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40|回复: 26

[史海钩沉] 贾雅格与东海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罘来德 于 2014-6-7 10:57 编辑

本文题目听上去象学术论文,其实只是介绍贾雅格,而且其中还夹带些许私货。不过,在介绍贾雅格之前,我必须先介绍赫德。若干年前,芝罘区在对烟台山近代建筑进行维修保护的过程中,发现了数块石碑。这些石碑大约高0.9米,宽0.4米,厚0.1米,为青石凿成,上面阴刻楷书“赫德总税务司地界”字样。这是英国人在烟台山跑马圈地留下的标记。

赫德何许人也?

赫德(Sir Robert Hart,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英国人,字鹭宾。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1863年-1911年)。赫德作为一个英国人服务于中国海关,国人对他褒贬不一。

褒者如是说。赫德恪尽职守,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新建了沿海港口的灯塔、气象站,为北京政府开辟了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并逐渐增长的新的税收来源,清除了旧式衙门中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赫德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

赫德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中国雇员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人民的“同胞”,是中国政府用来对付外国商人的外籍雇员。1885年6月,英国政府任命他为驻华公使,他辞谢不就。洋人说他是清帝国的合伙人。赫德病故后,清政府追封他为太子太保。为了纪念赫德,北京,上海, 香港等地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赫德路。

贬者如是说。赫德把持清朝海关期间,海关进口税率一直保持在5%的水平。5%的进口税率使西方国家的工业品充斥中国市场,完全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赫德的海关,其实是在维护大英帝国的殖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和印度一样成为原料产地和英国工业品的市场。为了表彰赫德维护英国在华利益所做的贡献,英国政府多次封他爵位。

赫德还参与《烟台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大清国主权丧失,他脱不了干系。建国以后,中国近代史学者大多将赫德管理下的中国海关,界定为“为帝国主义利益服务的”;而赫德也被定性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更有甚者说赫德就象西方吸血鬼插在大清国身上最粗的一根吸血管,吸大清的血长达48年之久。

从边缘人的观点看,真理往往在两极之间,这与古代中国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赫德就是一个典型的边缘人,他被夹在大清与大英之间,大英是他的祖国,大清是他的雇主兼侨居国。完全向着大英,大清不会雇他;完全向着大清,大英子民会骂他“英奸”。事实上,《烟台条约》签定之前,赫德就陷入了空前的忠诚危机。

负责处理马嘉理亊件的英国公使威妥玛(Thomas Wade,1818/8/25-1895/7/31)主战,他想借此机会狠敲大清一笔竹杠。战端一开,各海关口岸恐怕都要停摆,赫德的事业就要落空,大清雇他就是为了圏钱,圏不到钱,他在总理衙门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马嘉理亊件的处理上,赫德的个人利益与大清的朝廷利益是一致的。他全力斡旋,力避开战。据说,为此他与威妥玛闹的很不愉快,多次争吵,最后一次,威妥玛在赫德家喝下一大杯雪利(Sherry, 一种高浓度白葡萄酒,酒精含量18-20%)后,拂袖而去,随后便有英国使团对赫德忠诚度的怀疑。

这次忠诚危机险些把赫德压垮,还好,他挺了过来,在他的努力之下,仗最终没有打起来。应该说,在大英枪口的威逼之下,《烟台条约》是无能的大清能订下的对自己最有利的城下之盟。李鸿章对此深有感触,《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到,“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事后,大清总理衙门对赫德更加依重,大英政府也不再怀疑他的忠诚。

然而,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不认这壶酒钱,他们认为,《烟台条约》丧权辱国,赫德是列强的帮凶。英国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满意,他们本想,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结果,大炮没响,只有白银。他们称赫德为“清帝国的同伙”。在两拨民族主义者眼里,赫德里外不是人。

《烟台条约》签定之后,赫德对友人说,他与威妥玛之间的关系再也不是从前了。然而,人世间的亊有几件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对赫德的功过进行评价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介绍赫德是为了引出贾雅格。据说,赫德与贾雅格家族三代女人都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注意,八卦露头了。

2012年,一个退休的英国老人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赫德的朋友 - 贾家三代女人在中国》(封面见右图,正式译本书名可能有所不同),专述赫德在中国期间的情感经历,尤其是他与贾雅格家族三代女人亲密的友谊。
这位退休的英国老人何许人也?
老人名叫玛丽.缇芬(Mary Tiffen, 1931 -),见左图,英国人,伦敦经济学院博士,从事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主要成就是对肯尼亚马查科斯地区环境恢复的研究。退休后,玛丽.缇芬的兴趣转向自己的家族史。

2002年是她外祖父去世100周年,她到中国来拜谒了母亲的出生地与外祖父的葬身地,即山东芝罘,右图摄于烟台山东面海滨。十年后出了上书,书中有不少与烟台有关的内容。中山大学已经有人将此书译成中文,不久前,我在网上征询清末烟台街上大商号,与此有关,不少网友都助过手,我谢谢施过援手的朋友。

下图是玛丽.缇芬的外祖父的全家福,

从全家福中可以看出,她外祖父家女儿不少。实际上,她外祖母弗兰切丝(Frances Mary Fawcus, 1857-1929),一共生了十个孩子,三男七女,有两个夭折,一男一女。这张全家福摄于1900年,长子已夭折。排序如下:
1.Edward Carrall 1878 - 1878, 男, 生于天津,死于天津。照片中没有。
2.Emily Carrall 1879 - 1964, 女, 生于天津,死于英国。后排左三。
3.Muriel Fawcus Carrall 1880 - , 女, 生于天津。后排左一。
4.Maude Carrall 1882 - 1949, 女, 生于天津。后排右一。
5.Kathleen Fawcus Carrall 1883 - , 女, 生于北京。中排左一。
6.Frances Carrall 1884 - 1902, 女, 生于中国,死于英国。后排右二。
7.Osmond Eric Carrall 1889 - , 男, 生于厦门。前排席地而坐者。
8.Edith Gwenoline Fawcus Carrall 1893 - 1981, 女, 生于芝罘,死于英国。中排右一。
9.Phyllis Carrall 1895 - 1902, 女, 生于福建,死于芝罘。中排右三。
10.James Carrall 1900 - , 男, 生于芝罘。中排左一怀抱者。

玛丽.缇芬的母亲(Edith Gwenoline Fawcus Carrall)排行老八,上图中排右一小女孩。全家福中的成年男子是玛丽.缇芬的外祖父贾雅格。

贾雅格何许人也?

