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0|回复: 14

[神州驴途] 独行五周,漫游三国-----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孤独沉默,遗世独立。远离一切温暖和情感。曾经热烈明朗、活色生香的部分已然随创痛死去。

   不过,我仍可以看世界。谢天谢地,我仍可以看世界!

   11月便开始计划这次寒假的旅行。懒于解释为何如此长途独行,愿意每个亲友都既羡慕又轻责地说一句你真潇洒;而不必感知笼罩在我的自由之上的巨大沉痛的阴影。。。

    从1月20号到2月24号,放假的第一天直到开学,一直在路上。躲过初一躲过十五,当然也不期然躲过了雪灾,沐浴热带骄阳将自己晒成棕色,然后穿着单薄衣衫和凉鞋回到残雪未融的南京冷冬。

    选择炎热并且热闹的东南亚也是偶然,反正没有去过,漫游世界当然也包括这部分。

   “走进喧哗的群众里去,为的是要淹没自己的沉默的呼号。”

    得益于网上的一些信息,又颇觉自己规划的行程很不错,所以慢慢记下来,算一篇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游记兼攻略吧,也愿可以提供一些有用资讯。

行前准备
   
    搜罗来所有能找到的东南亚各国自助游的书籍和地图,包括LP,又上网查了些攻略,确定了基本路线,写了路书(国内部分详细,国外部分索性带着书):前两周在云南,先去昆明周边转转然后往怒江大峡谷直到西藏的察瓦龙,然后出峡谷去西双版纳,从磨憨口岸出境。老挝走南北全境,然后到柬埔寨,再从亚兰口岸进入泰国,基本上一国一周。

    首先上亚洲最大的廉航亚航的网站(www.airasia.com)去搜索廉价机票,发现从曼谷回国只有到深圳或者厦门,注意到机票的价格在不断的变化,不见得越早订越便宜,最后1月初在网上定购了曼谷到厦门2月22日的机票,包括离境税等等费用在内,人民币605元,网上订票、交款,及其方便快捷。而从厦门到南京的机票,因为还在春运期间,只买到8折的,要930元。

    然后考虑保险的问题,因为有境内外两部分,所以保险的选择很麻烦。先是考虑友邦保险,查询之后发现友邦的费用很高,当然它其中包含真正的国际紧急救助,但我也怀疑在这三国的偏远地区是否会在出状况时及时到位;国内保险公司的境外保险,大多是为了欧美国家的签证需要而设立的,既昂贵又缺乏实质内容,而旅行保险则只保国内旅行。后来偶然在平安保险发现一个险种(旅行意外险),境内外都保,还挺合适,就选择了它。是按出行天数及保险额给付保费的,最长30天,后来我选了30天,保80万意外及1万医药费的,在网上支付打5折,175元。

    因为要在昆明停留,所以准备到那儿再办理老挝签证。柬埔寨是确定可以办理落地签的,可以不必提前办。而泰国似乎只能在由空中入境时在机场办理落地签,不能确定在亚兰口岸是否可以办理,保险起见还是在1月初提前办了。先咨询南京的旅行社,代办当然可以,但开价500元,后来是通过携程办理的,费用300元,服务很周到,只须5个工作日签证便送到手中了。

    虽然美元不断贬值,但在这三个国家,还是美元换钱方便并且合算。所以直到临行前去银行换了些美金(在泰国面额越大的汇率最高,但在柬埔寨则不需要换钱,还是小面额的方便,所以各种面额的美金应该都换一些)。

    这条路与以往国内的一些路线相比,还是FB和逍遥的,所以不必再添置什么装备。药品当然带着,不过我用到的就是风油精了;要带电蚊香和防蚊水,需要、管用;带了一双沙滩鞋,也是必需品,或者至少带一双跟脚的拖鞋;防晒品对中国人来说及其重要,防晒霜、遮阳帽、墨镜(戴墨镜的结果是我现在的脸类似熊猫的反转片)一样也不能少。原来还想带一个电水壶,后来一看我的将满的80升大包肩膀就开始痛,还是没有带,当然出国后确实就很难再喝到茶了。

    没有预定Guesthouse,后来证明虽然冬天是东南亚的旅游旺季,但除了曼谷的Khaosan RD的GH比较紧张,其它地方都能很方便地找到住处。

    1月20日,放假第一天,一早就开始雨夹雪,穿上冲锋衣、登山鞋,背上大包锁上门就出发了。不用和任何人告别,只是在桌子上留着给妹妹的信和电子保单的号码等物,感觉还是有所交代的,当然也还是希望35天之后是我自己再销毁这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独行五周,漫游三国(之二)——老挝的星空
老挝的星空

    2月3日下午,班车到达勐腊。这是个很小的边境县城,似乎就三条街,除了街头的热带水果,其它没什么特别的。宋那会儿发信息告诉我她办好了健康证,180元(2007年8月的攻略上还是140元),他们当天下午已经出境了,自驾还是方便得多。我找了旅馆洗澡后便出门,就办理健康证和去琅勃拉帮的国际班车的问题分别问了宾馆、公安局和车站的值班人员、街上一个物流公司和一个路人,得到了5种全然不同的答案,晕!但是因为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也得八点半才办公,若等办好证恐怕就会误了班车了,决定早晨直接往车站去。

    2月4日,7点起床,那天的早餐是宾馆的免费早餐,想到可能要坐一整天的车,选择了抗饿的蛋炒饭。背上大包往车站的路上,超过了四个背包客。当天没有开往琅勃拉邦的班车,售票员说并非每天都有,是那边有车发过来的第二天才有。但是有8:30去往老挝勐赛的车,票价35元。售票员说她就没有听说过出境需要健康证。去勐赛的车是辆中巴,还剩5张票,于是我和先前在路上看到的4个人一起坐在了最后一排,他们是两个英国人、两个华裔法国籍,另外还有4个老外。一路仍然是沿着湄公河行进的,车速很慢,车上有一女边民(带着挂面以及辣椒等蔬菜上车的)从勐腊到勐赛都在吐,真是服了她!

