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前线

人生四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0# 仁者爱山


《我的自行车》    作者:前线  成文时间:2008-7-6 02:16

我上中学那会儿,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是件非常奢侈而不敢想的事。毕业后,我用自己挣来的钱,终于买了一辆,是父亲托熟人要了个“票”才买的,就是那会儿常说的“走后门”买的,那是一辆上海产的二八式永久牌自行车。

那天,父亲把自行车赶回家的情景,我至今不忘。当我听说自行车赶回来,我高兴的从楼上蹦下来,摸着自行车,这瞧瞧,那看看,高兴的一直没合上嘴。父亲说,这车归你了,骑车不能逞强,得注意安全。那时年轻,安不安全的,哪里还听进去,但从此我对自己的车子珍爱有加,每天都会把车子擦的干干净净,铮明瓦亮,然后,欣赏着自己刚擦出来的车子,心里就觉得特别的美,我会围着车子转好几圈看来看去。有了这辆车子,从此,我骑着它东游西逛,几十里的路程也不在话下,可以说那辆车子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为我服务了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中,有两件关于车子的事,值得一提。一件是,一个寒冬的晚上,我骑着车子下一个大坡,由于是夜晚,路灯昏暗,本来很厚很滑的冰面路,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点都看不来,因是下坡,我刹着车闸,结果可想而知,我摔了个人仰马翻,车子滑出老远。起来一看,自己没事,赶紧跑过去看心爱的车子,扶起,前后左右检查,居然一点事也没有,这下不敢骑了,推着车子下了那个大坡。另一件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我顺着马路右侧骑行,那天的夜晚太黑了,用伸手不见五指形容丝毫不是夸张,我因为要赶路,车速不慢,结果走着走着,只听轰隆一声,我连人带车又被撞了个人仰马翻,爬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伙计居然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女朋友从我对面而来,那伙计骑车的速度也不慢。双方人都没事,他的车子也没事,而我的自行车大梁却被撞弯了,这一弯,车子也不能骑了。与那人理论,质问那人怎么不走路右边,如何如何,那人也觉得理亏,给我十块钱,算是私了。黑灯瞎火的,我又是一个人,十块就十块吧,自认倒霉得了。那人带着他女朋友走了,我的车子却不能骑了,我把车支在路边,拦了一辆过路的大卡车,央求师傅送送我。人家师傅真是好人,把我的车子搬到后斗,真的把我送回去了。这事,隔现在恐怕没有师傅会帮你,即便有恐怕你也不敢坐。现在想来,那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现在人这么复杂。

第二天下午,我的自行车修好了,我去取时问人家修车的师傅:多钱?师傅把那油黑的手指一勾:六块!
发表于 2009-6-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素月缁衣


《感情就在于麻烦》   作者:前线  成文时间:2008-7-6 02:15

人和人之间,怎样才能密切联系,加深感情,增进友谊?四个字:礼尚往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其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须建立在礼尚往来的基础上。

比如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互访,比如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都是为了密切联系,加深感情,增进友谊。早年,我因工作曾接触过许多来访的宾客,在接待他们的过程中,往往会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给你们添麻烦了”。言外之意是,我们的到来,给你们增加了麻烦,感情上很过意不去。这个时候,我一方面为感谢对方的客气,一方面为打破彼此相对严肃的场面,会笑着对他们说:“别说麻烦了,感情么,就在于麻烦。”每当于此,客人们大多会显出惊讶或不解的表情,不知道对我说什么了。于是,我就会继续笑着解释:我们是朋友,你不来麻烦我,我也不去麻烦你,互相不往来,哪里还有什么感情么?别说是我们,就是亲戚间不相互走动,日久天长,也会变成陌路人了”。于是,客人们便轻松会心地笑了。当然了,接下来,我们的交往和沟通,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有一次,我接待来自北京的几位书画家,在跟他们说了“感情就在于麻烦”后,他们很感慨,其中一位回京后给我写来一幅书法,就是这几个字!

前段时间,看到咱们网易博友间,也有了这种互访和走动,从他们相互的博客日志中,我完全体会的到他们因互访和走动,使相互感情迅速增进所带来的快乐。在这样的交往中,访问者和走动者或有怕给对方添麻烦的担心,或有给对方添麻烦的歉意,感觉自己的到访,给对方添了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心理,并不奇怪,我想,我们多数人都有,也是应该有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礼尚往来,相互“麻烦”,需要有一定的“度”,一是不要往来太频繁;二是不能给对方真的添“麻烦”,否则,所谓的礼尚往来、互相“麻烦”,就会成为阻碍相互间感情和友谊发展的桎梏,严重者会由此而给双方无形中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倘若如此,便是一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了。
发表于 2009-6-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12# 素月缁衣


《四角号码查字法》   作者:前线  成文时间:2009-4-29 08:20

今天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上网看新闻,也没什么吸引我的新闻,但却看到一个我不认识的字。我有个习惯,凡是看到不认识的字,都会拿出字典查查,可是,也许是我记忆力减退了,如今查了的字,不一会儿就会忘掉,真不如小时候,查了,就忘不了。

