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0|回复: 2

村里有个安瓶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村.jpg

安瓶厂是“赤脚大仙”们的禁地,到处都是碎玻璃渣滓,不小心就扎到脚丫子,再加安瓶厂西边就是派出所,那时的孩子对派出所还存畏惧心里,也懒得跑那边去滋生什么事端,尽管村里唯一的供销合作社就在派出所对面,兜里空空的孩子们也不敢有过多的奢望。

我小时候很安静,不闹人,偶尔会跟妈妈到安瓶厂去,我们家到安瓶厂要经过一条窄长的阴暗的夹道,两边的墙都很高,矮小的我经过这样逼仄的通道唱着歌望着蓝蓝的天莫名的快乐,后来有人说这里有条大蛇,我依旧是自己走来走去,不知道什么叫害怕,终于有一天有人把蛇打死在胡同里,在乱石堆里看到蛇的影子,吓得很久都不敢从那里经过。

冬天的时候太阳很好,妈妈会给我找一个油渍麻花的板凳铺上一层厚厚的牛皮包装纸,放到太阳底下让我坐着玩,我坐在上面自由地荡着腿,嘴里小声哼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或者摇头晃脑地讲着自己编的小故事,偶尔会有什么东西从手里或者兜里滚落下去,立刻跳下板凳去捡,屁股离开不到三秒绝对再坐上去,忙忙碌碌的大人经过我身边总会停下来和我打个招呼,我愉快地回应给人家一个笑脸,再继续自己歌或者故事。

安瓶厂西面和北面有两溜房子,我知道大人们在那些房子里做什么,西边第一间房特别高,顶上有明亮的天窗,天窗上拴着绳子,下雨的时候能拉下来,天窗下面拴着四根粗大的铁丝,都磨得铮亮,铁丝是擦玻璃管用的,铁细上系着很多彩色的布条,都抹得油渍麻花的,工人们一人一根铁丝,取一根玻璃管(都是一米多长)穿过铁丝从下头推上去,手里拿块大抹布拽着底下,也挡着玻璃管别扎着手,一上一下推着玻璃管,直到擦得铮亮才换下一根。擦玻璃的时候人就像在跳一种极夸张的舞,姿势很优美。

擦好的长玻璃管被拿到旁边的工作间,工作间非常大,从西头一直连到北头,中间一张巨大的案子,案子两边各一溜明火的灯,案子底下是风鼓子,年青的工人脚底下一踩,风就忽忽吹出来,那灯喷出的明火就白的耀眼。长管在这里被分成小管,在灯上转着烤啊烤,烤化了慢慢抻丝,抻到一定程度就轻轻掰断,再进行下一个。掰管子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定要对着案子向下掰,绝不能对着自己或者别人,向里向外掰都不行,不然可能会崩到自己或者对面工人的眼睛里,那是很危险的事。不小心崩到眼睛里一定要先揪住眼皮,轻轻抖动,让眼泪冲出玻璃末,绝不能用手揉眼。烤出来的小瓶子就是我们打针用的装药水的小瓶子。

小瓶子烤出来后被盛进大木匣子里,再端到北边房子里,在那里拉着呱擦瓶子,这里大多是老妇女,嘻嘻哈哈特别开心,有一回我棉袄里不知怎么掉进一块玻璃渣,老感觉凉怎么也够不出来,大娘给我脱下袄,一点一点捏,终于在掖窝处找出一块指头肚般大小的玻璃。擦干净的瓶子被装箱放到东边的房子,攒多了就送到镇上的工厂。

安瓶厂破败的大铁门歪歪扭扭地立在墙边,总是大开着,旁边派出所的大门总是关着,沉重的大铁门上的大铁钉闪着寒冷的光,让人不寒而栗,进出的时候开在大铁门上开一个小小的门,大不敬地总让我联想到某些动物的窝穴。那次从海边上来一个照像的,一群孩子跟在后面,弟弟也在其中,妈让我们到派出所院里铁树前拍了一张半身合影,那可能是我唯一一次进了派出所的大院。那天我穿着粉色纤尼格的上衣,载着一顶无沿帽,帽上有颗五角星,弟弟光着头穿着海魂衫,胸前就剩下一根飘带,照片镶在我们家小镜子后面很多年,后来搬家就放在相册里了,至今还保存着。

最开心的时候是路上来了贴标语的,一看有人提着浆糊桶夹着标语走过,就跑到妈那里告诉一声,飞一般跑出大院给人帮忙,看人家刷好浆糊,就将堆地上的大字一一递过去,那时候略认的两个字,虽说自己写不上来,还是能溜上的,比不认的字的孩子就管用些,供销社那边是“打倒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派出所门左边墙上写的是“千万不要忘记”右边是“阶级斗争”带着一个大感叹号,安瓶场的墙左边是“工业学大庆”,右边是“农村学大寨”,每个字都用黑色的刷子写在一开的花花绿绿的大纸上。刷完标语,那人将手在身上小心地擦着,从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拔开众人递给我,然后小心地问:能不能让婶子给吹个丫丫葫芦?那人小名叫五一,是奶奶家的邻居,虽然岁数跟爸爸差不多却小了一辈,叫我妈婶子,不好意思接那糖,飞跑去小声问妈给不给五一大哥吹个丫丫葫芦,正好妈工间休息,和一帮大婶大妈们织着网聊着天,放下手里的梭子说:吹个就吹个吧。起身到废料堆里拔拉出两根细管子,坐到灯前踩着风鼓子烤起来,烤得玻璃管发红,先修正边上破损的地方,封住底,再小心地放到嘴边缓缓吹一口气,底下立刻鼓起来,再烤再吹,上面也鼓起来,一大一小正好是葫芦形,再烤葫芦口,弯成很漂亮的弧形收住口,一会两个丫丫葫芦就吹好了。小转姑姑也学着烤了管子吹,不料一下吹爆了,再吹一个又吹歪了,大家那个笑啊。一手一个温热的丫丫葫芦,跑出去送给五一大哥,告诉他妈说回家灌上红颜色挂起来就更好看了,五一大哥笑着小心地接过去,没忘记那颗糖塞进我兜里,那糖我可舍不得吃,回家分给弟弟一大半。过年拜年的时候到五一大哥家,那对丫丫葫芦装着满满的红颜色用红绸布挂在他家新买的大镜子旁边。

后来,妈换了厂子,安瓶厂没活干关门了,供销合作社也解体了,村里有了好几个小卖部,孩子兜里也有了零花钱,买东西更方便了,派出所搬家了,搬到村外的高岗上,原来的院子也破败,终于不知道被谁买走,改换了门庭,墙边还依稀看得见当年的标语。再后来,那街道也改了几改,街上厚厚的玻璃渣子都不见了踪影,只是记忆深处还零星地闪烁着一点碎玻璃的光芒。

后来的后来,妈说那窄窄的通道没有我说的那么高,东边修了可以通车的公路,现在早就废弃不用了;当年派出所的人都特别和蔼,觉悟也高,大门钉着破铁叶子,钉上锈很厚,哪里能闪什么寒光;因为生水痘把我和弟弟隔离开才带我去安瓶厂,可是每天晚上见了面两个人竞叽里呱啦说到半宿,最后还是相互传染了;当年我和弟弟拍照时穿的衣裳,在当时那是相当的时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如石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2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娟的风格,任凭时光留走,留走,字也是。
发表于 2013-6-2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了,发个帖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6 01:11 , Processed in 0.0624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