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44|回复: 29

社会--连载(1991-20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1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5-24 15:57 编辑

我的从业经历,我的社会。慢慢展开一些类于隐私的东西,无畏了。宁其自己思索过往,不如一一展现。我还是我,不会因此而变。敢于直面人生,会不会真的是个勇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绿雨海 + 6 看了两段。 期待~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5-27 07:44 编辑

1991---1994

91年,应该读高三的年纪,我就业了。且就业得光荣,上了日报。

是一个机关单位。却不知具体行政职能,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尽管生活在这县城,便也是要分配至这个单位方知有这名称。

考试成绩很好,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任我挑拣。如此,还是在父亲带领下到这单位一把手家拜访一次。该领导和蔼可亲,个子不高肚子高翘,亦是我父亲母亲的同学。笑嘻嘻接待了我们。记得父亲话语不多。那一刻我有清晰地记忆,就是第一次发现自己与父亲很像,说话口吻及手势。

单位报到那天,同时还有五人。两男三女。其中一女生和我同院。
到了集合时间,有一哥们迟到。在政工科长的带领下,我们仰着脖子在单位大楼下候着。这哥们来了,倒没让我失望。有色近视眼镜,西装领带,清瘦的脸庞双眼皮,眼睛炯炯有神,骑着一辆破旧“大金鹿”,一看就不是小县城生活的人。我自己一个迎上前,握手自介。这一握有过二十年,至今还握着。

系统里下辖有四个实体公司。南巡前,这可是几个肥的流油的单位。经营有两个饭店,是县城除政府宾馆外最好的。天天客满盈门,当然都是公款吃喝。每天都能听到二把手在电话里安排饭店:“三十的标吧,5个人。人不多,菜上精一点”。
逢年关佳节,楼下广场像是赶集,年货用麻袋盛。逢县里集体活动或劳动,我们职工餐是油水最足的。单位车多人多,两辆桑塔纳,两辆五十铃,一辆的士头。人数二百多。有电器商场家具商场,有储蓄所。真是什么赚钱干什么。机关人员的工资是全县行政单位里最高的,多了两项企业补贴。

初到单位,黄毛小子一个。同办公室里两个姐姐,三个科长。俩姐姐都待嫁闺中。一个胖乎圆嘟,普通话标准的是打字员;一个高挑细长,活力时尚的是文书。我就是个跑腿的,名字好像就叫“公务员”。

每天提前二十分钟到,扫地拖地。当然也不尽是我一人在做。上班后看看各种日报,大众报。骑着自行车到政府大院送文件取文件。我们单位大楼独处在县城北面,山城七路内。单位有钱,得以拥有自己的办公大楼。

至于没有任何行政职能,是因为一把手嫌有职能责任多事儿多。殊不知,身上不揽事,终是无用处。还有就是,说是行政机关,是不通中央的,中央直属没这个编制,最高仅到省一级。所以单位名称尽管统一,各地的职能职责是尽不相同,多分管横向经济联合,没实权。

在学校时,唯独语文没有荒弃。而且经常参加个写作小组。有父亲是语文教师的基因,有看多小说的缘故。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开始写起了公文。当时记得主要是每周两次送稿,像新闻报道般说说系统内党政建设、业务开展、职工教育、文化生活等。文字不许太多,六七百字。这就必须咬文酌句,而且实话不能多,多空话。上纲上线的中上头意的。文字风格基本向日报头版靠拢。所以很多字句都要从日报里抄袭。再就是提纲挈领,文字好不如标题好。还有段落分明,首起与上一级靠拢,是为贯彻;二段为单位内容,是为实施;结尾向中央精神看齐,是为拔高。

如此跑来跑去写来写去,日子一天天打发。偶尔闲时听科长讲讲故事。也没觉着时光虚度。
混迹行政机关,熬是最高秘笈。其中一科长,身材颀长玉树临风兼幽默风趣。找了一个青岛知青做媳妇儿,见多识广,属他故事多。这科长也是闲职,多磨磨牙消耗时间。