贾雅格(James Wilcocks Carrall,1849/9/24-1902/5/5),英国人,见左图。

正式介绍贾雅格之前,先正其名。比贾雅格稍早一点,有一个被太平军杀死的美国传教士叫James L. Holmes,他的汉名叫花雅格,这就是说,雅格是清末国人对James的约定俗成译法。按现代翻译惯例,James应该译作詹母士,译成雅格似乎远了点。不过,查一下James的词源,我们发现,James来源于古法语中的Jaques (发音“让阿克”,“让”字的鼻腔音别出来,卷着舌头接上“阿克”,就是那个意思) ,Jaques来源于希伯来语中的Jacob。雅格应该是法语名Jaques的直接音译,然后转手加给对等的英语名James。如此说来,最早把James译成雅格的那个人应该是个有学问的人。

贾雅格与山东芝罘关系非同一般。山东省情资料库海关库,1862-1945年东海关税务司历任税务司一览表(http://www.infobase.gov.cn/bin/mse.exe?seachword=%u4E1C%u6D77%u5173&K=a&A=52&rec=7&run=13)中有这样两行:

贾雅格(J. M. CARRALL),英,代理税务司 (1890/11/1-1893/3/22)
贾雅格(J. M. CARRALL),英,税务司 (1896/11/25-1902/5/5)

英文人名明显有误,但中文人名贾雅格没有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James Wilcocks Carrall。

贾雅格在清朝海关任职长达34年,最后升为东海关税务司(Commissioner of Customs in Chefoo),东海关有八年多时间实际上被他把持。他的经历细节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他的一个女儿。

茂德

全家福后排最右边的那个女孩叫Maude Carrall,在家中排行老四,左图是她20岁那年(1902)的近照。 Maude Carrall,也许有中文名字,但尚未见诸文字,我按老例给她起一个吧。按当今的翻译惯例,Hart应为“哈特”,清末翻译,讲究信达雅,于是有“赫德”。赫德者,大德也,按此例,Maude 可为“茂德”。茂德听起来不太象女人的名字,是吧? 将就吧,比起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夫人的中文名字“邦就烈”(Julia Brown Mateer),那可好多了。

茂德是个专业摄影師,据说茂德用的是柯达便携式相机(Kodak box camera)。柯达这个名字及柯达相机在1888年见诸市场,第一批商业胶卷到1889年才见诸市场,便携式相机开始流行还要到1900年。1902年2月,茂德从上海买回一部柯达相机,那年她20岁,这说明她是个赶时髦的潮女。

茂德留下大量照片,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国海关近代史研究项目(http://www.bristol.ac.uk/history/customs/)对她的照片有专门收藏。中国历史照片(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项下,中国海关(Chinese Maritime Customs)照片一栏,编号为ca01 和ca02 的两组照片都是茂德的作品。网上流传的芝罘旧照有很多是出自她的纤手,贾雅格家族总算有人给芝罘留下点值得记忆的东西,当然,玛丽.缇芬的书会留下更多文字的东西。在东海关众多税务司中,贾雅格能留其名,要归功于他的几个女儿,茂德名列前茅。我对自己家乡一百多年前历史的视觉化了解也多亏有她留下的这些珍贵照片,本文就用了不少茂德作品,为此我甚至愿意多少原谅她父亲从芝罘刮走的海量银子。

贾雅格从芝罘刮走海量银子? 对,贾雅格是赫德的门生,代表大英帝国,把持东海关,从芝罘刮走海量银子。这亊需要从贾雅格家族的女人说起。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罘来德 于 2014-6-7 12:05 编辑

贾家的女人

贾雅格家族最早与赫德接触的女人是贾雅格的母亲Emma Spry Edwards Sampson(1829 - 1909),见左图,我们姑且名之为老艾玛。 老艾玛一生有过三次婚姻。1848年4月3日,与第一任丈夫James Sess Carrall Wilcocks(1822 - 1852)结婚,生下一儿一女,男孩叫James Wilcocks Carrall,此即我们的主人公贾雅格, 女孩叫Emma Wilcocks Carrall,我们姑且名之为小艾玛,此女曾搅过赫德的婚姻,暂且按下不表。

老艾玛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女人。从她及贾雅格众女儿的腰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维多利亚女王与战国时期的楚王有同好,维多利亚女人束腰束胸的残酷程度比起大清女人裹脚差不到哪里去。 请注意贾雅格太太的腰身,那可是生过十个孩子的腰身! 我们可以想象,把一包豆腐压制成豆腐干,那得需要多大的功力啊!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知识分子把中国女人裹脚当成蛮夷陋习,在书中放肆耻笑,实在是有点五十步笑百步。

从经济地位上看,束胸的维多利亚女人与裹脚的大清女人没有本质差别,束胸的甚至还不如裹脚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 已婚女人不工作,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丈夫,对家庭财务没有支配权,就连从娘家带来的嫁妆和私房钱都要归在丈夫名下。这样一来,女人能做的就是嫁个好人家,经营好丈夫,一旦丈夫靠不住,随时准备好下家。这很有点象淮海战役时期刘伯承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战役思想。

老艾玛第一次结婚没有取得家人同意,婚后不久,丈夫于1852年4月去世,原因不详。丈夫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却给她留下一个遗腹子,即小艾玛,老艾玛一度靠乞求亲友帮助为生。 很快,她于1853年1月18日改嫁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商人Charles Buckton(-1856)。婚后不久,Buckton便带着她及其儿女去往中国,在珠江边的黄埔一带经商。 如同许多现代海归不顾廉耻地美化自己在海外并不灿烂的经历一样,Buckton在谈婚时对自身做了相当可观的美化与提升,其实,他不过是个经营船具的小贩,还曾于1847年在香港宣布过破产,他把老艾玛亲友资助的300英镑都拿去花了。1856年6月15日,Buckton死在自己的驳船上,原因不详。他不仅没有留下财产,而且还留下大量债务。

1858年8月25日,老艾玛于香港改嫁Thelopholis Sampson,我们姑且名之桑普森,见左图。那时,赫德已当上粤海关税务司的秘书,而桑普森是赫德的下属兼出纳。桑普森把老艾玛带回广州,老艾玛得以结识赫德,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友情。

那时的赫德二十出头,在灵与肉两方面都处于饥渴状态。 在肉的方面,赫德象当时很多来华的欧洲人一样,在宁波找了一个广东女人。那个女人叫阿瑶,16岁上就跟了赫德,那应该是1857年。阿瑶为赫德生了三个孩子,一女二男,但始终没有名分。 阿瑶怀上长女Anna之后,二人有过一段时间分居,赫德住广州,阿瑶住澳门。赫德每月给她三十大洋,但阿瑶还是经常向赫德要钱,为此,赫德甚至还向桑普森借过钱。1858年间,赫德曾经几次想与阿瑶了断,结果不但没断,反而又生下两个儿子,1862年生Herbert,1865年生Arthur。

1866年,赫德终于下定决心,用三千大洋切断了阿瑶与自己及三个孩子之间的联系。阿瑶嫁给一个中国人,三个孩子则被送回英国抚养。这为日后赫德婚姻不幸,并被人敲诈,埋下伏笔。 赫德是个谦谦君子,提到阿瑶所嫁的那个中国人时,他居然用Chinaman这个字眼。在海外,如果有人当面叫我Chinaman,我多半是要与他打架的,这表明,阿瑶嫁人,赫德心里很有点不是滋味。

