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38|回复: 27

[驴友风采] 视频: 漫步云端,行走在秦岭之巅--飓风运动2015国庆节鳌太穿越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飓风 于 2016-1-24 21:16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2 收起 理由
机器猫 + 8 赞一个!
恐龙 + 8 强!
如石 + 8
admin + 8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鳌山,也称西太白,位于陕西省太白县,海拔3476米,是秦岭第二高峰。太白山,位于陕西眉县与周至县交界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秦岭最高峰。由鳌山沿秦岭山脊徒步至太白山,被户外称为“鳌太穿越”。两山之间的直线间距为46公里,实际徒步穿越行程为150公里左右,重装穿越一般5至7天左右,要翻越17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要经过40%的刃脊横切,30%的巨石攀爬,30%的高山草甸碎石路,是秦岭山区最为原始和最为自虐的顶级穿越线路之一,是中国最艰难的五大徒步线路之一,也是徒步者爱好者向往的圣地 。沿途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第四世纪冰川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因其海拔高、攀登难度大,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无人区较长,5至7天的负重,给原本事故不断而又没任何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的穿越埋下了更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鳌太线被驴友称为”死亡线路”。
     近年来鳌太穿越山难事故频发,更让此线路披上了神秘莫测的面纱,也激起了我们想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那里到底有多险峻难行呢? 请跟随我们的镜头来欣赏飓风运动鳌太穿越之行的故事,一次虽不会成为传奇,但也不可复制的旅程......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9月30日傍晚,烟台飓风运动一行16人,于烟台开发区欧尚集结,乘座小黑的奔驰面包向西安出发,本次活动兵分两路——穿越队和休闲腐败队。腐败队暂不多言,只听说某人一口气干掉两个猪蹄,8人5分钟消灭一大锅排骨,10分钟两只跑山鸡。

2.jpg
3.jpg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日于西安古城充分休整后,穿越队一行9人于次日清晨出发,上午10点到达本次鳌太穿越起点23公里处,在鳌山登山口合影留念后,穿越之旅正式开启。沿路而上,一路上行坡度大约五六十度,这就是驴友们所称的“练驴坡”。经两小时重装急速拔高,每个队员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体力透支现象,高原剧烈活动带来的症状显露无遗,最初攀爬时生龙活虎,一度遥遥领先的逍遥胖,已出现严重高反现象,步履维艰,直呼头痛,虽然服下携氧片,但挥之不去的窒息感迫使他最终放弃了本次穿越。三小时后逐渐适应的我们,穿越密林到达了第一个山顶,刹时眼前一片开阔,湛蓝的天空和层峦的山峰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继续前行,眼前所呈现的景色乃是高海拔植物的乐园,沿途树木稀少,灌木、花卉较多,地势相对先前的大坡度也平缓了许多。心随境转,美景各异,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格外舒畅。下午4点半到达松树岭海拔2900米扎下营地,此时落日的余辉洒落对面林间,山谷笼罩在一片薄雾里,黄昏安宁,四野静谧,远离都市的嘈杂喧哗和世间的尔虞我诈,忘却工作的压力束缚和红尘的悲欢离合,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松林的芳香在鼻翼铺开,清新的空气坏绕周身,身处这万籁俱寂的空间,了然世事之外,实乃一种享受!我与大眼山猫小酌两口高度白酒后,便各自钻进了帐逢,躺在柔软的垫子上,一边听着帐外诚诚与小伙们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美丽的夜空数着星星的细语声,一边听着手机里流淌着轻柔舒缓的音乐,于无限的遐想中,渐渐进入了梦乡!
