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8|回复: 0

京杭大运河明朝防务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兰儿 于 2016-8-12 16:33 编辑

京杭大运河明朝防务碑 1.jpg 京杭运河防务碑刻于1639年(明代崇祯十二年),原竖立于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台儿庄区邳庄镇黄林庄运河岸边,现竖立在大运河台儿庄复线船闸附近。碑主体高2.68米,宽1.18米,厚0.37米,重约5吨,碑帽上面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其中半个“聖”字清晰可辩(中国自唐开始,凡由皇帝下令或朝廷批准建立的碑、坊、庙、祠等,皆书“圣旨”于其上。 碑文大意是:在淮扬所属南自清河县,北至台儿庄三百余里运河地域内,“民穷盗起”,布满河湖,劫掠官商粮船,急待联防抗御。经崇祯皇帝批红后特立此碑,以其震慑作用。 碑体两侧各有一突起的小石柱,似为石碑的护楹扣节。从碑文拓片辨识、研究后确认,这是明代崇祯年间钦差督漕御马监太监杨疏名写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以及皇帝批红,兵部议办、各司职官员执行的抄出文本。立碑的主要目的是震慑运河沿线活动频繁的所谓“土寇水贼”,以期扭转漕运治安混乱的局面。 到目前为止,在京杭运河沿线,除台儿庄外,还没有发现第二个运河防务碑。由此可见,明代的台儿庄已经是封建王朝漕粮运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 运河防务碑是京杭大运河上遗存的重要历史文物。它通过运河漕运这个载体,客观地反映了明朝末年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吏治和社会现象,为我们研究运河文化、解读明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为抢救、保护、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内容。(杨成骏) 京杭大运河明朝防务碑 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九色鹿 + 4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4 06:02 , Processed in 0.0657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