在灵的方面,赫德见了年轻漂亮的欧美女人,常会想入非非。1854年,他在宁波期间曾对年轻的倪维思夫人产生过想法,以至于四十多年后仍念念不忘。他曾多次在日记里忏悔自己的原罪。

桑普森带着自己的家眷见过上司之后,赫德对属下的两个女眷同时产生兴趣。他们之间的交情深到什么程度,玛丽.缇芬在书中不便明说,我只能用二十一世纪的小人之心去度维多利亚时代的君子之腹,赫德与老艾玛好到承诺日后一定为她儿子谋个好前程,与小艾玛好到后来差点让她搅黄了自己的婚姻。后来,赫德北上,任命桑普森在广州同文馆教英文,老艾玛则与赫德保持通信。这事竟让桑普森醋意大发,怀疑自己得到这个位置不是因为自己有能力,而是因为老婆与上司有特殊友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友情? 恰如一部红楼,仁者见仁,情者见情。

应该说,老艾玛与赫德交好有着深远的战略目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自身没有谋生本领,一旦丈夫靠不住了,那就要靠儿子,靠家族,或其他男人。若干年后,桑普森辞去同文馆的工作,带着老小艾玛回到欧洲,儿子贾雅格则留在中国。老艾玛的直觉相当准确,桑普森果然靠不住。1897年12月29日,桑普森去世,死前身家估价约一万英镑,结果他在遗嘱里,一截赠弟,一截遗妹,一截还侄友,落到老艾玛名下的不到四千镑。老艾玛后来主要靠儿子接济,而儿子又靠老情人扶持。

赫德是个君子,答应女人的事他做到了。他在大清海关里给贾雅格谋到差亊并尽力拔擢,甚至一度把他弄到身边当私人秘书。然而,贾雅格资质平平,几次测试都不过关。赫德对他相当不满意,曾感叹,他要是有他妹妹那股聪明劲就好了。

这导致贾雅格太太弗兰切丝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惜亲自出马,紧急公关。佛兰切丝也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丈夫的社会地位即全家的福祉所在,保住它是目的,为此很多东西都可以是手段。有一段时间,晚饭后,弗兰切丝经常是陪赫德散步,而不是自己的丈夫。 赫德显然对她产生了怜惜之心,后来弗兰切丝孩子生得多了,赫德曾私下抱怨贾雅格把老婆当成生孩子的机器。

赫德是怎么知道贾雅格他妹妹那股聪明劲的? 1875年,小艾玛(Emma Wilcocks Carrall),见左图,要随父母回国定居。行前,她去北京拜访赫德,在那里住了一个月。 那年,小艾玛24岁,赫德太太海丝特(Hester Bredon 1853-)27岁。赫德夫妇本来就关系紧张,海丝特对赫德与阿瑶所生的那三个孩子耿耿于怀,赫德则觉得自己的太太既上不得厅堂,又下不得厨房。

那时各国驻京外交使团经常举办大型舞会,有一部老电影叫 55 Days In Peking (北京55天),反映北京使馆区被义和团围困的片子,其中有形象的描写,见左下图。为此,赫德自己还养着一个管乐队,请一个葡萄牙人担任乐队指挥,见右下图,左一为乐队指挥,右一为赫德。然而,海丝特对外交活动既无兴趣又不得法,小艾玛则年轻漂亮,在上流社交场合如鱼得水。连英国公使威妥玛都觉得,在敏感的外交时期,在北京最高级别的国际社交场合,小艾玛是个可以为晚会增色的角色。

  
北京使馆区的外交舞会 赫德的管乐队

赫德对小艾玛的依重就可以理解了,这就更加反衬海丝特在交际上的笨拙,因而引发她的敌意。 其实,小艾玛去北京见赫德是有求于他。小艾玛要随父母回国定居,她已经24岁了,尚未出嫁,养父对此已有微言。回到伦敦,如果不能很快嫁出去,就必须自谋生路。她是来请赫德帮忙介绍工作的。 赫德在给友人的信中是这样介绍小艾玛的,“一个超级聪明的女孩,我的盟友,如果她去找你,请给予最好的建议,尽力帮助她”。


贾雅格的老五凯特(Kathleen Fawcus Carrall 1883 - ),见左图,生于北京赫德官邸,当时贾雅格正任赫德的私人秘书,贾雅格夫妇便请赫德做凯特的教父。认教父类似于如今中国文化里认干爹,但在基督教传统中,教父具有法律意义,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如果生父去世,教父便是孩子的法律监护人。

赫德自己的女儿被太太带回国去了,他把贾家的几个看得如同自己的女儿。从她们会写信起,一直保持通信,尤其是凯特,逢年过节,还要互寄贺卡与礼物。 有一年,贾家的两个女儿茂德和凯特,应邀到北京去玩,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女孩。赫德去车站接她们,见面后,抱着四个女孩一顿猛亲,以至于凯特姊妹皆感觉异样,那年凯特十七,茂德十八。凯特在日记中记下了那种异样的感觉,“路人指点说,看道台大人和他的四个老婆”。

简历

进行了这么多铺垫,该进入主题了。本着由简入繁的原则,对贾雅格的经历中与东海关关系不大的,我将一笔带过。以下是贾雅格的简历:
1.1868/8/1, 于天津加入清朝海关,四等文员
2.1869, 于北京接受一年半语言培训
3.1871, 于粤海关在Edward Bowra手下任低级文员
4.1876, 培郭嵩焘使团访问伦敦,升为二等助理
5.1877-1882, 于津海关任一般文员
6.1883/11 - 1884/4, 任赫德私人秘书
7.1884/5 - 1884/8,任闽海关副税务司助理
8.1885/1 - 1885/6,任闽海关执行副税务司
9.1885/7 - 1885/9,任闽海关副税务司
10.1887 - 1889,携全家回英国休假
11.1889/5 - 1890/9,任厦门海关副税务司
12.1890/9-1890/10, 任东海关执行税务司兼海关邮局邮政司
13.1890/11/1-1893/3/22, 任东海关副税务司兼海关邮局邮政司
14.1893/3-1893/6, 休病假
15.1893/6/5 - 1896/3, 任厦门海关副税务司
16.1896/4/7 - 1896/11/5, 任粤海关税务司
17.1896/11/25 - 1902/5/5, 任东海关税务司兼海关邮局邮政司

税务司的日常工作没有什么挑战性,按几个高层人士的说法,“只要识字,能写,会数数,就能当税务司。”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权力地位,这个位置要求熟悉如何与当地官员打交道,海关权限范围以内的亊物决不容当地官员置喙,反之,涉及到地方亊务要小心谨慎避免越界。 到了历史紧要关头,还需要相当的魄力与判断力。贾雅格前18年的经历可以说是毫无精彩可言。1984年,贾雅格被外放到福建任闽海关副税务司助理,终于在那里干了一件漂亮亊,让赫德刮目相看。