5.jpg
6.jpg
7.jpg
9.jpg
10.jpg
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3日早上8点拔营,穿越路线是2900营地--乱石坡--导航架--西跑马梁--药王洞--麦秸岭--水窝子营地。历经1个多小时的石海攀爬,左、右横切,顺利登上鳌山大梁。偌大的梁子上吹来了层层薄雾,寒风四起,格外袭人。我们放下背包轻装向导航架出发。约半小时到达鳌山主峰标志性建筑--导航架,我们在导航架下尽情欢呼、拍照、歌唱。
12.jpg 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原路返回拿背包时起雾了,转眼间能见度低至20米以下,鳌山顶虽然平缓,但除了导航架没有其他太明显的标志,没走多远就难辨方向了,幸好我有鳌太穿越的轨迹,嘱咐了大家一些注意事项并再次强调队伍不要拉得太远,切忌单独行动。雾夹带着雨雪愈来愈浓,一会功夫路上就积了一层薄雪。漫过一眼望不到边的乱石、草墩,我们飞越雪地,直奔药王庙,11点半过终于抵达目的地。大自然仿佛一双充满魔力的手,把巨大的石块按自已的喜好稳稳的垒成一个个石塔,矗立在此饱经风霜。传说药王孙思邈曾在太白地区行医,利用太白山丰富的药材资源,济世救人,世人立庙纪念。药王庙外风雪交加,寒风刺骨,吹得我们站立不稳。
14.jpg 15.jpg 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补充能量后我们即刻启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啊!又经过一小时的艰苦跋涉,来到了荞麦粱的山脚下,荞麦梁的路崎岖坎坷,处处可见积水草坑,方向难辨,简直“难于上青天”!起初,后面的队员还能勉强跟随,但至刀脊侧切时,队伍已逐渐拉开了距离。刀脊,顾名思义,刀背一样的山脊。坡度极陡,碎石会在湿泥上打转,草地溜滑,尤其重装上阵,身子稍有倾斜就有侧滑的危险。横切至半时,本应向1点钟方向直拔到顶沿山脊横切,无耐8人队伍已然拉得很远,前队已横切了很远,我快步向前叫上诚诚按轨迹的方位直拔到顶。其实横切也可但路远难行。这个拔高十分累人,手脚并用,大口喘气,直拔100多米七八十度的陡坡,过程艰辛,但到达山顶横切到该梁东侧顶上后,秦岭的山巅尽收眼底,延绵起伏,蜿蜒不绝,令人神清气爽!我席地而坐时,才发现诚诚脸色发白,全身发抖,嘴里不停的说冷想睡觉。“失温”两字一下跳至眼前,内心一惊!我赶紧拿出巧克力和能量棒让诚诚吃下,又喝了一些热水,总算缓过气来了。询问得知原来诚诚本次出行,保暖衣裤带的过多,未带速干衣裤,抓绒衣裤在行走时浸汗,停下休息时便会湿冷,所以即时添加再多衣物都是湿的并不保温。再加上诚诚的食物仅带了几斤炒面,除了早上冲了一碗炒面几乎未曾补充其他能量,体内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等症状。这是我的失误,因队员都是老户外人员,对他们过于信任,只是强调注意事项,未能挨个落实,应引以为戒。下水窝源营地时,那一段路的“石头阵”也相当恐怖。雪、草墩、石块交错分布,稍不注意或体力不支就很容易掉进石缝中!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下午5点到了水窝子,扎营野餐,营地上有很多驴友丢弃的面条、大米、大饼等食物,听说诚诚食物带的少,石头和阿乐也都攒下自己的食物均给诚诚,又捡了一些大米、面条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晚饭后躺在帐篷里,我不断计划着明天的路程和安排,按照现在的速度,明天的行程会很艰难,高海拔负重穿越,确实是一项残酷艰巨的任务,真怕有人会半路放弃,倒地不起。目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帮助体力弱的队员减负。辗转反侧的无眠,又是忧虑的一夜。
22.jpg 23.jpg 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4日的穿越路线是水窝子--飞机梁--梁1--梁2--梁3--2800营地-南天门草甸。早上石头和极哥的做饭声打破了鳌山的宁静,大家都一股脑的爬出了帐篷。山间雾气如静谧薄纱,在空中飘动着;又如袅袅炊烟,倾泄出一抹抹单薄的浮云,展露一天最初始的微笑。水源是一条细细的小溪窝,水贼凉但很清澈,洗把脸神清气爽。早餐后我们从水源地开拔沿着东边切上去,沿着左边的山石越过松树岭,眼前是一片较为平坦的石海阵,前面有一个山梁需要攀爬。我们靠左边的石海阵到达比较平坦的飞机梁粱顶,飞机粱两侧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之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误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远处山尖或许就是梁1峰了,拉开身子,迈开腿,继续前行。老远望去,发现石头在一个标志物前拜了一拜,等到了跟前才知道原来是2014年5月份驴友立在石堆中的“鳌山-太白遇难山友纪念碑”。不锈钢材质的纪念碑另一侧上书“山无陵,与天合”,据说是去年5月4号一位年轻的MM因高反和饥饿而逝去生命,这是她的男友立的碑。经过这样的地方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愿逝者安息!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在海拔三千米的秦岭之巅,翻阅一个又一个的山头,枯燥乏味之感令人绝望。好在老天还是善待我们,天气晴朗,白云涌起 ,形成壮观的云海在山谷里汹涌翻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的至高境界莫过于此。人生旅途中,遇到挫折,不妨抬头望望天空,虽然身处绝境,但自有的心灵依旧可以畅游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从内心拒绝穷途末路时,正是希望冉冉升起的时刻!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8 21:54 , Processed in 0.06708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