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米老琰

填鸭“小北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老琰 于 2010-2-19 23:00 编辑

      徐氏祠堂:祠堂是维系宗族的纽带,祭祖、婚丧嫁娶、节日聚会的场所。在一户人家的屋顶——是的,我们总是抓住一切机会登上人家的屋顶,汗~——大匠就指给我看:那两棵柏树下就是祠堂。我之前没有看过介绍帖,也不懂祠堂的地位作用,更是不认识柏树,当时听了个一头雾水,到了之后才明白,这是取了“松柏常青”之意。

      据介绍帖说,“这祠堂建于1809年,是徐云峰任贵阳城守营游击时衣锦还乡,为感祖恩,出资在村中十字路口北修建的。徐云峰啊,就是个考中恩科武举的御前侍卫……”嗯,貌似蛮厉害的,是个展昭似的人物。

      帖子还说:“祠堂北三间,西厢两间(顶面现已改为水泥平台),出厦宽廊,两根明柱,五脊六兽;祠堂大门八字墙,大门楼;院内松柏、楸树、木梨(现存)。明柱两旁有副黑底金边瓦联:派衍西川三千里弓裘遥接,移居北海五百年俎豆犹新”,道出了徐氏家族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徐氏祠堂门前街上现存有旗杆石,当年的旗杆高约20米,逢年过节挂一面黄缎子大旗,上绣四个黑绒布大字“协天大帝”,旗杆石上刻有“顺昌号赠,光绪二十二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老琰 于 2010-2-19 23:02 编辑

  八字墙:门两边的墙就像是八字的一撇一捺。
temple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老琰 于 2010-2-19 23:03 编辑

  院内概况:
temple003.jpg
发表于 2010-2-1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然知道,今天还给她讲了半天,但是我不知道她是在哪拍的这张照片……;P
米老琰 发表于 2010-2-19 22:58


是在那一位非常和善的老寿星家,“雷公金神”宅,大家在他家停了很久。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老琰 于 2010-2-19 23:07 编辑

  出厦:这些木制结构就是出厦。
temple005.jpg
发表于 2010-2-19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历史

      漫步村中,随时随处可见文物,可惜我是不认得的,有眼不识金镶玉。看人家大匠,就经常一个“急刹车”,然后踹踹某块陷在土里的石头或是瓦片,这时候大家就会围上前去,一旦大匠宣布“有内容 ...
米老琰 发表于 2010-2-19 22:49

汗颜!genpa已经批评我们了。我最早学的是工艺美术,后来上大学学的又是艺术设计,就是喜欢图案,所以经常在垃圾堆里搜寻。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老琰 于 2010-2-19 23:10 编辑

      明柱:“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来历,就是这样的结构。这木头柱子下的石头底座就叫“础”,可以隔开地面的潮气,免得木头遭到腐蚀,在雨天前夕,还会变得湿润,以此提醒人们:要下雨啦~
temple006.jpg
temple0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老琰 于 2010-2-19 23:12 编辑

   院内的两棵柏树。
temple008.jpg
发表于 2010-2-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空袭跑来观摩学习,呵呵[27]
发表于 2010-2-19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匠 于 2010-2-19 23:18 编辑
我当然知道,今天还给她讲了半天,但是我不知道她是在哪拍的这张照片……;P
米老琰 发表于 2010-2-19 22:58

告诉小米《西厢记》的发生地点就是西厢房(当然不是高家庄的那个:lol )。因为在旧时的四合院里,正房(北面)住主人,主人的卧室在正北偏东的位置;正北是客厅;东厢房是主人的儿子的房间;西厢房是女儿的房间(例:《西厢记》中莺莺待月西厢下), 女儿出嫁后,西厢房用来住客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8-21 05:53 , Processed in 0.0555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