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玫瑰园
本地
公益
文学
情感
文史
摄影
┊
生活
美食
亲子
时尚
婚嫁
养生
音乐
站务
山海间
活动
旅行
驴友
昆嵛
单车
驴途
繁华
商讯
车房
数码
银海
居家
灌水
版屋
案例17 时间: 7月21日 活动项目:穿越、溪降 事故地点: 湖北省宜昌市黄粮镇孔雀谷 组织单位:武汉户外俱乐部 组织性质:俱乐部组织 活动负责人: 不详 联系方式:不详 队员人数: 14人,教练5名 事故结果及原因:内伤死亡1人 死(伤)者姓名:叶先生 性别: 男 年龄:44岁 学历: 职业:公司财务总监 户外经历: 事故过程简述: 7月19日,由武汉某户外俱乐部的5名教练带领14名队员,携带专业装备到达兴山县黄粮镇后山村,这里是孔雀谷的入口。 7月20日下午4时左右,兴山警方接到报警,有十余名驴友在孔雀谷进行户外岩降探险时被困,其中一人在进行岩降训练时受伤。当地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连夜对被困人员及伤者进行救援。 当晚10时50分左右,市公安消防支队官方微博@宜昌消防发布消息称,已经救出15名驴友,兴山消防中队两名官兵和一名医生正与被困的另外6名驴友在一起。 医生到达现场后,受伤的驴友腿部伤情较重,一度处于昏迷状态。经过检查,发现重伤者没有任何外伤,大部分是内伤。凌晨1时许,重伤驴友由于伤势过重死亡。其他人员身体无大碍,只有一些小小的刮伤。 信息来源: “在路上”户外网站新闻栏 事故原因简析:5名教练并不具有与高等级溪降相匹配的溯溪、岩降相关资质,在与队员交流、克服心理难题、队伍遇上突发情况等方面显得经验不足。 报告人:俞关荣
使用道具 举报
案例30 时间:10月13日 活动项目:登山 事故地点: 河南省安阳太行山 组织单位: 组织性质: 活动负责人: 联系方式: 队员人数: 事故结果及原因:突发疾病、1人死亡。 死(伤)者姓名:石某 性别: 年龄:38 学历:不详 职业:厨师 户外经历:丰富 事故过程简述: 10月13日中午12点40分,一名驴友在安阳林州市太行山麓登山时,行至石板岩乡五龙洞沟山顶时突发疾病,不幸身亡。 到山顶后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 林州消防官兵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迅速赶往现场。面对五龙沟区域的复杂地形,救援车辆根本无法进入。消防战士携带救援装备与医疗,民警等人员一起徒步登山进行救援。 一个多小时后,救援人员到达山顶。但经过现场医护人员判定,确定发病驴友已无生命迹象,经过与死者家属商议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消防官兵和当地群众一起将死者遗体运往山下。 据了解,死者叫石晓涛,38岁,曾是网上一个户外登山爱好者群的群主,是此次登山活动的组织者,登山前曾喝过酒,与他同行的还有11名驴友。 同行的驴友回忆:到山顶后,石晓涛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需要休息,刚刚坐下,突然四肢发抖乱颤,口吐白沫,身体向后栽倒,人事不省。目前,这名驴友死亡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安阳消防支队工作人员称:登山遇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下几点最常出现:不熟悉地形的前提下,登山没有向导随同,结果导致迷路;常用装备未配备齐全,如饮用水、食物及药物等;登山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阶段时体力透支、中暑等情况发生时,缺乏必要的衣物和通信设备,导致无法有效解决突发事件。 山路陡峭,路况差,中老年人、女性、儿童吃不消,或是身体受伤无法前行;途中部分标志不清楚,胡走乱撞,最终导致迷路;猎奇和探险心理作祟,临时改变上下山线路,迷路后不得不报警,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 提醒:驴友必带药材器具通信设备 消防人员提醒驴友,出行前期工作一定要做足,合理安排时间、线路和物资准备这两点尤为重要。 物资准备,一般包括衣物、食品饮料、救急药品和常用登山工具。 时间、线路安排好,不管是攀越崇山峻岭,踏踏低矮山丘,一定要根据自身素质情况,结合天气、交通、住宿等因素,提前选择一条科学、合理的登山路线,莫要为了新奇感、刺激感选择“冷僻”路线。最好是上午出发傍晚回来,可以尽量避免夜间遇险,增加搜救的难度。 信息来源:河南救援联盟 事故原因简析:突发疾病 报告人:张宝龙
2013年户外山难的项目分布,依发生数量排位:穿越(13人)、登山(13人)、漂流(8人),徒步(2人),溯溪(2人)、越野跑、帆板、游泳、攀岩、速降、溪降各一人。其结构分类与往年类似。所以还是要重复一次:没有不危险的户外,毫无风险意识是最大的危险。徒步死亡2人。其中一人死于北京野长城徒步,长城司马台段和箭扣段已多次发生户外事故,应该引起户外爱好者和有关方面的重视。 2013年户外山难的发生地区依次为:广西8人,浙江8人,河南4人,北京、福建、河北各3人,陕西、山西、江苏、辽宁、新疆各2人,广东、黑龙江、贵州、吉林、意大利各1人,分布与往年相比,略有变化,广西有所增加,和当地近期户外运动发展态势有关。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为预防或减少减轻山难的损害首先要抓好安全理念、知识、技能的教育传播。登山户外运动的安全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广泛的、持续性的社会安全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第一步和关键环节之一。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让户外运动爱好者切实了解到户外有风险,风险得不到控制时可能危及到生命。还要让他们认识到有什么样的风险,如何应对规避风险以保全自己和队友,在危险发生时,如何尽可能减少减轻损失和伤害。这也就是我们倡导的“准备好了再出发”的理念。而准备好,首先要在认知上,观念上做好准备。 2009年遇难人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年发生了6起群体性遇难的恶性事故有关。该6起山难共造成36人死亡。其中在重庆发生的山洪暴发致死19人,引起了全国的震惊。自2010起有回落势头,2011年遇难人数明显减少,降至2009年的63﹪,这和加强管理,杜绝恶性群死性事故有直接的关系。2012年的形式不容乐观,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案例有8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山难有4起,以上共死亡21人,占遇难人数的一半,2013年,又发生了一起8人在漂流活动中溺亡的重大事故,占本年度死亡人数的19%。另外我们也要加强研究山难原因的判断,使之更加标准规范化,要建立全面的报告机制,使统计数据具有更大的权威性。
静如水 发表于 2014-6-11 20:59 警钟长鸣,安全第一!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
GMT+8, 2025-9-7 16:44 , Processed in 0.0541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