    不到十点到达磨憨口岸,是个像模像样的小镇,房子都是傣族风格。出关很快捷,而老挝的入境处就需要排队了,没有健康证的只须在另一窗口再交20000Kip,那会儿还没换钱,就交了3美金,在护照封面贴上一张上面盖有红章的黄色的便笺纸就可以了,哈,便宜又省事!在窗口登记入境要再交1美金,那位年轻的老挝官员使用电脑是一指禅,慢得很。办好一切手续等待其他人,边境处有几个换外汇的贩子,人民币换Kip是1:1280,后来发现这几乎是最好的汇率,在琅勃拉邦等城市是1:1150甚至1000。几个老挝军人在一块沙地上玩一种滚球游戏,每局结束输者就掏出钱来付给赢家。同车的一个日本人举起相机,被军人制止了。上车后又过了好几道卡,收到中国移动提示信息,短信发送是1.99元,电话12.99元/min。

    沿途有许多原始风貌的老挝村落,房子都是茅草的顶,很多并无墙壁,人们似乎都闲散地呆坐在树荫或屋檐下,没有人穿鞋,小小孩都不穿衣服,但学龄的孩子无论下身穿什么,上身是穿衬衫的。这是老北山区,山皆不高(海拔也就900上下),但天比云南更蓝得透亮,满山郁郁葱葱,景色十分秀丽。路面不宽,有些坑洼,倒也并不扬尘。路边偶尔有山民摆摊,兜售的清一色都是细细的竹笋。

1.jpg 2.jpg 3.jpg 4.jpg
    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下午3:30,到达勐赛,城里有许多中国招牌的店铺,车上的边民都陆续下了车,他们大多是在当地经商的。车在城郊的车站停下,车站是一个大的凉棚模样的地方,后来看到的车站基本都是这样,也是,2月是他们的旱季里的冷季,阳光下还是暑热难当的,但荫凉处就很舒服,确实也不需要墙壁来挡风。到琅勃拉邦的车每30分钟一班,是MiniBus,票价50,000Kip。赶紧到对面的一家湖南菜馆,找老板的儿子换钱,他说他老爸不在,他只有不多的钱,所以换了人民币100元,拿到13万Kip。同车的四人也买了票,那两个华裔法国人是在复旦留学的,中文勉强能简单交流;两个英国人是从公司辞职出来旅行,准备在亚洲转整整一年!之前他们在广西云南玩了一个多月。

    黄昏到达一个小镇,车子停下来休息。立刻有一年轻僧人上来搭讪,早就听说这儿的僧侣们都有英语课,看到老外就喜欢练口语的。照例又问我是否是日本人,后来也习惯了,只简单回不是,是中国人。昏暗的草屋前有一块空场地,一些孩子在踢藤球。

    老挝乡间路上的车辆真少啊,尤其晚上,开很久都不见一辆。偶然仰起僵直的脖子,顿时被镇住:多么璀璨多么美丽的星空啊!招呼他们一起看,都说从没见过那么多那么亮的星星,是因为方圆几百里也许更大的范围内都没有城市灯光的污染,在深邃高远的天空,星星真的像钻石一样闪耀。停车小憩的时候,站在黑夜的山路上,我们5个全都仰着头贪婪地看,英国人Karl似乎对星座很了解,指点着让我们看,一边感叹哪些平时根本看不见——平时,在国内有多少人会想起仰头看星空?呵呵,我倒是常常在操场散步或是在紫金山顶看,但是看过这么明净、亮丽的星空吗?也就是在喀纳斯、在奥太娜那样的地方的星空可能媲美。回到车上,我依然仰靠在椅背看着夜空,痴迷恍惚,眼眸陷落于仿佛遥远梦境又似依稀前世的星光,一时不知今夕何夕。

    晚上十点终于到达琅勃拉邦,一下车旁边就冒出东南亚著名的Tuktuk(一种机动三轮摩托,车厢可大可小,乘客可以2-10多人不等)。开价每人2美元到城里,谈到5人一共4美元。托托车将我们放在琅勃拉邦的主街,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从蛮荒丛林来到欧洲的街头——当然欧洲的街头似乎不会如此热闹--满街的金发碧眼、满街的露天酒吧餐厅,旅行者们此刻都安闲地享受着清凉、享用着美味。我们5个每人一个大背包在街上穿行,找不到LP上推荐的GH,或是找到了也是客满,转了半个小时,包越来越沉重,只能决定先随意找一个歇下来再说。后来就在皇宫旁边找了一家,楼下有很大的餐厅和院子,不带卫生间的DoubleRoom是10美元,带卫生间的SingleRoom17美元,都有空调。一路看来,LP也需要更新了,因为那上面刊载的价格基本在各处都找不到了,看来东南亚和中国一样价格变化大,发展中国家嘛,日新月异是绝对的褒义词,不像欧洲,走到大多数的城市你都会发现,Youthhouse以及交通等等的价格和2,3年前出版的书上的都一样。

    洗过澡出门,就在对街买了一杯各色水果混合现榨的Fruitshake,美味。入睡前想着明天可以好好看琅勃拉邦了,而不是在《同饮一江水》的电视片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恐龙 于 2009-8-3 22:40 编辑

独行五周,漫游三国(之三)--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
    Luangphabang,旧译龙坡邦,现译琅勃拉邦。其实是龙坡邦更相近,但我喜欢现译的地名,琅-勃-拉-邦,富于韵律感又充满异国风情。1995年,这个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整个城市而不是某个景点或建筑。在老挝这个被旅行者认为是“梦想家的最后乐园”的国度,琅勃拉邦是必定被首选的旅行目的地。14世纪的澜沧王国定都于此,湄公河与南桑河交汇于此,古都佛国的宁静庄重与法属殖民地的浪漫气息融和于此,虽然正值旅游旺季,这个原本人口3万的小城满是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但你仍然无法不喜欢她。

    整个大湄公河次流域都是南传佛教的领地,城市与乡村最金碧辉煌的建筑一般都是庙宇或佛塔,在琅勃拉邦不大的版图上,无论在闹市与市郊,庙宇随处可见。除了皇宫以及皇宫对面的蒲斯山要收很微薄的门票(大约10000KIP,不到10元),其它都是可以免费进入的,只是无论你自己有何种宗教信仰或者你根本就是无神论者,都要充分尊重别国人民的宗教,如果要进入寺庙的内殿请记得衣着整齐(不要太过暴露,不要穿未及膝的短裤或短裙),记得脱帽、脱鞋。

    梅寺就在主街的最繁华地段,巨大的赭红色屋顶老远就可以看到,在宽敞的院子里还有几座历代高僧的骨灰塔,进入内殿不可拍照。顺着主街往东北方向走几步就是皇宫,皇宫没有开放,门前两排笔直挺立的棕榈树显示着皇家的威仪。皇宫对面是小城的制高点蒲斯山,不必费劲就可以登顶,在那上面可以眺望琅勃拉邦全貌,平静而开阔的湄公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

    城内及郊外的很多寺庙我都没有打探名字,只是会进入内殿,细细看壁画,有时坐在荫凉的廊下与僧人聊聊天。在老挝和柬埔寨,几乎所有男子都出家,有的只是短短一两个月,有的则是一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在寺庙里和僧人聊天不像在欧洲的教堂里那么肃穆,有几分家常的随意。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喜欢琅勃拉邦绝不仅仅因为那些著名的庙宇,是法国风情与老挝民情融合于一体的各色小楼。精巧的结构、原木的运用尤其是热带植物的点缀使那些小楼看起来既漂亮又舒适,在主街这些楼大多一楼是餐厅或酒吧,二楼就是GH,小巷中的GH更是充满了居家的温馨气息。这是为旅行者而存在的城市,银行的兑换点、水陆航空的购票点、网吧及国际电话错落于酒吧和餐厅之间,极其方便。