想想机关工作两年,也就做了四件事。92年改革春风吹临门,2号文件抖精神。
组织系统职工开展了一场“改革在我心中”演讲会;
要改革开放,还要有开放的姿态,组织系统年轻职工学了一个月的交谊舞,三步四步都学点,可惜十对中有九对没学会,到是有三对后来真是结对儿过起了家家;
建设好祖国,还要有健康体魄,随之组织了职工趣味运动会,钓酒瓶、自行车慢骑、台球、乒乓球比赛等;
最要命的是这件,改革的窗户大开,进来的也有苍蝇蚊子,怕腐蚀了党群干部思想,确实有必要加强各级领导的政治教育工作。每周五下午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党情教育,这个伟大而光辉神圣的任务落在了一个十九岁稚气未尽的我身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石 于 2013-5-22 13:54 编辑



93年,单位换了新领导。原来的调任县供销合作社;新来的是原物资局大掌柜。

这一年,正是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所有党政机关、公检法、金融业以及军队都纷纷下设实体公司。以实际介入商品经营响应改革。系统里所属实体公司的小科长多被外聘,成为活跃在县城各级单位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时间风起云涌,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折戟沉沙的悲壮。

“做错了事改过就好;拿错了钱还回来就好;上错了床能下来就好”,三干会上领导的动员讲话,再次掀起了一场新的运动。改革的步伐再大一点,思想再开放一些,不要像婆娘的裹脚布。于是乎,这里投入三百万,那里赔了五百万;这里被骗四百万,那里骗来二百万。什么商品经济,什么商品流通。一群不懂经济的弄潮儿,用个体户的投机心理掌握着巨额货币和大宗商品的流进流出。多有意志不坚定者,被糖衣炮弹击中击毁。

海边刮起了汽车走私风,几十辆几百辆未挂牌的汽车迤逦行进在各级公路,成为那时一道奇特风景。因为啥单位都在经商,所以汽车的排头和押尾经常还会有全副武装的警车和军车。
有朋友参与了,赴外地赶车或送车,一次几千块。

新领导来了,带来了几个心腹。心腹仍称他“大掌柜”。心腹里一个有能耐的也参与进来,第一辆车是奥迪四个圈;第二辆是丰田子弹头,越来越多,目不暇接了。而这一类车多是从深圳广州那里过来。一辆车倒手赚几万,关键是能将手续弄全,如此才能在地方上户口办牌照。

大掌柜也能干,搞化肥弄金属。一番折腾下来,不见效益。下属实体公司也日渐式微。基本散了编制,无了工作秩序。

大掌柜的魄力至今我还仰慕。只是领导归属不甚理想。先是被请进检察院,接着又出了车祸。后每每在街头相遇,正要招呼问候时却被匆匆而过。

这一年,思想混沌。熙熙攘攘的行为让我不知所措。一身只想在机关里按部就班慢慢熬的生存法则被彻底打破。纷乱扰杂的社会迷离,不具慧眼看透。头脑冲动的我,一头扎入这混水。请求下调实体公司。物资协作公司。
发表于 2013-5-2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要剖析社会了,当代鲁迅呵,如石的这段经历会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绝佳范本,小事件反映大时代,GO ON~
发表于 2013-5-2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喔,这个不错。

等多跟着看看。
发表于 2013-5-2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里可以有共鸣。当时俺在县供销社教育科。29岁的新任领导提倡办企业,大会小会讲人人都有任务,年底考核。我的个天,这艰巨的任务怎么完成?大有人人自危之感。一窝蜂上的小企业,不久都折戟沉舟了。。。
发表于 2013-5-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总刚走,就不讲和谐了?我倒要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94年,我不用坐班。因为没有人给我发工资。来了也没用。

国家进行机构分流,像我们这般没分量的又不是皇亲国戚的机关单位自然被分流。如此断了财政拨款。我个人本也是以工代干,如果坚持在机关又再活动下关系也能够分流到其它职能部门。可惜我走错路,自己下放到了企业。

多事之秋,人人自危。能抱头鼠窜已经不易,至少得以全身而退。像我等,一下子被抛到了社会边缘。不是下岗胜似下岗,甚至不济于下岗。下岗,政府会给个说法,每月有点下岗补助。我们是不下岗也不在岗。很多农村上来的职工真是勒紧腰带度日如年。每每都回了村,吃上几顿饱饭,重新返城。因为合同没被解除,你还是城镇职工。农村没了户口,也没了口粮地。
我,一个就业“状元”,落到这般田地。谁之过?问问天问问地,点儿背就得怨社会。