马尾海战

1984年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关于这一战事的细节,有不同说法,本文旨在介绍贾雅格,因此,试图通过贾雅格的视角来审视该亊件。毕竟,该亊件对贾雅格事业的腾飞起了重要作用。

1984年8月14,法国海军中将孤拔(Amédée Courbet)率舰队溯马江而上,直至罗星塔锚地。根据清廷不打第一枪的训令,沿江各炮台都没有开炮,福建水师的军舰也未作反应,两国舰队在罗星塔锚地进入对峙状态。为法舰引水的是五个闽海关高薪聘请的外籍引水员,两个英国人,两个德国人,一个意大利人,这样,闽海关就被牵扯进来。

据贾雅格向赫德报告,法国舰队有10艘战舰: 4艘巡洋舰,1艘护卫舰,3艘炮艇,2艘鱼雷艇,共有77门炮,最大的Triomphante号4127吨。福建水师有11艘战舰,多为缉私反海盗的轻型舰只,共有45门炮,最大的扬武舰1400吨,舰队由扬武管带张诚统领。 驻福州的英国领事Charles Sinclair给国内的报告称,福建水师的11艘舰艇中,只有3艘,巡洋舰扬武和两艘炮艇,可以称的上是真正的战舰。法国舰队还配有福建水师所没有的机关炮和新式鱼雷,显然占有优势。

从七月初进入闽江口后,法国舰队一直在等待谈判结果,8月16日,皇帝万寿那天,舰队还升满旗以示庆贺。1884年8月23日,谈判破裂的结果出来了,下午1点56分,法舰Volta和Lynx号首先开火。琛航,永保二舰在数秒钟内沉没,艺新,伏波二舰逃跑,在林浦附近搁浅;福胜,建胜二舰很快便处于下沉状态。扬武用尾炮还击,击中Volta的舰桥,七死一伤,伤的是舰队指挥孤拔,扬武随即便被鱼雷击中,管带张诚乘救生艇弃舰。 福星,济安,飞云在第一轮炮击中便被击毁。振威挺到最后,但也未避免沉没的结局。从法舰开火到振威沉没前后仅用了七分钟。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罘来德 于 2014-6-7 12:04 编辑

当时的清朝是母鸡司晨,而那位司晨的母鸡对于治理国家可谓一窍不通,不过,有一点她老人家非常明确,自己的权力地位是目的,其它都是手段。于是,众臣在下面乱支招,她则在上面摸石头。在国际亊务上,她今天听恭亲王的,明天听李鸿章的,后天听驻法钦差大臣的。

赫德明显感觉清廷政出多门,遇到重大亊件,不知该跟哪个衙门打交道。然而,无论哪个衙门,与洋人起了纷争,最后要解决问题的时候,都不得不求助于赫德的海关系统。赫德是个边缘人,也是中间人。他用的人也一样,既不能忠于自己的祖国,也不能忠于清廷,他们必须忠于赫德。学术界对赫德的负面评价之一就是任人唯亲,其实,他于夹缝中求生存,那也是迫不得已。

当时,闽海关税务司是英国人汉南(Charles Hannen),贾雅格是助理副税务司,但是,在紧要关头,汉南回英国休假去了,于是,烫手的山芋就落到贾雅格手中。贾雅格虽然资质平平,但对赫德绝对忠心耿耿。无论谁对谁错,最好不要打仗,这是赫德的生存法则,对此贾雅格心领神会。在必须独自处理重大历史亊件的时候,赫德的生存法则就成为他的本能反应。其实,仗还没有开打,贾雅格就已经开始扮演调解人的角色,“连续数周,没日没夜,紧张努力”关注局势发展并适时进行斡旋。他曾给闽浙总督何璟写信,希望勿动干戈。

战后,他试图用和稀泥的办法将大亊化小,小事化了。两国交兵这么重大的亊件,他居然归因于海关引水员私自为法国舰队引水。他一方面吊销了那五个人的执照,另一方面给福州将军穆图善出主意,让他给有关领事馆写信,告那五个人违反国际法。福建地方官府还真这么做了,九月底,英国领事馆就收到信要求惩处英国引水员。Sinclair回道,他们还在法舰上,等他们回来后会作处理。最后,好象只有一个德国引水员受到惩处,这亊就这样不了了之。

后来,又发生一个意外亊件。 9月6日,马江沿岸一个炮台误击英舰H.M.S. Zephyr号,炸伤一名军官。刚被法国舰队打得鼻青脸肿,又招惹了英国舰队,清廷的焦虑可想而知。闽浙总督当即派两名高官去向英国舰队指挥陶威尔(William M. Dowell)表示道歉,并答应赔偿。

有关赔偿的具体细节,闽浙总督最初派人与英国领事Sinclair商量,Sinclair说这事已经被陶威尔上报英国政府,应该由英国政府与总理衙门协商解决。眼见亊态要扩大,闽浙总督急派福州道台请贾雅格出面。贾雅格担心越界,招来赫德的责怪,犹豫不决,道台以几近哀求的口气告诉贾雅格,总督大人认为这算是给他个人一个面子,贾雅格这才答应出面调解。

受伤的军官已死,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中方支付4000英镑给那个军官的母亲作为抚恤金,外加500英镑慰问几个受轻伤的士兵。英方接受这一方案,钱通过贾雅格支付。贾雅格怀着忐忑的心情向赫德报告了自己在这期间的诸项工作,赫德对其做法非常满意并表示感谢。赫德对贾的顶头上司汉南说,“贾雅格对亊情的处理既谨慎又得法。”

贾雅格在福州的表现令赫德刮目相看,转过年来便被提升为副税务司,月薪300大洋,合年薪1000英镑。他的事业从此开始腾飞。马尾亊件过后,贾雅格还受到朝廷的嘉奖,被授予双龙三等第一宝星(即现在所称的勋章),见左图,与领事同级。

不是老爷,胜似老爷

1896年11月25日,贾雅格正式走马上任东海关税务司兼海关邮局邮政司,六年后死在任上,葬在烟台。在此之前,从1890年起,他已陆续有三年多的时间在东海关任执行税务司和副税务司。可以说,贾雅格与烟台有不解之缘。

名义上,税务司为清朝海关监督雇佣之人,其职责是协助海关监督按照协定的通商税则计征过往船舶的吨税和进出口货物关税。 然而,税务司受总税务司的任免和调遣,对上听命于总税务司。在海关业务范围以内,税务司享有绝对的统治权,清朝地方官无权加以管束。 加之大量税银经手,这使得税务司一职在通商口岸有了一种不是老爷胜似老爷的地位。

1862年1月16日,恭亲王奕䜣向皇帝请旨,调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专门负责中外税务,并请朝廷礼部颁发关防。 当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往烟台。从那以后直至清朝灭亡,东海关监督一直由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任。

清朝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登莱青兵备道道台这一位置为正四品的官衔。与贾雅格共亊时间最长的东海关监督是李世杰(1898/6 - 1903/10),他的公函抬头是,“头品顶戴总理沿海防军营务处山东分守登莱青兵备道东海关监督李”。