    这又是一座新旧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城市,河边、寺院或街头到处有参天的大树,有笔直挺拔、不可一世的王棕,也有盘根错节、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更多的是那些树叶葱茏、看上去汁液饱满的热带植物,当然还有鲜艳的各色花朵在阳光下热烈地开着。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琅勃拉邦很小,在城区及近郊游玩根本不需要考虑交通工具,走路最好了。只是中午阳光太烈,于是跑回GH休息(反正琅勃拉邦很小),在楼下餐厅让服务生给我热水泡茶喝。俩英国人跑进来说他们在郊外找到了更好的GH,设施一应俱全,双人间只要5美金,其实也并不远,走路20分钟。问我是否也搬过去,我是打算2月6号就要坐夜车去万象了,所以也就懒得搬。他们俩是要在这儿停留一周到十天的。约好一起晚饭后,他们就搬走了。

    八点跑到湄公河边的露天餐厅,河边大树下错落着10多张餐桌,原木的桌子上方高悬着老挝手工的纸灯笼。Karl他们居然将一起从勐腊到勐赛那趟车上的旅行者全都找来了,这样两个英国人、两个法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澳大利亚人以及我一起喝啤酒、吃饭、闲聊,著名的Beer Lao,很不错,清醇甘洌,让一向不喜欢啤酒的我也很喜欢。大家点的基本都是西餐,价格大约每人不到2美金(每份正餐连同一瓶啤酒),口味还不错,我的沙拉里有一种特殊的可以作香料的草,有点难于下咽。Karl在说他们在亚洲的旅行要到08年底,所以他们会在8月份到北京去感受一下奥运会的气氛,不过他说感觉在中国旅行很困难,因为英语普及程度不高,便宜又干净的GH或YH很难找,机票很贵、火车票很难买。大家又在比较各国旅行的费用,说到英国很贵,Karl说日本更贵。然后那个叫Hero的日本人说他在车上一直在猜我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直到听我说中文,我问为什么:恐怕日本女生没几个有我这么高吧?然后他们几个都说,因为中国人喜欢一大帮人一起,大声说话、用大相机不停照相,“将所有公共场所都当作自己家的Party”。虽然他们并不是针对我,说的也是实情,但还是让我觉得不快。好在他们很快也就忙着聊起英国的足球流氓,我的英语水平也有限,就没有费劲为同胞辩解了。

    喝完酒各自结帐,一帮人闲闲地去逛皇宫旁的夜市,主要商品是围巾、床罩、民族服装以及手工纸制作的各色工艺品,因为大家都一样是背包客,都还有长长的路要走,所以也就只看不买了。这儿的摊贩和卖小吃的摊贩一样,至少用于买卖的那几句英语还是很溜的。

    2月6号,六点起床,去看清晨布施。简单说,在老挝(其实柬埔寨也一样)僧侣是人民供养的,而且供养的方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僧侣每天清早沿着大约固定的路线出来化缘,而虔诚的人们早已跪坐路边,守着各色食品等着布施了。僧侣们是不会对布施者致谢的,因为接受他们的食品是施与他们的荣耀。刚出GH,就见熹微晨光中大街小巷都闪动着僧人们明黄的袈裟。梅寺的白色雉堞墙边就有十几张席子,人们坐着等待,当一队赤脚的僧侣转过街角走来,人们赶紧跪好并打开面前的竹篾编制的钵子,糯米饭的清香顿时四下弥漫。人们挨次向列队而来的僧侣的饭钵里添米饭或是一个水果、一个糖块,一脸的虔诚庄重。想着这些人每天为僧侣准备饭食、每天清晨的跪等,真是感动——不过很快有一个当地妇女担着摆着好些个篾钵的担子来,比划着示意我也可以作布施者,并且做了一个点钱的手势,告诉我20thousand kip。。。我的感动还是被打了折。

    我一向认为无论国内外,去一个陌生城市不可不看的是菜市场,这儿一定是最贴近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地方。不再看布施,很快转到早市,有很多见所未见的早点、水果和蔬菜,基本上没见过的小吃我都会去尝一尝,不过没有对着食品先拍照的嗜好,所以我的最美好经历是留在记忆中而非相机中了,呵呵,专心拍照是摄影师的任务,我的最简陋相机拍出的最随意照片也就传达个意思罢了。早市上有卖虫子的,后来也看到很多油炸的虫子:知了、蚂蚱、蜘蛛(毛茸茸的大蜘蛛)、蟑螂……这些我就不敢吃了。早市上卖的虫子还在碗里爬,估计是摊主为了显示其新鲜程度。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继续瞎逛,郊外的房子果然更大更漂亮。
20.jpg 21.jpg 22.jpg

[琅勃拉邦是个让你觉得时间停滞的地方,不过,还是得离开了。

    从琅勃拉邦到老挝首都万象,空调大客,100,000Kip,我选择了晚上7:30的夜班车。当然,还可以选择飞机,如果你钱多闲少;也可以选择水路,如果你闲多钱少。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独行五周,漫游三国(之四)--老挝首都万象
老挝首都万象
    在琅勃拉邦停留的两天很是闲适,所以精力充沛地去坐开往万象的夜车。车的条件不错,是舒适的航空座椅,2年前出版的书上还说老挝的汽车全都是椅背呈90度直角的硬木椅,看来随着旅游业在老挝的不断发展,老挝人也知道迎合游客的习惯了,当然也就给予游客不同的价格。只是车上空调打得实在太冷了,而大包都在下面行李舱里呢,幸亏边上的瑞典MM递给我一件抓绒衣。我们俩一起边吃薯片边轻声聊天,她是拿到硕士学位准备先玩半年再找工作,因为上学期间打工挣的钱还够玩半年!发现我们居然是一个专业的,所以两个人用疙里疙瘩的英语聊了半天的清洁能源,哈!

