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5|回复: 3

读史笔记《祸起萧墙,李隆基发动政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李隆基是个第一流的儿子、太子、皇帝,在他当皇帝初期,大唐朝终于到达顶峰,重用宰相姚崇、张九龄、宋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但是,他杀死婶母(韦皇后)、杀死堂妹(安乐公主)、杀死堂弟(16岁的殇帝)、杀死姑姑(太平公主)、杀死叔父的婕妤(姨太太上官婉儿),后来宠爱杨贵妃,重用李林甫,导致安史之乱,晚年儿子发动兵变,逼死杨贵妃,被自己亲生儿子唐肃宗逼迫让位做太上皇,唐朝由盛转衰。   

      唐明皇一生波澜起伏,可谓精彩万分。

      我最近看《资治通鉴》看到这段精彩之处,不禁感慨:(公元710年)庚子日,拂晓(原文打不出来),隆基微服与幽求等入苑中,会钟绍京廨舍,绍京悔(钟绍京是苑总监,相当于北京市政建设局长,不过他只负责禁宫园林建设,江西人)。欲拒之,其妻许氏曰:“忘身徇国,神必助之,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晓以大义,神明保佑,断其退路,背水一战,有妻若此,真福人也

         绍京乃趋出拜谒,隆基执其手与坐(李隆基此时是又激动又讲策略拉拢之),时羽林军皆屯玄武门(又是玄武门,李世民发动兵变杀死哥哥弟弟的地方),逮夜,葛福顺(万骑首领,相当于今天北京武警部队司令官)李仙凫(万骑首领之一,他是副职)皆至隆基所,请号而行。

        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资治通鉴很少这种天气描写

       刘幽求曰:“天意如此,时不可失”。(描写十分精彩,此时的气氛恰是政变良时

       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至京师卫戍禁卫军无人阻拦?这部队相当于北京军区啊)斩韦叡(原文叡字打不出,他是司令官,被人杀死无人保护,可见人心向背,韦氏一门遭灭顶之灾不亦命乎?)韦播、高嵩以徇,曰:“韦后耽鸩先帝,(谋杀亲夫,韦皇后也是够狠毒的)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段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之士皆欣然听命。

       评:刘幽求发布命令时候,自知命由天定,时机不再来。葛福顺之语,皆李隆基刘幽求教他如此说,既要宣明大义,又鼓舞士气,笼络人心,杜绝随韦志势力,可谓恰到好处。

       乃送叡等首于隆基,隆基取火视之,遂与幽求等出苑南门。

     评:李隆基把细心、谨慎、明智、聪慧、英明、果断集于一身。取火仔细验看,验明是韦叡等人,可知对方禁军队首领被斩,可以统领禁军发动政变,已经稳操胜券,第一步棋成功了,紧接着实施第二步棋,两路攻击禁宫之门,会和于凌烟阁,合理有序的安排。李隆基指挥有方,发动得力,用人得当,把握先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绍京帅丁匠二百馀人,执斧锯以从。

     评:可见当时形势所紧迫,负责皇帝内苑的花匠杂役们也被李隆基作为争取对象,为皇权斗争拼血命、挣资本赌命运。设想一下:万一政变失败,就像前一段时间李隆基堂兄弟----皇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失败,逃到终南山,搭上了太子自己的头颅,跟他的兵变的士兵们被诛灭。这些工匠们就也会人人夷三族,不堪想象。斧锯居然也作为战斗之武器,可见宫廷血雨腥风,主角配角的使命感多么强烈,历史之再现,仅仅用数语即烘托出当时的紧张、激动、命悬一丝。

      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会于凌烟阁前,即大譟,福顺等杀守门将,斩关而入。

     评:攻坚须此辈,丁匠可大声势,壮军威,增加人气而已。不过用人之际,可能还要钟绍京开苑门,作为最佳指挥所。

     隆基勒兵玄武门外,三鼓,闻譟声,帅总监及羽林兵而入,诸卫兵在太极殿宿卫梓宫者,闻譟声,皆被甲应之

    评:譟声,必定是诛韦兴李,顺昌逆亡,声明大义之内容;可见韦氏不得人心,李氏得到民众支持。

   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其首献于隆基。

    评:唉,“惶惑”一语恰切。恐惧而疑惑,半夜兵变,有人杀入大内,大事不妙,仓皇出逃。早知今日,何苦仿照婆婆武则天?汝没有武则天之福量、器宇、宏阔、功勋、才智,焉敢弄权恃势谋杀亲夫祸国乎?“飞骑”兵将也是圆滑,识时务。看韦氏大势已去,众人推墙,痛打落水狗,树倒猢狲散,不给韦氏一点机会,当年若有德于飞骑兵将,不知“花落谁家,鹿死谁手”呢。

      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斩之。

     评:今日方知弄权危险之事,早日应守闺门之禁,贤良柔婉贞淑,远离政治。美女再也不能画娥眉,姣姿只化腐臭骨,恨且怨,不该生在帝王家,痛也,苦也,一缕香魂归天去,只留人间多少辛酸和悲欢。

      叹当年,祖母害汝全家囫囵之中,惊悸恐惧之苦日日相伴,苦尽甘甜来----五王张柬之等政变,诛二张,逼武曌,扶君位,登大宝,父母得势,旭日东升,安乐公主终于熬出头。错不该与母合谋鸠杀父皇,乱朝纲,最后被堂兄诛杀满门,落得如此下场!

     斩武延秀玉肃章们外,斩内将军贺娄氏于太极殿西。

     评:血雨腥风,阴云笼罩。

      武延秀这样的帅哥,美姿容,乏智力。非天灭之,自取灭也,当年得宠于安乐公主,应知祸端哉?

     初,上官昭容引其从母之子王昱为左拾遗,昱说昭容母郑氏曰:“武氏,天之所废,不可兴也,今婕妤(上官昭容)附三思(武三思),此灭族之道也,愿姨思之”。郑氏以戒昭容,昭容弗听。

      及太子重俊(中宗子李重俊)起兵诛三思,索昭容,昭容始惧,思昱言;自是心附帝室,与安乐公主(武则天孙女,唐中宗女儿)各树朋党。及中宗崩,昭容草遗制立温王,以相王(李隆基父亲唐睿宗李旦)辅政;宗、韦改之(韦就是唐中宗的老婆韦皇后,后来被杀死,贬为卫庶人)。及隆基入宫,昭容执烛帅宫人迎之,以制草示刘幽求(李隆基手下,这次发动政变之主将)。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

       评:可惜可惜,上官昭容是国色天香、绝顶聪明、文采斐然,虽然为了保命,拟制诏书的草稿保留下来,谁想碰上一个世间第一英武睿智的李隆基。可见是站错了队伍。
           时少帝在太极殿,刘幽求曰:“众约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 ?隆基遽止之,捕索诸韦在宫中及守诸门,并素为韦后所亲信者皆斩之。

        比晓,内外皆定。辛巳 ,隆基见相王,叩头谢步先启之罪。相王抱之泣曰:“社稷宗庙不坠于地,汝之力也”。遂迎相王辅少帝。

       癸未,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请让位于相王,相王固辞。

       时少帝犹在御座,太平公主进曰:“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 遂提下之。睿宗即位,御承天门,赦天下,以少帝为温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如石 +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3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是听评书,又像是开百家讲坛。精彩!读史鉴今,益处多多。
发表于 2012-10-3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当面给我们讲讲肯定出彩儿。。。欢迎新人
发表于 2012-11-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学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5 10:00 , Processed in 0.0602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