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1|回复: 0

[民俗民风] 中元节·鬼节·瓜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4 19:34 编辑

      阴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还称”瓜节“。昔日烟台,每逢中元节,人们都要在天后宫(大庙)、天后行宫(福建会馆)举行盂兰会,连天后行宫门前的街,都被命名为盂兰街(后改称毓岚街),足见中元节对烟台影响之大。

  中元节之夜,人们用西瓜皮、面碗、纸张、秫秸制成灯具,临河的投放河中,临海的投放海中,以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放灯后,河、海中顿时灯火通明,如同天上点点繁星。

  胶东沿海地区,还有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还装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节祭祖,一般都在午后进行。中元节的饮食,在胶东一带,一般是包子、饺子、馒头,饭后吃时令水果。

  中元节举行盂兰会的习俗,源于目连僧救母的故事。目连本姓傅,名罗卜,性至孝,父早丧,母刘清提笃信佛教。傅罗卜幼时被佛度去,刘清提失子,迁怒于佛,毁佛开斋,打僧骂道,以至忧愤而死。传说刘氏死后被阎罗王判在油滑山受苦。傅罗卜修成正果,法号目连,成为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得知其母在阴间受难,目连极为痛苦,如处倒悬,求佛祖救度。佛祖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在僧众夏季安居终了之日(即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会,以祭其母,即可解脱。“盂兰盆”一词译自梵文,意为“救倒悬”。目连遵师嘱,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会,终救母脱离苦海。

  从此,每逢阴历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会便成为一种佛教仪式。早在梁代,民间开始仿行,相沿成习。自南宋以来,依照目连救母故事编成的戏剧《目连救母》、《油滑山》等,更是久演不衰。因为目连救母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最厚重的孝文化,这也是中元节的内涵所在。

  文/王焕理 王雪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2 06:18 , Processed in 0.0455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