    车行驶在黑黢黢的山路上,又可以看到璀璨的星空。那一天是年三十,老挝人是不过春节的,虽然白天收到很多祝福短信(车子开离琅勃拉邦就没信号了),人在旅途的我还是没有一点过年的概念,想起去年的除夕是在去成都的火车上度过的,召集了整个卧铺车厢剩下的几个人一起唱歌跳舞,也是另一番不寻常的快乐。

    夜里一点多,在万荣停车休息。我买了青芒果,从云南的景洪一直到泰国都有这样的大青芒果,而且都是削成片、另配着一包辣椒盐粉或是一种绿色的酱蘸着吃,不过我不太接受那些调料,直接吃脆脆的芒果片,很是清香。

    2月7号5点就到了万象,天还没亮。不想在万象停留太久,打算白天逛一天,晚上接着坐夜车去老挝南部的巴色,当然得等到人家开始办公先买好车票并寄存大包,于是坐在车站的大棚下打盹,夜里还是有些凉意。还好六点那个售票窗就开了,万象去巴色的VIP大巴,150,000Kip,晚上8:00开车。寄存行李也不收费。售票处的隔壁有中国一家客运公司的办事处,橱窗玻璃上贴着广告,是昆明到万象的国际班车(卧铺车),每天一班。

    存好大包乘托托车到市区,这个首都像国内落后地区的县城,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建筑,偶尔有些好看的小楼,不时见到庙宇和古旧的砖塔。一路见到很多队僧人,光着脚托着钵在路上穿行,布施的人家显然不如琅勃拉邦集中,估计他们要收集够一天的口粮需要多走些路。在一个做早点的小店吃早饭,是加了炸肉末的肉汤米线另配一大盘蔬菜和半个很酸的柠檬。万象的饮食要比琅勃拉邦便宜,这份早点是5000Kip(不到4元RMB)。店里只有两个男孩子,大的那个给我做好饭后,就换上整洁的白衬衫蓝裤子去上学了。
1.jpg 2.jpg
万象是个奇怪的首都,居然与泰国的廊开隔河相望,好像建都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战略部署的概念,一般首都怎么着也该在相对安全的腹地吧!更有意思的是凯旋门,是为纪念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老挝人的,却仿照着他们的侵略者——法国巴黎的凯旋门而建。也有一条香榭丽舍那样宽阔的大路从湄公河边直通凯旋门广场,路边种植的是热带常见的开鸡蛋花的树(在勐腊见的这种都只开花没有树叶,这儿的长出树叶了),广场倒是很开阔,门周围的草坪也做得挺漂亮。我从这条路起点的沙格庙(Wat Si Saket,就在总统府旁边,是万象最古老的寺庙,门票5000Kip)一直走,路上会经过一些寺庙和早市(实际上整天都开,市场最里面杂乱肮脏),回到大路直走到凯旋门,登上塔顶看了看,然后再顺着大路一直走就会到达塔銮。
3.jpg 4.jpg 5.jpg
塔銮是老挝的国宝,也是标志,在老挝国旗和纸币上都有它的形象。我去的那天阳光灿烂(呵呵,因为是旱季,几乎每天都是这样),黄金的大佛塔在阳光下粲然生辉,直觉得自己都快被金光烤化了。门票也只要5000Kip。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从塔銮出来打听前往Bhudda Park(佛像公园)的路,我知道它是在25公里外的市郊,托托车居然要120,000Kip。后来向一游僧打听,才知道到早市去坐公交车,车程一小时只要1600Kip,那趟车很破,出了市区的路也很差,颠簸和灰尘都很严重。但一走进公园(门票5000Kip)就庆幸真的是来对了,佛像众多而且造型很高大,因为是表现的印度教的神话,所以很多雕塑看起来很奇怪很有趣。有个高高的球形宝塔,可以从幽暗的塔内钻出来到顶部球面,俯瞰整个公园,佛像散布在草地上,好像众神在斜躺着的睡佛面前开会。只是似乎老挝人并不重视文物保护,好多孩子在佛像的手臂上跑来跑去,没见有人管理。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晚上七点多匆忙赶回汽车站,车已经等着了,车身上标着老挝制造,装饰确实也很有老挝风格,车上设施和服务都不错,卫生间、电视机,每人发放毛毯和点心及瓶装水。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恐龙 于 2009-8-4 12:32 编辑

转个贴也不容易,想想要是原创会多辛苦啊。
独行五周,漫游三国(之五)--穿行在老柬边境
穿行在老柬边境
    连坐两晚夜车还是很疲累,到达老挝的巴色是早晨7点,这个湄公河边的小城看起来很清新。靠近大桥不远就有好几家GH,随便找一家有个大大的院子的,有卫生间的单人间只要5美金。赶紧洗澡洗衣,楼上晾衣的阳台很大。电视可以收到中央四台,就在中文的背景声里睡了一上午。

    出去吃午饭,街上有中餐馆,后来挑了一家热闹的老挝餐馆,本地人多西方游客少些,还是配以生吃蔬菜的米线,还有中国油条--袖珍的,仿佛将油条分成了三四段--不过桌上有很多苍蝇。

    饭后闲闲逛至河边一座寺院,荫凉的大殿内有僧人在诵经,还看到一间门上挂着牌子“佛教歌曲研究所”。紧贴河边有好几个僧人坐在大树下背诵英语,旁边是一排凉棚,一看应该是教室。感觉这儿应该是类似佛学院的寺院,后来遇到他们穿白衬衫的老师,他说也不是,说老挝的寺庙都有教育的功能。那会儿是1点钟,阳光正烈,他说他是来上课的,我说让我旁听一节课吧,他说欢迎啊!教室里陆续进来几个僧人,都笑着向我这个不速之客致意。我以为是上英语课,结果等老师的大段老挝话之后开始板书,才发现居然是讲复变函数!晕啊,当和尚还要学习复变函数!

    过大桥去对岸的村子,人家的小楼在蓬勃的果树的绿荫之中,没有像琅勃拉邦郊区那样院子里有游泳池的富贵人家,却一派宁静自足、岁月静好的景象。
1.jpg 2.jpg 3.jpg
晚饭是在一家印度餐馆吃的咖喱饭,饭后与两个澳大利亚MM一起往GH走,街边汽修店门口有一帮当地人在聚会,开着热烈的音乐,看到我们便热情地邀请我们加入,并说是在庆祝中国新年,因为他们当中一个女孩Noi是华裔。于是我们不期然有了一个与老挝人共贺新年的热闹夜晚。Noi会说闽南腔的汉语,是个时尚、热情、开朗的小个子女生,酒量也很大,不停地喝啤酒,并按照老挝的规矩要我们喝加了很多冰块的老挝啤酒。他们都非常友好,向我打听中国的事情,告诉我他们见过的中国志愿者在老挝教书的故事,一起唱他们会唱的唯一一首中文歌《明天会更好》。暑热散尽,凉风习习,随着音乐他们开心地跳舞,并不时问一声:开心吗?我们老挝人就是喜欢HAPPY!那天是大年初二,再次想起去年的初二晚上是在藏寨跳锅庄,身旁围绕的也是一张张同样开心、纯净的笑脸。置身这样的人群中,又有什么理由不开心?!
4.jpg
  2月9日一早,坐上MiniBus去柬埔寨的上丁,190,000Kip。从巴色到四千美岛一带的景色不错,湄公河在这里从落差挺大的孔埠瀑布跌落并散开,形成了许多大小岛屿。车子不时开到河边接送客人,在到达边境之前已经换了三次车,车况也越来越差了。

    老柬边境。出境以及入境都是在小小的简陋的木屋,出老挝境需要交2美金。入境的签证是当场办理的,填一简单的表格交了21美金就办妥了,等盖入境章时又交1美金,也许这就是早已听说的柬埔寨官员的索贿吧?
5.jpg