我不是要说我的记忆力问题。年龄大了,记忆力自然就差些,这是自然法则。

我想说说查字典。字典作为学习上的工具书,大概谁都用过。我小时候,家里穷,也因为那时候书店很少有卖小学生字典的,有卖大字典的,就是太贵,所以我到五年级了,却一直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字典。要用字典的时候,都是先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然后等到上学跟同学借了再查。

但是后来,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字典。

我记得那是我在五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跟几个同学去逛商店,冷不丁发现柜台上有卖字典的,而且是小字典,一问价,九毛八分钱。那个时候,一个小学生身上一般是不能带这么多钱的,而那天,正好我身上有一块钱,我也不记得是怎么有的这一块钱,反正,一看到这本小字典,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下来。当时,那字典封面上写的是《新华字典》,也没细看,就买到手,兴高采烈地回了家。可回家一看,这个字典的查字法是四角号码查字法,这可难住我了,因为我在学校学的都是偏旁部首和拼音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我就不会了。于是,我拿着这本字典返回商店要求退掉,可是营业员说卖出去的书不允许退,没法,我又拿了回来。

那个时候,花了钱买了字典却不能用,都会觉得是个浪费。毛主席说了,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咱可不能犯罪啊!怎么办呢?于是,我照着这个字典的说明,一点点去学四角号码查字法。还别说,慢慢的,我也能查出字了,只是查字的速度比用拼音和偏旁部首要慢许多,而有许多字要费好多遍才能查出四个角的号码来。

天无绝人之路,后来,我居住的那个小院里有个大伯,听说我不会用四角号码查字法,就找我,告诉我四角号码查字法有个口诀,只要背下口诀,查起字来,那就比什么法都快的啊!于是,他一边说,我一边记在本上,不多会儿,就把口诀熟练地背下来了。

再后来,我一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能立即通过该字的四个角,看出号码,并熟练地找到该号码,查出这个字来了。真的,绝对比拼音和偏旁部首快许多。这为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这本小字典,到现在,我还完好地保留着,时不时地还会拿出来查个字。当然,后来,我又买了一本大字典,也是四角号码查字法的。

我的同学,我的同事,会用四角号码查字法的,我好象还不知道。虽然会个四角号码查字法不是什么过人的本领,但我深知这个查字法的方便快捷,只是纳闷,为什么我们现在不推广这种字典查字法呢?

由此我想到,不管什么大小本领,多学一点在身,总是会对自己有益的!活到老,学到老啊!
发表于 2009-6-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的习俗与屈原及其他》   作者:前线  成文时间:2009-5-27 23:07

端午节的习俗与屈原及其他
去年的端午节,国家给了一天的假,加上周六周日两天,又能连续休息三天,在我和很多人看来,能连续休息三天,真好。明天,又是端午节,同样,我们又有三天的假日。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过日子总得有个目标、有个盼头,于是这节那节的,也就有意无意地成为我们生活的盼头,而且一年中每个节日的内容和习俗都不一样,让我们也就感觉这日子真是丰富多彩。

过端午节,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大门上挂艾蒿草,早晨起来要吃棕子和鸡蛋。具体这习俗都是什么来历,我也说不清楚,反正从小时,母亲就这样每年一到端午节,就给我们吃棕子和鸡蛋。那时候,能吃个糯米加大枣的棕子,能吃上几个鸡蛋,算是非常好的口福了。不象现在的孩子,棕子的花样翻新,什么馅的都有,还不愿意吃,鸡蛋就更不用说了。这也说明,现在的生活真是好了。

我不知道过端午吃鸡蛋是什么讲究,但小时候母亲跟我说过挂艾蒿草和吃棕子的习俗讲究:挂艾蒿草是为了避邪,吃棕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长大了,我还知道在南方许多地方,每到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还要举行龙舟大赛,这在北方几乎没有。这样习俗,几千年来就这么一直流传着,不能不说屈原在人们心中留有一定的形象,但是随着历史的更替,时间的变化,现在人们过端午节,又有几人真的是从心底里是为了纪念屈原?

我是这么感觉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现在,无非是人们为了使生活有点新花样,有点看起来内容丰富的样子而已。至于纪念屈原,似乎早已没有了实际的意义。

众所周知,屈原是自投汩罗江而死的。屈原算是中国古代苦命文人的代表,他想通过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力,却不受重用,反被奸臣所陷害,于是以死明志,表现了他的赤胆忠心,但在我现在看来,却只是愚忠和愚蠢的表现,特别对于当今,其这种做法非常不值得赞颂。我向来以为生命高于一切,拥有了生命才会实现一切。一被人陷害,一遇到不顺就寻短见,这样的人在当今似乎是不会被人敬仰的,更多也许只会被别人指责是懦夫!

同为古人,我更欣赏“卧薪尝胆”的勾践、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但好象他们没能给我们留下今天还能吃棕子、赛龙舟的传统节日,这点,不如屈原。
发表于 2009-6-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老前的小文收集起来。读老前的字受益颇多。多多益善。 [23]
发表于 2009-6-5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月辛苦
这样集合起来看发现老前还是个有层次的洋葱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4 20:31 , Processed in 0.0725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