当然,我并没有颓废。因为还不至于每日饿肚子。父母在岗,还是有口饭吃的。只要不饿肚子,就会有想到尊严,就会有上进的积极心态。总要做点什么吧。

在我的撺掇下,几个同事凑了点钱,早晨到城南农贸市场批菜,中午晚上在城北卖。三个人做这点事,起早贪黑。脸皮都薄着呢,几次的菜都烂掉。

哥哥在烟台,通过门路搞了一批盗版书。多是武侠类。一蛇皮袋子的拿来。送给租书亭,拿到集市上。一元钱一本的卖。总是没多少利图。想起父母的职业和关系,书如此之便宜,何不推荐给乡镇学校,建立校图书馆呢。这个推销方案得以顺利进行,要知道我本村就有两个中学校长。获益后给家里装上了电话。号码5214721。

春夏交际,堂哥开了个饭店。也是个肯干有头脑的人。八十年代末就坐着飞机漫天飞的主儿。去包头,羊肉一车的拉回挨家送。可惜后来企业效益不好,但没破产。合同不解除,那工人就还是在岗工人,政府不顾死活。

开了饭店,我去帮忙,也很乐意帮忙。年轻人,浑身使不完的劲儿。不忙活着,就天天街上晃,不拍马子就斗殴。已经收了手,不乐每日去生是非。女朋友也有,而且相当漂亮。对她承诺,这辈子就给我当媳妇儿好了。

在前台,负责迎来送往和收银。我坚持每桌送一个凉菜,很受顾客欢迎。地痞混混儿的送个菜再敬个酒,场面上应承周到倒也没有生事和赊账。天不怕地不怕的,天王老子惹毛了我也敢去拼命。那时街头打架多不为经济利益,所以打打和和也因此多交朋友。任何事情利害之间不是绝对,对于打架,我深谙之。弱冠之年,俨然老大。

堂嫂介入饭店事务,就此生了龌蹉。本义务帮忙,为避嫌我选择了退出。嫂子诬我侵吞那把匕首,走后也在床下找见。只是说少了七十元钱,没有下文。虽是我管账,钱在她那里少了,似乎跟我没关系。磊落坦然。

头脑活泛,就会折腾。朋友的朋友有辆农用三轮车。贩海虹能赚钱。于是凑了三百元。我出资,他出车,二人共同经营。凌晨,棉衣加身依然浑身瑟抖。天明到达八角码头。十一点,海虹上岸过磅,12斤一元。下午三点返回县城,满载而归艳阳高照。仰躺在海虹堆上,翘起腿,懒洋洋地直想唱响几嗓子。“鱼米满仓”,劳动者原是应该如此知足幸福。

到得城郊村庄,首次买卖性的尝试吆喝。嗓子还真不够透亮。几嗓子下来,添了顿音拖了长腔,油然得意起来。闻声而出的交易开始。下晚班时,移至路口。5斤一元,收钱收的手发软。第二日将剩下的赶个集市,6斤一元售罄。中午饭店庆贺,消费25元。盘点下来一车净赚近50元。三天两趟,100元净收益两人均分。合计单人月收入600多。那时我档案工资尚不到200。


晃悠着就到了冬季。社会上刮起了赌博风。麻将、保皇,1、2、3元输赢。对我就等于重新开始坐班。单位宿舍开局,白天晚上不断。自己定下指标,每日赢得20元。整整一个月,超额完成。想想也邪,一日陪女友玩耍,天冷踱到单位宿舍图稍避风寒。一人点儿背,连连不和牌,让位与我。连起七手,赢得29元归去,成为笑谈。麻将连和九盘,庄上连和六盘,这都是宿舍牌局里无人可及的记录。打保皇,地主上家破“明独儿”,也只有我。每日所赢之金,不宜持家,悉数请客,立命安身。赌亦不宜,总是伤筋伤情。


这年去趟南京宝钢,心想做笔大买卖,铩羽而归。莫忘立在南京长江大桥眺望,“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我年轻着,没有消沉没有绝望。只是茫然。改革机器轰鸣着,身处叶轮漩涡,身不由己的转动。转动中,失去了思想,晕了方向。

可我仍在张望。
发表于 2013-5-2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辉煌的往事,有的时候联想一下,有点对不上号啊。

有一个大部头要诞生了,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辉煌的往事,有的时候联想一下,有点对不上号啊。

有一个大部头要诞生了,期待。
sunny 发表于 2013-5-22 14:47

《远足》有所保留,且刻意隐去与个人职业的相关信息。《社会》真就我一个人的社会,形形色色的职业经历描述。前日一念之间,起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6 01:43 , Processed in 0.0541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