    入境后公路两旁越来越荒凉,之间骄阳下的丛林,不再看到村寨。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断看到公路旁的林地在燃烧,有些是明火正烈,有的已是成了灰烬的矮树丛在冒着滚滚浓烟,应该是干旱和高温引起的自燃,令人惊异的没有人管,一切自生自灭的样子。车也若无其事地开着,仿佛穿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6.jpg
到上丁需要下车摆渡过湄公河再换车。
7.jpg
  上丁是个乱哄哄的镇子,从地图上看有路通往暹粒,打听后才知并不通车,必须绕道金边才能去暹粒。于是在上丁停留半小时后再次上车到金边,15美金。据说柬埔寨发工资都用美金,所以美金通用无阻,不需要换钱,1美金以下的找零是用瑞儿,1美金兑4000瑞儿,而且汇率到处都一样,倒是方便。

   这辆吱嘎作响的老爷车顶上先是架着两个大衣橱,然后是旅客的大包,上面还坐了两个柬埔寨人。
8.jpg
上丁到棉末的路太糟糕了,不只是颠簸,灰尘遮天蔽日,会车时更甚,关窗是没用的,浓得呛人的灰尘会从这破车的各处缝隙喷涌进来。不知司机怎能看见路,更不敢想车顶的两人是什么样儿了。车上的背包客没有抱怨,只是不停会爆发出呛咳声,每个人都用衣服或围巾等织物洒上水掩住口鼻,前座的一对德国老夫妇还不时拿出此时分外珍贵的水让我们喝。路边的人家破败到不忍多看,只有屋顶的棚屋里似乎只有几件被灰尘遮盖的破物件,他们倒是安之若素,就在路边的土灶上生火做饭。灰尘落下的间隙看到洞里萨湖,夕阳之下水光潋滟风景正好,我都以为看到的是灰尘折射的海市蜃楼。
9.jpg
到棉末天已经黑了,停在一个加油站休息。从车上下来,大家不禁相视而笑:每个人都像兵马俑似的!我的黑色短袖早已成了土色。车顶上跳下的那两个人用他们的水布将脑袋包裹得只露两只眼睛。
发表于 2009-8-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欢迎恐龙回家!异国情调让人耳目一新~

老A来看看,这个属于户外吗?背着大包、穿着冲锋衣登山鞋~~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恐龙 于 2009-8-4 12:47 编辑
辛苦了!欢迎恐龙回家!异国情调让人耳目一新~

老A来看看,这个属于户外吗?背着大包、穿着冲锋衣登山鞋~~
叶茂 发表于 2009-8-3 23:00


哦。人家是先在国内转了两周,在云南逛了个遍,出去就呆了三周。再说啦,那就在户外啊,人家也没在屋里呆着。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恐龙 于 2009-8-4 12:02 编辑

b]独行五周,漫游三国(之六)--金边惊魂
金边惊魂
    后来的路要好多了,车里的旅行者们也因为度过难关而有了同舟共济的气氛。法国籍的Nicoles是柬埔寨裔,是个白白胖胖的大男孩(白得没人会相信他是柬裔),是巴黎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这也是他第一次到柬埔寨,先前被灰尘压抑了他的兴奋之情,这会儿又活跃起来,和司机用柬埔寨话聊天。在磅湛停下来吃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的还是每人一份的西餐,蚊子很多,不断地袭扰我们,但却没能打击Nicoles的兴致,刚吃一口就做出深深陶醉状,并说柬埔寨太棒了,好吃的可多了。他借用了司机的手机和他叔叔联系好,并非常热情地邀请我、Peggy(一个来自拉萨的藏族MM)和澳大利亚的Peter一起去他叔叔家,能够不用半夜背包找住处,还可以真切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当然好啊,我们三个都挺高兴。到达金边是夜里12点半。车经过四臂湾时看到大皇宫在泛光灯的照射下灿烂夺目。他叔叔开着一辆丰田佳美车来接我们,Nicoles去拥抱他时,他非常羞涩和窘迫,他是出租车司机,所以英语很不错,那辆佳美虽然是一辆进口的旧车但被他保养得不错,后来看到金边街头老款的丰田车比例很高。
1.jpg
   七拐八绕之后,一处房舍前有妇人小孩笑眯眯等着,没太看清房子外部,因为车子直接开进了房子——不是院子不是停车场,是直接开到了客厅,一直堵在摆放照片的长条桌面前,主人抱歉地说不放心摆在外面,这个厅白天用作吃饭、看电视等日常活动,临睡前就收拾出来停放汽车。他们家是二层的复式结构,非常干净,在家都是光着脚的。卫生间贴满白瓷砖,便池是蹲坑式的,旁边有一个水池,还有一个小高压水枪用于冲洗,可惜没有热水淋浴,虽然天气炎热,但冷水当头时还是不太习惯。

    上楼插好电蚊香,和Peggy躺在地垫上聊了一会儿关于尼泊尔的情况(她去过两次了),便坠入黑甜乡。

    第二天,等我们起床,Nicoles的叔叔早已出门做生意了,他婶婶让他的表弟陪同我们四个一起去大皇宫等处游玩,于是出门便上了托托车,结果还在路上就有了变故,Nicoles叔叔电话他表弟说他爷爷从乡下到金边来看他,他在一家五星酒店等着送客人去机场,要他们自己去汽车站接他爷爷;而Peter可能是之前赶路太急,头天的艰苦路程让他早上就有点发烧,托托上又颠了近一小时忽然感觉支撑不住了,Peggy要陪他去找医院看病并休息,说反正他们还要在金边停留三四天。而我是计划第二天(2月11)就要去暹粒的,所以决定大家分头行动,我自己去玩。Nicoles说他叔叔今晚家宴,请我们和亲戚们吃饭,要我六点半之前回去,并给了我他婶婶写的家里的地址,说给托托司机肯定会知道并找到。当时疏忽了,没想起要他叔叔的手机号码。

    四臂湾有长长的河堤,是每年柬埔寨庆祝许多重要节日时放焰火、赛龙舟的地方,尤其是每年的御耕节,也要在四臂湾举行国王扶犁耕田,王后播种的象征性仪式。节日晚上的游船灯火和焰火非常辉煌,火树银花映照得附近得皇宫格外华美,可惜在这个季节里没什么节日,湄公河的水退去使洞里萨湖面积缩小了许多倍,四臂湾的水位也很低。河堤裸露的护坡上散布着垃圾,看上去十分刺目。
2.jpg
皇宫博物馆,门票3美金。陈列着很多吴哥王朝时期的文物,建筑更是精美,屋脊上飞起的檐角代表的是七头龙的长尾巴。
3.jpg
   大皇宫中午关门休息,到下午2:30才开放。柬埔寨人去参观的比外国游客似乎还多,他们的门票是1000瑞儿(0.25美金),外国人是6.25美金——想想国内,其实也正常,并且也不算贵。

    一进入大皇宫,顿感眼前一亮。这里与外面的四臂湾真是两个天地,建筑物非常精致,色彩又是代表着皇室的威严的明黄,在阳光下夺人眼目。
4.jpg
大多数的宫殿内都是禁止拍照的。银殿的地面是用5000多块银砖铺垫的,赤脚踩在上面很是舒适。
5.jpg 6.jpg
   这座小的建筑面前的树叫做“旅人蕉”,也许因为蕉叶整齐如扇面,总是出现在一些比较堂皇的建筑面前,所以觉得名字很不贴切,旅人怎会如此趋炎附势?!(其实我知道,这种树的叶柄部分含有丰富的水分,每柄会有1-2升!割开后就可以直接饮用,焦渴的旅人当然会视其为珍宝!)

