺柜台的高度约近四尺,小个子的人有时要欠起脚来才能看到里面。

拿当头去当号的人,大约可分五种:

一是最穷苦的人,贫病交加,实在过不去,拿出家中仅有的一两件衣物送进当铺,总希望多当几个钱。但当铺对这类当户照例是不欢迎的。因为这种人的“当头”都是破破烂烂,绝对没有好东西,当铺从这种生意上赚不到钱,所以不是把东西给扔出来,就是把当价压得极低,当破烂收进去,因为它本身不愿作这样的生意。

二是手头有点东西,现钱经常缺乏,但定期还有收入,这是经常照顾当铺的人。那时北京有句谚语道:“穷不离卦摊,富不离药罐,不穷不富,不离当铺。”这种人是一年四季都要照顾当铺的。皮衣脱下来,当皮衣赎棉衣,价值不同,还可以剩点钱;夹衣脱下,要当夹衣赎棉衣,这当物所得钱少,赎物所用钱多,要添钱进去,就比较困难了。当年也有京谚道:“皮顶棉,倒找钱;棉顶夹,倒找嘎(按:嘎即小钱,口语叫‘嘎’);夹顶单,例拐湾;单顶棉,须加钱;棉顶皮,干着急。”这正是常年跑当铺的人的实际情况。岫烟出身贫寒,但又不是最穷苦的人,所以类似这种当户。

三是有些小户殷实之家,以当铺作为仓库。清代讲究穿皮货,小户殷实之家,也有几件贵重皮衣,在夏天保存起来,十分麻烦,要放樟脑,要找宽敞地方吹风,以防蛀、防潮、防脱毛等等,便在春天送到当铺去当掉,冬天再赎出来。这种当户,不要求多当钱,以免多出利钱。当铺对待这种当户反而要让他多当些钱,不然到赎当时利钱太少,还不够当捕的保管费呢!

四是地痞、流氓、以及地面上巡街的堆丁之类的人物。这些人是地面上的恶势力,当铺也不敢惹他们。他们随便拿件破皮袄、破酒壶,也可以当几两银子,当铺为了作生意,求太平,总要设法敷衍他们。如果得罪了地面上的混混,也不得了,带把菜刀,跑进当铺,当场斩一段手指下来当银子,当铺也受不了。这在当年北京也是最能叫狠的,任何买卖家也不愿找这个麻烦。

五是官僚大家,周转不灵,急等钱用,拿着整箱整箱的银器、古玩、书画、细瓷、贵重皮衣去当整笔的银子,《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蓉向贾珍道:“前儿我听见二婶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第七十二回写贾琏真托鸳鸯偷运一箱金银家伙出来去押银子,等半月光景钱来了,再赎来归还。后面他又对凤姐道:“你们太狠了!你们这会子别说一千两的当头……”这都反映了官僚豪门一样也要和当铺打交道,也要借“当头”当号。而当铺中则是最欢迎这种户头的。因为这种当户的当头都是值钱的东西,当的钱是很大一笔银子,赎当时能赚很大一笔利钱,如果因特殊原因不来赎取,这批东西将来死了号,那就更可以发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当票和当铺的描写,什么“大约长五寸,阔四寸,”什么“横格下三行竖格.....” 从小没啥数字概念,看的云山雾罩的,网上搜了一下当票的图片,对照着看清楚多了.....

关于当铺的印象,都是来自电视,那句“虫吃鼠咬,光板无毛”。上学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是觉得押韵,响亮还朗朗上口,同学之间经常喊着,相互调侃

关于经常光顾当铺的五种类型的人群,真不知道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自己会是哪一类呢 {:soso_e125:}
发表于 2012-3-20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怎么又冒出个当票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卤煮火烧”里冒出什么都不稀奇阿{:soso_e120:}

是看书上写的,又没搞明白,算读书笔记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8 01:48 , Processed in 0.0725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