清政府对外国籍帮办以上人员封以各种官衔,贾雅格的公函抬头是,“钦加三品衔双龙三等第一宝星东海关税务司贾”,见左图。贾雅格官帽上的顶戴是蓝色明玻璃,蓝宝石表示三品,见右图,实物在贾雅格的重外孙Lennox Harvey-Jamieson手上。名义上,贾雅格是从三品,与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同级。按清朝官场的排序规矩,在官衔品位上,海关税务司还压道台大人一头。

虽然很多捐来的官都有这个“钦加三品衔”,地方父母官会表示尊重,但不会太拿他们当回事。但贾雅格的“钦加三品衔”不同,它不是捐来的,是朝廷封的。 更重要的是,从权上看,这个钦加三品衔直通总税务司,而总税务司直通总理衙门; 从钱上看,经过这个钦加三品衔之手的银子海了去了。仅凭这两点,没有那任父母官敢跟海关税务司过不去,而是敬之如真三品。庚子拳乱过后,烟台商业公会给贾雅格送了一组六幅字的“感谢信”。这六幅字清楚地表明,烟台的地方绅商已经把他当成父母官来看待了,容后详述。

东海关税务司官邸

据史料记载,东海关税务司办公楼建成于1864年,税务司官邸建成的具体时间尚未见到记录,应该也在这一年。有一点可以确定,不可能早于1863年。左下图截取自贾雅格年之前绘制的烟台地图,右下图是王建波博士提供的1938年烟台山地图,从两幅地图上看,东海关税务司官邸的位置没有变化。东海关税务司官邸现已不存,何时何故拆毁,原因不详,有记载显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官邸仍在。我们只能通过各种资料来大致估计当时的位置。

烟台山一带的局部放大 王建波博士提供的1938年烟台山地图

红圏里那栋建筑物是东海关税务司官邸 根据旧地图及专家现场踏勘而做的卫星定位

左上图是1900年从毓璜顶方向拍摄的烟台山。勿将右上图提供给美国使馆,否则,他们按此图放精确制导炸弹,炸着他们自家的领馆,本人无意负责。据记载,那时的东海关税务司官邸是一栋较大的平房,见下图。

  
官邸的正面 从坡下官邸花园往东北方向看去

官邸的背面,从现烟台山灯塔的方向看去。 官邸内部客厅一角

家仆

税务司官邸共有24名仆人,只有少数几个是贾家私仆,如保姆和厨子,其他都是公仆,在海关领薪水,如花匠,轿夫,看门人等。从几方面留下的英文材料上看,贾家人对家仆统称amah,而amah这个称呼据说来自印度,主要指保姆。


保姆 厨子

左图是贾雅格家的保姆,她手里牵着的是贾雅格最后一个孩子,小儿子Jim Carrall (1900-)。据说,那个保姆是从广东带来的,她在茂德影集里出镜率最高,至少有八张,与贾家人关系相当密切。据称保姆不是基督徒,却对贾家几个女儿宗教意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右图是贾家人出外野餐,左边那位正在伺候吃喝的下人应该是贾家的厨子,本地人。据说,贾家回到英国后,一位amah一直替贾家祭扫他们家在毓璜顶美国公墓里的坟墓,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毓璜顶被日军占领。义和团闹得最凶的时候,保姆曾考虑回广州,贾家败落后,她应该不会继续留在芝罘。根据年龄与地域两点推断,替贾家祭扫坟墓的有可能是这位相貌端正的厨子。

旧主已去,仆人为其扫墓近四十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这种忠心耿耿的家仆不只是英美旧电影里有,旧上海的故事里有,烟台地面也有。现代人可能对此不屑,认为那是奴性,而我宁愿把它看成一种职业操守,甚至一种当今社会稀缺的美德。


公仆 轿夫

左图摄于1902年6月19日,其时,贾雅格已死,贾家人离回英国启程的日子只有十几天,看样子,保姆已经离去。带小Jim荡秋千的那个amah头上戴的官帽显示,他应该是个在海关领薪水的公仆,暂时看几天孩子?

右图摄于1902年7月1日,这一天是贾家启程回英国的日子,她们先去上海,在那里赶国际邮轮。 税务司官邸离东海关办公楼并不远,走着去也不过几分钟,然而,税务司的官位要求他必须坐轿去,因为道台老爷出门是要坐轿的。平时,税务司上下班有专人“叫班”,即坐这种人抬坐椅,轿夫戴官帽穿号衣,是在海关领薪水的公仆。

庚子事变

在其东海关税务司的任期内,贾雅格赶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1900年的庚子事变。关于一这历史事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婆说,庚子拳乱是拳匪作乱。

从边缘人的观点看,那是一场可悲的群氓运动。大清的那位老佛爷既恨洋人又惹不起洋人,于是,就鼓动义和团的人去灭中国境内没有武装的洋人。传教士的基本品行是搧了左脸让右脸,绝不还手,自然是容易灭。老佛爷耍了一回女流氓,义和团的众男女们就成了被利用的群氓。下面一段是义和团的经典口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
无节义,男不闲,鬼孩不是人所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惧发蓝。
仙也怒,神也烦,一等下山把拳传。焚黄表,升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
不用兵,只用拳,要废鬼子不为难。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涟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不知这口号是何人于何地所写,但我从中听出了“打一拳,两个钱,踢一脚,三个钱,办个义学不费难”的味道,它应该是出自孔孟之乡。仅这口号就表明这是一群愚昧的群氓。据史料记载,遭义和团烧杀的国人远远多于洋人,杀洋人数以百计(约250),杀国人则数以万计(两万多)。用电影《霸王别姬》里段小楼的话来说,敢情他们欺负的还是中国人。


潍县遭拳民烧杀劫掠后的惨状

群氓的下场往往是先被利用,后被牺牲。一百多年前,义和团的下场便是如此,先是可用之民气,后是替罪之羔羊。一个甲子之后,红卫兵的下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先是满腔激情,放眼五洲,敢把中南海当自家后院;后是一脸菜色,手提礼物,哀求村支书放自己回城。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罘来德 于 2014-6-7 12:07 编辑

庚子年初,登莱青三府跑到烟台避难的已有上百人。芝罘地面上民情涌动,已经有人公开打出旗号,招募拳民。左下图是当年外国人拍下的烟台街某处招募拳民的情景,从衣服上看,人们还穿着棉衣,应是春季。但从商界,宗教界,到街上的平头百姓,多数人们都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先前捻军东征的惨状让烟台百姓记忆犹新,五六月间谣言沸腾,一日数惊。


义和团在烟台招募拳民 传教士撤离烟台

义和团以杀洋人灭洋教为口号,芝罘是洋教密集的地方,因此,芝罘地面上的外国人惊恐万状,以各教会为甚。他们一方面派人去小清河接回由山东内地撤退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严密注视拳乱动向,随时准备从烟台出逃,实际上,部分人已经开始撤离。右上图是传教士撤离烟台的情景,从衣服上看,应是初夏。