    大皇宫的面积很大,分成好几个部分,当然游客也很多,我也不想多拍照。最后的部分是描绘皇上出宫的盛大场面的蜡像馆,墙上张贴着西哈努克亲王为皇帝主持加冕的照片,柬埔寨的皇帝真的很英俊,戴眼镜时又显得很是儒雅,只是估计个子不太高。
7.jpg
街上悠然踱步的大象
8.jpg
为情人节装扮的树。

    出了大皇宫时间尚早,我又开始在金边到处溜达。金边是个热闹、嘈杂、混杂着各种气息的生机勃勃的大城市。优雅的咖啡馆不远就会有污水横溢的菜市;自助银行自动门外的人行道上有廉价的盗版LP(一般只要3美金一本);卖法式长棍面包的小摊旁叫卖的是油炸昆虫;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柬埔寨博彩公司的营业部。金边的物价很便宜,后来看到全程所见最便宜的国际电话,100瑞儿/分钟,RMB也就不到2角!是网络电话,略有延时但通话质量还不错。给父母请过安,又买好第二天早晨去暹粒的车票,看看五点半了,就准备坐托托车去Nicoles叔叔家,想着可以吃柬埔寨的家宴还挺期待。

    呵呵,后来就开始惨了,所谓的“惊魂”是指我在金边迷路了4个小时,凭着那张地址条没有哪个托托或者摩的司机能找到地方,他们都说那地址不对头,金边的司机英语很不怎么样,不过人倒是老实,前面两个托托司机都在环绕金边乱兜一气之后又抱歉地将我送回上车的地方并且不收钱。托托车载着我几乎将金边绕了3、4圈,反复穿过那个手枪雕塑的广场、人声鼎沸的市场、灰尘满天的街道以及幽暗的小巷,在到处瞎找的过程中,问过警察、店铺以及各色人等,有华人说这个地址是个工厂,但街道号又不是,所以凭这个地址是肯定找不到的,Nicoles根本就没有带手机旅行,而我没有他家电话、甚至不知道姓名,我真是够糊涂的!天早已黑了,在寻找时还非常热闹的街道已经渐渐冷清了,我还在让摩托车主漫无目的地寻找,忽然看到与印象中住房有点相像的地方,赶紧让他拐进去,确实很像,但还是找不到相应的门牌号,这时一个骑着摩托拿着对讲机的华人巡警过来,他看看地址条也说不对,说这里是边拆边建的新旧混杂的区域,门牌很乱,但那儿的门牌号都是他编的,肯定没有那上面写的那个号,并且要我赶紧先找旅店住下来,说这么晚一个人在金边乱晃实在是太危险了!我虽然找得着急,但并没有太恐惧和慌乱,反正证件钱包都随身带着,又不会饿毙街头,大不了就是找旅舍先休息明天接着找,最惨也不过重新买衣物等必需品继续后面的旅程。我决定去找个网吧,看看Nicoles够不够聪明会给我发邮件,之前是交换过email的,但我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他叔叔家根本就没有电脑,他会不会出来找网吧发邮件呢?巡警指点我到了附近的一个中国人开的网吧,打开邮箱,谢天谢地,Nicoles的信已经躺在里面2小时了,说他问了他叔叔知道地方很难找,所以留了他叔叔的手机号码。网吧老板帮我打电话,一放下电话就笑眯眯地告诉我说这个人是他这儿的常客,就住在附近。我顿时踏实下来,只一会儿功夫,便看到Nicoles和他叔叔、表弟,还有Peggy四个人一起来接我,Nicoles和Peggy激动得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他们全都吓死了,说金边这么乱的地方,一个女生这么晚在外面太恐怖了!等回到他家,他婶婶赶紧给我准备饭菜,然后好几个人都看着我吃饭,问我有没有害怕、有没有哭,我一边吃一边笑一边摇头,心中的温暖感动和胃里的饱足感一起弥漫。。。
   
    2月11号,和大家告别,Nicoles的叔叔开车送我到客运公司,上了8:30去暹粒的车,车费8美金。路况不错,车也不错,下午三点不到到达暹粒。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恐龙 于 2009-8-4 12:21 编辑

独行五周,漫游三国(之七)——吴哥的微笑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人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2月12日到14日,整整三天,我沉迷在丛林里,悠游于庙宇间,主景区的暴晒和熙攘的人群也无法侵扰我,恍然间会以为自己是一缕游魂,轻灵地飞跃巍峨的塔尖,飘忽地穿过古树的枝叶,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这片隐藏于幽暗丛林的伟大建筑让人忘记身在柬埔寨,忘记身在21世纪。我从来没有想到在人文建筑面前也能体会初上青藏高原时所体验的那种震撼。

    吴哥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宗教建筑群,我觉得更吸引人的是它身处幽深神秘的丛林--曾经在丛林中不为人知地隐藏了400多年,已经与丛林骨肉相连地交融在一起。

    吴哥是一段历史,在公元802年,Jayavarman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定名“吴哥”。吴哥又是都城,原就出自梵语Nagara,意思是首都,吴哥王朝曾经历了如同中国的汉唐盛世那样的鼎盛时期,统治着中南半岛、孟加拉湾以及如今越南的部分土地,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以及政治中心。公元1431年,暹罗国入侵,高棉人弃城而逃,当暹罗人怀揣着吴哥的无数珠宝凯旋后,这些俯瞰历史尘烟的神的宫殿、佛的寺庙,便被深深地隐藏在洞里萨湖畔的绿色丛林里,直到1860年收集动植物标本的法国人亨利·莫哈特无意闯入,才重新被世人关注。站在那些巨大的石块垒砌的建筑面前,真的很难相信这是千年之前的高棉人的杰作,这么宏伟美丽的庙宇、宫殿和塔群,没有任何的粘合材料、没有一点钉子接榫,却那么严丝合缝浑然天成,而且这些建筑的几乎每面墙壁上都有着浮雕和装饰,那些精美的雕饰让你看到神像面部的微妙细纹以及女神裙裾上的俏丽图案。

