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48|回复: 42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的名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6-1-12 22:11 编辑

中国人有两个名言,一曰,女人是祸水;第二个是著名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从今天开始楼主就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女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其中的某些女子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6-1-12 22:12 编辑

妹喜


子.jpg


妹喜,妹音读“mò”,一名末喜,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夏朝末代国王夏桀姒履癸的宠妃。生卒不详。

夏桀代有施氏(今山东省滕州市),有施氏是东方小国,国弱力薄,不敢与夏朝为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夏桀乘热凌人,不准有施氏投降,一定要血洗有施氏,有施氏探知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投其所好,选了美女妹喜进献请降。夏桀见妹喜貌美,十分高兴,遂罢兵带妹喜回到王都斟(左边是寻右边是个耳刀,打不出来)今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妹喜见王都宫殿陈旧,很不高兴,桀王为了讨好妹喜,造倾宫,筑瑶台,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外瑶台,以此作为离宫,终日饮宴淫尔,不理政事,由于桀王的淫奢暴虐,人民不堪其苦,商汤乘机起兵讨夏,桀王于鸣条(今河南省封丘东)战船败,挟妹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东南)之山一道死去。

补:夏桀的宠妃。原为有施氏人,夏桀在征伐有施氏时,有施氏的首领把她献给夏桀。夏桀对她十分宠爱。据《列女传•夏桀妹喜传》载,桀"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又据《帝王世纪》记载,妹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的欢笑。

据说,妹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湘妃

子.jpg


湘妃,即尧帝的二个女儿,后嫁舜帝为妻,姐姐叫娥皇,即湘君;妹妹叫女英,即湘夫人,“斑竹一枝千滴泪”指的就是湘妃。后世所谓的女神“湘妃”,相传就是大舜的两位帝后(称娥皇为湘君,称女英为湘妃)。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要娶杜翰林的女儿杜月芳时,杜小姐要试试文征明的才学,便指着石旁的海棠说:“花里神仙,无意偏逢蜀客”。因为海棠叫花里神仙,又称蜀客。文征明看到窗外有竹子便说“林中君子,有心来觅湘妃”。竹子有君子之称,有一种竹叫湘妃竹。回答得不但好,而且和情境相扣,因为这次的不期而遇(无意偏逢蜀客)其实是求亲(有心来觅湘妃)。

应该说是历史人物,但更是一位神话传说人物,因为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她们被神话了。

汉刘向《烈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

她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又是舜帝的爱妃,她们曾经帮助大舜机智地摆脱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后却鼓励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死敌。她们的美德因此被记录在册,受到民众的广泛称颂。

大舜登基之后,与两位心爱的妃子泛舟海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晋代王嘉的《拾遗记》称,他们的船用烟熏过的香茅为旌旗,又以散发清香的桂枝为华表,并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这是记载中最古老的风向标,它可以为水手调整帆具提供依据。但这项发明却不能预测突如其来的噩耗。

舜帝晚年时巡察南方,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说,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很象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班竹”。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状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显示她们自始至终都是忠于丈夫的模范妻子。但《水经注-湘水》对她们的死因,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它宣称大舜出征南方,而这两位妃子是随军家属,在湘水里淹死,或许是因游泳时发生了不幸的意外。但《水经注》的文字过于简略,使我们完全不得要领。

娥皇与女英生前是贤妻良母,而在死后却成了风流成性的“湘君”,有的典籍则统称“湘夫人”,还有的则望文生义地弄出了一对“湘君”和“湘夫人”,并把被称为“湘君”的娥皇误认作男人。历史文本在漫长的转述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失真。

《山海经》扼要地描述了湘夫人们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水系里兴风作浪的过程。她们死于湘水,此后突然性情大变,行为方式充满了哀怨,出入总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仿佛要把冤死的怒气洒向人间。她们四周还时常会出现古怪的神仙,长相很像人类,脚下手上却缠握着毒蛇,俨然是娥皇与女英的。这使她们的气势变得更加嚣张。这种氛围长期缠绕着湘楚人民,令他们的生活散发出诡异动荡的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6-1-12 22:11 编辑

褒姒


子.jpg


褒姒(bāo sì ),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

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眉头,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阳所预料,原来褒姒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虢国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的奇计,周幽王同褒后并驾游骊山,燃起逢火,擂鼓报警诸侯一队队兵马闻警来救,至时发现平安无事,又退兵回去,褒心看见一队队兵把,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不觉启唇而笑,幽王大喜,终回此失信于诸侯,公无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一说被杀),司马迁说:“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知,”(《史记•周本纪》)意思是说,褒姒不喜笑,周幽王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来了。西周遂亡。

烽火戏诸侯
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

只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礁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褒似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礁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礁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似被掳走。

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直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年。东周名存实亡,诸侯分争,先后有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周共存在八百年,后被秦所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了!好多字都不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没听说,孤陋寡闻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姬

在.jpg

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前后 —— ?)姬姓  ,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 ,母亲为少妃姚子。因为嫁给封地位于株林(今河南柘城县)的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与夏姬有一子夏征舒。

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史记》、《太平寰宇记》等史书均记载夏姬死后葬于河南商丘柘城县北旧湖东北处。




点评

夏姬确实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士,闹出的故事比春秋五霸都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施

西施.gif


西施也称西子,春秋乱世间越国谋士范蠡之恋人、情人,吴王夫差之姬,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沉鱼”之强力,为千古美女代名词。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她天生丽质,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流传开来。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嫱


在.jpg


毛嫱[máo qiáng] :中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之一,大体与西施同时,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管子》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管子》为管仲及其弟子所著,管仲生卒时间虽有争议,仍可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725年左右,卒于公元前645年左右,而越王勾践生卒约前520年―前465年,管子描述毛嫱、西施早于勾践,又有说西施乃古人对美女的泛称,西施是否确有其人尚属争议项,此传毛嫱为勾践爱姬不妥。)

《庄子》:“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毛嫱确是沉鱼落雁典故的原型。

后人对美女的赞颂中,凡同时出现毛嫱、西施的,大都是毛嫱居前、西施断后。
《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
《淮南子》则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
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说“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
东汉边让《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3 15:01 , Processed in 0.0627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