各国领事馆及海关系统人们也在议论纷纷,撤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东南互保

义和团兴起于山东,历任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汝梅和毓贤都不同程度地同情并间接或直接支持义和团,毓贤尤为显著。1899年12月5日,美国公使康格(Edwin Conger 1898/1/19-1905/4/4)径向总理衙门提出,要求撤换毓贤,以平息山东民教纠纷,并不点名地推荐袁世凯代替毓贤。这个意见符合慈禧太后和荣禄罢免毓贤任命袁世凯的想法。1899年12月6日,朝廷任命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和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东南各省保护外国人的利益,外国势力不介入,从而保持稳定,史称东南互保。 此前,他们已经密议“倘若北京失守而两宫不测,当由李鸿章作总统支撑局面”。东南数省公然违抗朝廷有关支持义和团的诏令,他們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众臣离心,大厦将倾的局面已经很明显了。

拳乱爆发后,在袁世凯治下,山东加入东南互保,虽然内地部分地区发生动乱,但全省大部分地区基本保持了稳定。烟台是各大宗教在山东的桥头堡与前进基地,十几国领事馆集中于此,一旦乱起来,其后果不堪设想。据地方志记载,“道台衙门出示禁民习拳,并派兵勇昼夜巡查,不遗余力,缴获一匪置之于法,于是习拳者稍有退志。” 胶东书院有位网友叫老方,他有专业文章,对此有详细的介绍。然而,民间仍然有人蠢蠢欲动。

士美洋行

1896年8月至1904年期间,法勒(John Fowler)任美国驻烟台领事馆领事。据法勒1896年12月的领事报告第196-199项(Consular Reports, Issues 196-199),芝罘有以下外国商号:
1.士美洋行(L. H. Smith & Co.),美国,主要经营: 轮船代理,煤炭,商务代办
2.和计洋行(Cornabe & Co.),英国,主要经营: 轮船代理,煤炭,商务代办
3.滋大洋行(Fergusson & Co.),英国,主要经营: 轮船代理,煤炭,商务代办
4.(Fuller & Co.),英国,主要经营: 船具 (有知道中文名字者欢迎填空)
5.哈唎洋行(H. Sietas & Co.),德国,主要经营: 百货,船具
6.仁德洋行(James McMullan),英国,主要经营: 百货,船具
7.盎斯洋行(Anz & Co.),德国,主要经营: 普通商务代办,草编丝绸出口
8.(John Smith),英国,主要经营: 葡萄园,烟台红酒,等等 (有知道中文名字者欢迎填空)
9.除以上外国商号外,还有不少当地商号专门经营外国货,顺泰号(L. W. Singtai & Co.)就是一家非常大的,它在中国许多口岸城市都有分号

美国领事应该不会把唯一一家本国公司的国籍搞错,所以,士美洋行不是俄国公司,应该是美国公司。该洋行由史密斯(L. H. Smith)创立于1895年,开办之初的主要业务是轮船代理,煤炭,商务代办。因其兄弟George W. Smith为芝罘一家俄国银行的经理,史密斯便成为俄商在烟台的代办。

1900年前后,士美洋行做过贩卖劳工的生意。这一生意可以概括为,美国人,招中国人,经日本人,给俄国人出苦力。 具体说来,俄国在修泛西伯利亚铁路,需要大批劳工,由这家美国公司出面在烟台招募劳工,人招够一定数后,再由日本货船精工丸运往海参崴,俄国人从那里接手,具体分配去向。 用现代术语,这叫国际合作项目,其实,精明的列强是在分摊风险。如果有人反对此事,他将不得不同时与三个列强作对。

关于士美洋行,国内资料中常见以下文字,“士美洋行在烟台从事苦力贸易,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1900年士美洋行雇用一只汽船,载有2000余名华工,从烟台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在招工时,他们欺骗华工说,是到那里去作工赚钱,但是船行至中途,华工们听说,是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去当兵,而且要割掉他们的发辫,于是华工在船上就暴动起来,纷纷奔向驾驶室,迫使船长将船开回烟台,下船后,激怒了的华工们紧紧地将洋行包围起来,就在此时,该行有人在屋内向包围的人群开枪,于是华工首先将洋行的窗户打破,又击毁了房门,这时洋行的员工都从后门偷偷地溜走了,暴动的华工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涌向海岸路与朝阳街,史米斯一看大事不好,便请出登莱青道台衙门的巡警出来镇压,才逐渐平息下来。”

不知以上文字出处何在,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很象收租院的故事,然而,据我手头掌握的资料,那应该是煽动拳乱的人所编造的众多谣言之一。

从技术角度看,“2000余名” 这个数字就不足为信。按当今的标准,能容纳2000人的大型邮轮吨位当在十万吨左右。那个年代,进出芝罘湾的船多为多用途散装货轮,吨位多在万吨以下,即便是采用运猪的运法,也没有哪条船能装下2000人。

从政治角度看,更不可信。2000人几乎是两个团的兵力,如果俄国将大量中国人编入俄国军队,最先发难的应该是日本政府,因为三年半之后,日俄战争就爆发了。遏制这一概念不是奥巴马及其前任们发明的,日本的天皇们不会不得要领。日俄两国磨刀霍霍,随时可能举刀相向,日本怎么可能默许俄国借第三国人力扩军,而且还允许本国轮船帮潜在的敌国运兵?


烟台前线网有一位叫老前的网友曾贴过一幅芝罘旧照,见左图。 这应该是日本间谍在日俄战争期间拍摄的,芝罘附近的一栋普通房子。显然,这不是风景照,实际上,这是日本政府准备用来敲诈清政府的证据。根据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这栋房子里有一部俄国电台,与旅顺口的俄军保持联络。日本人认为,这是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期间没有严守中立的证据。战争期间,提供一栋房子尚且如此,战争之前,两千华丁充俄军该当如何?

迄今为止,从公开渠道能获得的材料中,尚未见到来自日本或俄国的任何材料提及大批华丁充俄军,只有国内材料包含这样的内容,遗憾的是,这一内容却与义和团的谣言大致吻合。

总之,在没见到确证之前,我认定华工充俄军的说法是以讹传讹。相反,贾雅格与赫德的通信中却有直接证明否定这一说法,当年烟台商业公会给贾雅格的表彰可以提供佐证。作为商人,烟台的绅商必然是趋利的,但不必然黑心。如果东海关真的卷入贩卖华工充俄军的丑闻,在烟台商会送给贾雅格的表彰里,众绅商不会昧着良心说“修铁路,虔循良法,代办鸠工。” 下面是剪辫子亊件的否定版。

转危为安

六月中旬,芝罘地面的外国人已经可以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了。拳匪打到何处,每日都有传言,最近的是6月28日的传言,拳匪打到平度了,离烟台只有四天的路程。道台派兵到烟台山领馆区巡逻,每条街4-5人。据说,那些兵手执木棍,极不耐烦,声称很久都没有关饷了。洋人听不出其中式敲诈之意,以为他们同情拳匪。不过,他们可能真的是同情义和团,搁在平时,借这类人三个胆,他们也不敢敲诈烟台山上的洋人。在生命攸关的当口,人类的生存本能还是很准的,如此一来,外国人的惶恐反而加剧。