    占地124平方公里的吴哥古迹位于暹粒市北面,最近的小吴哥(AngkorWat)离暹粒7公里,旅行团都是有大客车开到景区(在这儿有不少国内的以及台港澳的旅行团),背包客就得自行解决交通问题。我是租了自行车每天骑行到景区的,暹粒到处都可以租到自行车和摩托车,我不敢骑摩托只能租自行车,租金每天1-1.5美金。当然也可以包托托,一天15美金。其实去小吴哥(7Km)以及转小圈(20Km)骑车是很好的选择,那条路一定是柬埔寨境内最好的路了,虽说柏油路面不算太齐整也不太宽,但很干净,而且路两旁古木参天景色清幽,骑在车上清风拂动发丝,心情也顿时飞扬起来。
1.jpg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宽阔清澈的护城河,左拐绕河骑行一段就看到庞大的小吴哥了,这座辉煌宏大的建筑据说在12世纪中叶由几十万人参与修建,前后共用了37年时间,是吴哥唯一面向西方的寺庙,又长又宽的甬道从护城河外通向寺庙,让我感觉是一种接近神邸的仪式,五个玉米笋似的高塔是现在柬埔寨的象征,被印制在他们的国旗上。小吴哥最核心的方形广场中央的陡峭的高塔,象征着神所居住的须弥山,是印度教传说中的宇宙中心;寺庙外的护城河意味着宇宙之外的大海。重重叠叠的石雕回廊的墙壁上有着精细的浮雕,内容是印度著名史诗《摩珂婆罗多》与《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
2.jpg
我用整个上午的时间看AngkorWat,在长长的庄严的回廊看浮雕上描绘的天堂、人间和地狱;爬上笋塔的削陡台阶坐在塔内享受高处的清风和美景;翻过重重回廊漫步于无人的外圈看历经沧桑的石壁。
3.jpg 4.jpg
  这是情人梯。30多年前,法国一对新婚夫妇游览小吴哥,在攀爬第三层塔时因台阶陡峭,新娘不幸摔落身亡,新郎悲痛欲绝,出资修此木梯。


    中午走到Angkorwat的最深处,护城河的大片河滩上散布着一些大石头,有牛群在悠然吃草,这里浓荫蔽日,可以躲过中午的暴晒,更没有小贩和游客的打扰。
5.jpg 6.jpg
柬埔寨新人爱到遗迹区拍婚纱照

    吴哥通城AngkorThom有5个城门,每个城门的护城河边都有有趣的卫兵雕塑,城门也相似,城内的宫殿已经坍塌,象王台和癞王台也有些破败,但象王台的宏大气象和台面前开阔的广场都让人不难想象当年检阅大象部队的壮观景象。



    吴哥通城里最著名的当然是中心寺庙巴戎寺(BayonWat),寺庙的塔基仍在由日本的援建人员修复,但塔上的54个佛塔却依然完好,每座塔的四面都雕琢着巨大的微笑着的脸庞,那是闻名于世的“吴哥的微笑”。据说那些迷人的笑脸是神的脸庞,而更多的高棉人却愿意相信那是建造了吴哥城的国王嘉亚娃曼七世的微笑。



    巴戎寺,吴哥的微笑,匪夷所思的构思、匪夷所思的建筑!站在巴戎寺,四面八方都会有笑脸迎向你,孤身万里的我仿佛忽然置身于一群亲切的友人之中,热带的烈日下我没有觉出那些微笑被人指称的神秘甚至诡异,只觉得他们宽厚的嘴唇、上翘的嘴角以及东方人的鼻梁都好亲切!对了,在巴戎寺还遇到了韩国影星Rain在拍电影(还是电视剧?),前呼后拥壁垒森严,雇了柬埔寨警察围起了一大片塔群,还不让拍照,结果我拍到的只是他的侧脸。Rain演的是背着遮阳帽的游客,环顾四周作沉思状,不过他长得真的是很俊秀——不是英俊,花样美男嘛!



    第二天转小圈又于黄昏来到巴戎寺,在游客散去、渐渐安静下来的塔群中,夕阳下的笑脸不像烈日之下那样平板,幽冥的薄暮之中金色的夕阳让那些笑脸格外生动起来,他们笑对了千年的风雨与骄阳,笑对了繁华与膜拜、冷寂与苍凉,还有如今的围观和喧闹,斑驳的脸上笑容灿烂如昔。我将自行车扔在寺外的草地,一步步迎向那些笑脸,寺内只有游僧已不见游人,我坐在石阶上,眼前身侧到处是神的笑脸,我的笑意一定也幻化其中吧!那一刻的世界单纯如歌曲,那样的时辰刹那永恒。。。
7.jpg 8.jpg

小圈的途中,塔布笼寺Taprohm Wat,这里是《古墓丽影》的拍摄地,是古寺与古树虬结拼争、生死纠缠的奇妙之地。寺内道路扑朔迷离,曲径通幽。热带雨林的潮湿给古旧的墙壁涂抹上浓重的石青色,参天的无花果树、木棉树与佛塔建筑生长成为一体,不知是塔包树,还是树压着塔。在别处坚持一切为古建让道的复建者也无力解开这古树的缠抱,只好任由它们生死相拥。
9.jpg 10.jpg 11.jpg
女王宫BanteaySrei是大圈的景点,来回要80Km,所以在第三天包了托托前往。女王宫是吴哥最古老、最美丽、最具有印度风格的建筑,它精致如丝的雕刻被最早发现它的法国人称为是柬埔寨人的瑰丽珠宝。不过初见之下我很是失望,它那么小!与别的寺庙宫殿相比小得如同玩具,细看一下,雕刻的风格确实远比其它浮雕更精致
12.jpg
  吴哥值得慢慢看的地方还有很多:班蒂克戴BanteayKdei的重重回廊与残门,女王宫不远的BanteaySram与世隔绝般的宁静气质,茶胶寺Takeo的险峻高台……当然还有随处可见的枝干高大、根系虬结、树叶茂盛的古树,还有清澈平静的护城河……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吴哥是一生中一定要去的地方之一。到了那儿,不要沉溺于暹粒的腐败,不要喧闹,慢慢走,细细看,用心领悟。



Tips:

1.吴哥门票:一天票20美金,三天票40美金,七天票60美金。

2.如果单身MM骑车前往一定要记得不能太晚回暹粒,因为傍晚时分路边树林里不时有猴群出入,而且在我看来极具攻击性,我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在峨眉山被野猴咬的伤痕犹在呢,不过因此那天的回程骑得飞快,忘了疲劳和饥饿。

3.防晒很重要,不怕热的还是穿长袖为好。

4.暹粒住宿很好找又便宜,不必预定。吴哥士多行超市的东西较便宜。

5.巴肯山日落就不必看了,人头攒动,没啥意思。不如到小吴哥或巴戎寺去看日落。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独行五周,漫游三国(之八)--杂色曼谷
   2月15日,离开暹粒经亚兰口岸到泰国曼谷,就在GH购买的联票,12美金。从暹粒到亚兰口岸的路非常颠簸——情状比上丁到棉末略好,而且那一段坐的是小轿车,虽然很破旧、虽然每当停车就需要打开引擎盖用粗大电线打火,但毕竟是小轿车啊,好歹能挡点儿灰尘。亚兰是个十分繁忙的口岸,边境的商人小贩以及各国的游客将泰国入境的大厅塞得满满的。这儿仿佛是专门用来提示贫富国家的国力差距的——那座仿造吴哥窟的玉米笋塔的牌坊两边全然是两个世界,柬埔寨的脏乱破旧与泰国的整洁现代就那么鲜明地并列着。

    在亚兰泰国侧的车站吃饭又等候,直到下午2点才又上了一辆舒适漂亮的大巴,路面平整宽阔,路边的村舍也有模有样,不再是柬埔寨的蓬头垢面的茅舍。傍晚临近曼谷,在拥堵的高速路上走走停停地进城,我心中暗笑:又回到现代世界了!联票是直接停在考山路的,晚上八点多才到。其实从暹粒到曼谷一共才280KM的路程,硬是走了一整天!在这几个国家旅行就是这样,无法用里程数来计划时间,必须放慢节奏,不着急,笑眯眯地接受所有低效率的过程,才会保持好心境。
   
    与在口岸结识的两个厦门女孩搭伴,她们俩几天前到达曼谷时已经预订了考山路的房间,我就和她们拼房了,考山路的GH在那个时段大多已经客满了,房间也非常地紧凑,想来这儿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放下行李走出旅舍,仿佛立刻置身于世界背包客中心,餐馆的露天餐桌铺展到路上,其间遍布着制卖各色吃食的小摊位,人们悠然用餐,有的握着啤酒杯,眼神空洞。一切自成体系,你可以吊带拖鞋风情万种,可以衣不蔽体头发虬结,可以捧着炒面的盒子随意坐在路沿,不会有人因此多看你一眼;不过如果你衣冠楚楚拖着旅行箱来到考山路,恐怕会被人视为异类。考山路也已经扩张了,附近的几条小路都是背包客的世界,遍布GH、餐馆、SevernEleven、摊贩以及兑换处。我们边逛边吃,最后又坐下来就着烤大虾喝了一点啤酒,反正第二天也不用起早赶路。

    就在GH里面的代办点订了往返清迈的火车票(明知要收取代办费的,因为偷懒还是订了),都是夜班车,分空调车750Batt和风扇车厢600Batt。考山路的现金兑换点隔几步路就有一家,价格也还是不同,面额越大的美金兑换越合算,大约1美金换32.3Batt。人民币兑换我看到最高的也就是4.2,在可以刷卡的地方消费还是刷卡最为合算,还款时大概是算到4.6的。

    曼谷就是那种典型的亚洲大都市吧,五光十色、新旧混杂、光怪陆离、生机勃勃,令人眼花缭乱。她既有热带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佛寺皇宫,也有高耸坚硬的现代楼群;既有衣香鬓影的顶级消费场所,也有摩肩接踵的喧闹平民集市;既有对皇家和佛主的无限尊崇,又有对依街卖笑和变态人妖的宽许纵容。泰国是微笑的国度,故而曼谷也被称为“天使之都”,是赞誉其市民宽厚仁慈,我确实也感到泰国人很温和,当然也会有在厚唇的微笑背后的宰人的刀——哪儿都会有,泰国还算不错的。

    我的旅行到了这儿也已经成为休闲游,为免受刺激,没有选择普吉岛和巴提雅等适合有伴儿共游的海边,只是打算以我在欧洲的方式闲看曼谷和清迈——住在市中心,然后步行去所有有趣的地方,一路看,一路吃。

    第二天我们三个从考山路出发,经过国家博物馆走至湄南河边,再从一家大学校园里穿过(是一紧临河边的艺术院校,忘了名字了),并且体验生活一般,在河边的大学食堂里又吃了些早点,真是便宜啊!因为食堂也是个没墙的大廊屋,坐在食堂的餐桌上可以看到河水,感觉就像在老挝的河边村子里吃饭。大学校园的建筑物和古树上也都披挂着黑白的挽幛丝带——那几天全泰国到处都有,还有祭坛,是因为我们到达的前两天皇姐去世,国丧的祭奠活动据说要持续一个月。出了校园另一侧的大门就离大皇宫不远了。大街两旁一个挨一个全都是小摊贩,各色的新旧小佛像、点心小吃、长长短短的花束琳琅满目,靠近河边的一侧是个大的集市,卖的基本都是些便宜的仿古佛像、礼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大皇宫和玉佛寺游人如织,乏善可陈。只是这样的地方总得到此一游的。感觉里面建筑物错落杂陈,宫殿和佛塔都很精美,造型、雕塑和绘画独具泰国特色。还不时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风格的神像雕塑,可见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文化交流古已有之。

    三个女人一起在一个大都市,难免要去的地方就是商场。于是我们在一家泰式餐厅吃了菠萝饭和冬阴功汤,又看过香火兴盛、人声鼎沸的四面佛之后,便在那附近的商场逛。四面佛置身如此热闹的商业区,倒是与国人大年初五凌晨去寺庙烧头注香有异曲同工之处: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广大信众之中的功利化取向可能正是它能够广为传播的根源。在那个现代化的大商场,根据我的建议我们直接就去逛负一楼的大超市,因为实在我并不想逛商场,而超市倒是和市场一样可以折射市民的日常生活的地方。果然,那个很庞大的超市物品丰富,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巧克力等食品,还有各式各样的当地或超市自营品牌的食品成品与半成品,有西式的牛排火腿烤鸡沙拉,有日式的饭团和寿司,有中式的盖浇饭,更有泰式的种种点心饭菜——当然国内不少超市也有,但那儿真是品种齐全、规模宏大而且看起来非常新鲜可口,想来是为曼谷的有职业的主妇们帮了不少忙。
9.jpg 10.jpg 12.jpg 13.jpg 14.jpg
   第二天她们俩赶去乘亚航的飞机回国。我继续漫无目的地闲逛,留着中国城等处等从清迈回来再逛。甚至跑去做了Massage,很便宜,180Batt一小时。在河边的开放式公园里看三个西方人练泰拳,看大树下新人在拍婚纱照。爬上一座寺院的高塔去远眺,沿着码头的食摊一家接一家地吃过去,最后坐在河边树下的长椅上看落日,看暮霭怎样升起看黑暗如何笼罩。喧嚷的市声尘世的烦扰人群的快乐等等与我又有什么关联呢,就是那一刻忽然幻化成一棵树也不奇怪吧。

    晚上背上大包打车去华蓝棚,夜车去清迈。
1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23 10:21 , Processed in 0.0659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