有人悄悄告诉贾雅格说,东西炮台的大炮都把烟台山纳入了射界,贾雅格为此专门去见道台。道台带贾雅格去了炮台,为防止炮台落入拳民之手,道台当场让人卸除炮栓,克虏伯大炮成了废铁。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随时准备出逃,贾雅格家的厨子已经离开了,保姆也准备回广州,最后又改变主意,留了下来。

六月底,有人想把祸水引向东海关。街面上的传言是,由精工丸运往海参崴的劳工不是去修铁路,而是去充军。上一船人就被日本人剪了辫子,编入俄国军队。眼下又有500人被锁进士美洋行的仓库里,等着剪辫子。据贾雅格事后给赫德的报告,的确有一批苦力等待搭乘精工丸去往海参崴,负责招工的代理商是盎斯洋行。

1900年6月30日,下午四点左右,等待去往海参崴的劳工们被人煽动起来了。愤怒的劳工以及更多不明真相的人,聚集在士美洋行门前,并砸了公司办公场所的窗户。愤怒的人群准备前去搜查士美洋行的仓库,仓库在东海关的辖区内,于是,东海关就被卷了进来。

贾雅格自称刚好在场,但据他女儿凯特的日记,他当时正在参加一个婚礼,听到街上的喧闹,才前往亊发地点的。贾雅格知道,如果不让搜查,愤怒的人群随时都有可能举亊。贾雅格当机立断,一面派人去通知官府,一面联系士美洋行的主人史密斯,请求搜查他的公司,一面让相信传言的人选出三个代表,随他前去搜查。

他们查遍士美洋行,只见到公司雇员,没见到一个少了辫子的劳工,那三个代表以及那个领头闹事的被请去道台衙门签字画押。亊情办完,道台李世杰才到场,贾雅格向他讲述了亊情经过,他下令让人群散去,但一部分人仍聚而不散。贾雅格又带人登上精工丸,准备清点劳工人数,结果发现船上一人不剩,全走光了。回到岸上,一同前往的衙门官员将这一情况通报众人,傍晚七点半左右,人群才最终散去。

当时的烟台可谓一颗一触即响的炸弹,贾雅格只身走进群情激愤的人群中,随时都有可能遭人打,甚至被人捅。他在给赫德的信中也说,“赤手空拳走进人群的确是需要点胆量,还好,没有人跟我有仇,我也就没有遭人捅刀。”

芝罘湾内的多国军舰已做好准备,参加过炮轰大沽并送海军陆战队上岸的美国海军U.S.S. Nashville号就在其中,一旦暴民攻击外国人的情况出现,舰队将立刻炮击烟台,随后派兵登陆清剿,天津惨剧就会在烟台重演。千钧一发之际,贾雅格的危机处理相当于拔掉了炸弹的引信。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罘来德 于 2014-6-7 12:08 编辑

惠敷东海

对此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烟台的商界。拳乱过后,烟台商业公会的众商人联名给贾雅格写了一封“表扬信”,其中包括六幅卷轴,两幅木刻,一幅横批,横批上四个大字“惠敷东海”,高挂于东海关税务司官邸的南入口处,见左图。

那六幅卷轴有四幅传了下来,分别保存在贾家不同分支的后代手上,第六幅卷轴在玛丽.缇芬手上,右图为实物照。在此,我要再次感谢茂德,她留下了那组字的照片,根据照片,六幅字的内容基本可以复原。如果有底稿或副本存世,那就更好了,为此,我再次抛砖以期美玉。下面那个连接是我根据原照辨析恢复出的内容,还请大方之家指正。

六幅卷轴与横批(http://www.jdshuyuan.org/home.php?mod=space&uid=170807&do=blog&id=1963)

六幅字组成一篇文章,文中洋溢的情绪可以简单地归纳为: 贾大人,您不是父母官,却胜似父母官。认真想想,一点也不奇怪。真正的父母官是道台大人,而道台大人只管从烟台刮银子,鲜见建设。税务司大人也从烟台刮银子,却有投资规划,尽管这投资规划是为了刮更多的银子。春江水暖鸭先知,芝罘得哺商最识。第五幅卷轴里有这样两句,“凡我同人,咸憇甘棠而稽首。夫受恩施于既往,更期补助于将来。” 这里既反映出东海关的投资建设,又反映出烟台商人的精明与生存哲学。

中文里有一个成语叫认贼作父,是个贬义词,多用来骂人,尤其是清末用来骂那些信了洋教的人。然而,人们很少静下心来细想,其实,当父比贼还坏的时侯,认贼作父也是不得已的亊情。何况,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国真有父乎? “父母官”这一称呼本身反映的就是一种颠倒的关系。

鲁迅等人不遗余力地痛斥国人的劣根性,却不问这所谓的劣根性所从何来,实在是有专检软柿子捏的嫌疑。海外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告诉我,许多所谓的“民族劣根性”其实不专属于某个或某些民族,生存条件恶劣到一定程度,没有哪个民族能免俗。放在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大背境下,再看鲁迅从日租界(且介亭)里扔出的种种投枪,如果不对他的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打上问号,我们就只配被日本人卖掉还帮日本人数钱了。

业绩

1896年,贾雅格首次任海关税务司正职。据山东省情资料库海关库的有关统计数字,从1896年到1900年,无论是货物吞吐,还是关税收入都有明显提高。接近1900年的那个明显的下滑是因为1898年青岛开埠,部分业务被胶海关分流。不过,曲线上升有一个客观因素,1894年甲午战败后,不少日本及朝鲜的贸易通过烟台转口,这无疑增加了东海关的业务。无论如何,曲线走势表明,贾雅格的税务司工作相当出色。


上图纵轴单位为: 万吨


上图纵轴单位为: 海关两(关平两)
1933年以前,一关平两的虚设重量为583.3英厘、或37.7495克(后演变为37.913克)的足色纹银(含93.5374%纯银)。 关平银每1000两相当于芝罘漕平1065两。

从贾雅格任税务司起,截至1900年,四年的时间,东海关所征收的关税、船钞及常税总和约合白银500万海关两。 这些银子,按季结算,朝廷与海关四六分成,四成交东海关监督,再由东海关监督上缴户部及与地方再分配。 其余六成归海关支配,减除海关经营费用后,剩下的存关,听候总税务司调用。这就是说,约有300万两白银经贾雅格之手流走。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根据第6条规定,自1901年11月11日烟台港及其两侧25公里内区域的常关划归税务司管辖。 自此,烟台港征收的全部关税和厘金与东海关监督无关,而由税务司直接存进设在烟台的英国汇丰银行和俄国道胜银行,然后再由总税务司分配给各缔约国。 贾雅格成为辛丑条约在东海关的具体执行者,经他之手流走的银子就更多了。所以,说他从芝罘刮走海量银子,一点也不冤枉他。

不过,话说回来,英帝国和清帝国是两部国家机器,赫德的海关系统是连接这两部机器的一个辅助设施。它们之间的关系很有点象现代海军的海上补给设备,一头连接的是战舰英帝国,另一头连接的是补给舰清帝国,不同的是,清帝国为人补给并非出自自愿。

贾雅格只是这个补给设备上的一个螺丝钉,过手的银子进入他私人腰包的可能性近乎零。恭亲王乃至老佛爷看好赫德经营海关业务,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换上任何一个其它王爷,都不会如此高效廉洁地经营清帝国的经济命脉,关于这一点容后再述。况且,贾雅格也是个典型的边缘人,他是赫德的门生,对夹在清英之间的赫德负责。

说到底,无论贾雅格从芝罘刮走多少银子,那是两国之间的事,与他本人没有直接关系。对他个人来说,海量银子过手这一殊荣反而给他带来了噩运。辛丑条约实施之后,工作量加倍,辛劳加上染病,半年后他就撒手人寰了。

廉洁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府的官阶是从四品,贾雅格的官阶是从三品,过手的银子远多于一般知府。按清朝官员的说法,东海关税务司可谓“上肥之缺”,一年弄上几万雪花银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当地人以及包括其女婿在内的不少外国人都认为贾雅格是个富人,然而,死后清理财产,人们才发现他徒有虚名。

贾雅格死后,贾家生活境遇一落千丈,一家女眷不得不回英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家人回英国的费用居然要从贾雅格的退休金中预支。堂堂税务司夫人出门要坐轿,在家却要亲自缝制众多女儿的衣服,目的是压缩开支。最后还有点不顾尊严地与海关财务部门缁銖必计。 贾雅格死后,海关把他第二季度的薪水悉数下发。为了让回国路上手头宽绰一点,在清点贾雅格总财产时,佛兰切丝少报了一个月的薪水,为此,她在给赫德的信中艰难地承认自己不够诚实。

凯特给赫德的信则透露,贾雅格多年来一直努力避免负债,直到去世前两年才开始有所积蓄。1885年,在福州任副税务司时,贾雅格的月薪为三百大洋。1898年7月1日,海关系统员工薪水加倍,他在东海关税务司任上的月薪应在六百到一千大洋之间。贾雅格是在加薪两年之后,才彻底改善财政状况的。 贾雅格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都要摆税务司大人的谱,可以想象,仅凭他的薪水,日子肯定是紧巴。贾家紧巴的日子表明,贾雅格不贪,或海关制度不允许他贪。贾雅格是赫德的心腹之人,由此斑可见清朝 海关系统之全豹。

大清的海关,名义上是“大清海关”,实质上是一个国际化的独立王国。人事、行政权力都由外籍雇员掌控,英语是海关内部的工作语言,一切报表、公文都以英语起草。海关主权的旁落是清政府最突出的无能证明,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耻辱记录。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腐败的晚清行政体系中,赫德的海关却是最廉洁和高效的,数十年里很少发生舞弊行为。

为防止舞弊,赫德引进了整套的英国行政管理经验,无论行政组织、人事管理还是征税章程都置于一个严格、统一的体系之内。海关的财务制度是由英国财政部官员制定的,进出口货物须按章征税,申报、查验、估税、审核、征税、交款直至验放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章程作为依据。清政府既无从插手、又不通内情,这使海关系统得以独立运作,从而保持高效和廉洁。

1891年,清政府岁入总数约8431万两,这年的海关税收总数是2013万两,约占清政府岁入总数的23%,近四分之一,可见比重之大。贾雅格去世那年,海关税收岁入已达到3000万两,是清廷最稳定、可靠的财源,可以说与大清国脉相系。恭亲王及总理衙门肯放手把海关交给赫德经营,是有其战略考虑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机构的廉洁是为了高效地放大清的血,恭亲王及总理衙门不会看不出这里的利害关系。只是,大清已经是一个毒瘾深重的瘾君子,急需救命的烟泡钱,而赫德的海关能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至于这烟泡钱是不是通过贱卖自家的家当得来的,它已经顾不得了。

在这个高效廉洁的机构内,贾雅格堪称员工典范。按唯物辩证法的辩法来辩,我们甚至可以说,贾雅格同志死在了为清国人民服务的工作岗位上,而且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殡葬

1902年5月5日,贾雅格患猩红热死于芝罘。猩红热在当时是很危险的传染病,社区的外国人都不敢跟随出殡队伍从税务司官邸出发去往墓地。 美国领事法勒主持葬礼,安排外国领事,道台及当地民众在墓地门口集合,贾家只有一个女儿出席葬礼,其他人都被隔离检疫。 贾雅格下葬那天,海天舰管带刘冠雄派来20个全副武装的水兵,道台李世杰派来40个卫兵,海关全体工作人员约60人,全体出动,再加上家人,送殡队伍有一百多人,在烟台街上应该有些气派。 队伍从烟台山出发,穿过市区,上到毓璜顶。据说,有不少当地民众等候在毓璜顶公墓门口,为贾雅格送行。

九天后,贾雅格的女儿Phyllis也死于猩红热,葬于毓璜顶美国公墓,父女同冢,下图是贾雅格父女的坟墓。


一百年后,玛丽.缇芬来烟台想拜谒就是这座坟墓,可惜,它已经不在了。不过,她看到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烟台。贾雅格在天有灵,看到烟台的变化也应该是欣慰的,毕竟,他当年的投资规划与烟台的城市发展,在客观上,指向大致相同的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耐心的读者原谅,一个多月没登录,编辑业务荒疏不说,还失去了加日记的权力,无奈只好借胶东书院的空间连接《惠敷东海》。
发表于 2014-6-7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罘来德 发表于 2014-6-7 11:32
敬请耐心的读者原谅,一个多月没登录,编辑业务荒疏不说,还失去了加日记的权力,无奈只好借胶东书院的空间 ...

细读全文颇有收获,谢谢罘来德!搜集翔实资料辛苦了……{:soso_e183:}

3..jpg
今日傍晚6点24分专程拍摄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届azq 发表于 2014-6-7 19:52
细读全文颇有收获,谢谢罘来德!搜集翔实资料辛苦了……

多谢老三届专程拍摄,这碑看上去既亲切又陌生,下次回去一定细细审视每个有关角落。
发表于 2014-6-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azq 于 2014-6-7 21:50 编辑
罘来德 发表于 2014-6-7 20:56
多谢老三届专程拍摄,这碑看上去既亲切又陌生,下次回去一定细细审视每个有关角落。


还有几张:

5..jpg

6..jpg

2..jpg
发表于 2014-6-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0.日本明信片上的东海关公署.jpg
日本明信片上的东海关公署

0.烟台海关码头明信片.jpg
烟台海关码头明信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7 00:56 , Processed in 0.0607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