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0|回复: 0

[民俗民风] 观水仨半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在牟平区观水镇有这样三个村:东半城、西半城和后半城。为何都以“半城”来命名?名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关于村名的由来,西半城的村碑上这样写着:“清初,栾姓由现栖霞县都沟迁此建村取名栾家疃,后因居半城遗址西,故名西半城。”据曾经担任过观水镇文化站站长的矫桂礼老人说,村碑上说的“半城遗址”,指的是观阳故城。

  很早的时候,不知是哪位大人物想在这里建一座城,当时因为西边有观阳河,东边有观阳山,所以取名观阳城。据传,这座城不知什么原因只建了一部分就停工了,所以叫半城。对此,《牟平县志》上记载得比较准确:“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就是说,建城的动议在隋朝,当城建了一半时,国家发生变故了,城就没建完。

  而在民间流传更广的说法是,观阳城之所以没有完工,是因为一场平地而起的建城之争。当时,听到有人要在观水那儿修城,住在现如今牟平城区位置的村民闻风而动,也争着要在当地修建城池。双方争来争去,相持不下,这时候不知是哪位高人出主意,让人称称两地泥土的比重,哪里的土重,就在哪里建城。

  据村民讲,称重的结果,牟平城区的土重。但背后却有一个不光彩的原因:牟平取的土里掺进了铁沙,作弊了。据说当时主持修观阳城的是位来自南方的县官胡老爷,当时他的母亲也随他住在此处。看着修了一半的城,胡老爷的老母亲很是悲伤,让儿子找人在城的四角打上四个环,临走时要把城抬走。当然,城没有被抬走。

  村民栾世宽老人说,除这两种说法外,他还听说过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老人说,据说垒这个城呀,垒到半截腰,就倒了,倒了之后,钻出个铁狗来,跑到铁口那儿扎进地下去了,所以就有一个“半城倒,铁狗咬”的说法。

  斗转星移,如今,村民们在耕作的时候,偶尔还会挖出一些陶罐、陶片或刀币,在村南面远处塔下,开凿水渠时,他们还发现过几块长约1米的大砖。村民们认为,那里就是城墙,也就是城的南城墙。

  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足为信。笔者倒宁愿相信,当时主持修城的人是在考虑了地形、土质、气候、交通等诸多因素之后才中途改变了建城的主意。

  不管怎样,这座没有完工的城池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1934年,人们在观阳故城的遗址处竖立了一座石碑。后来,为了纪念这座故城,周围的三个村庄相继改名,分别叫东半城、西半城和后半城。
  焦波

转自水母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8 19:09 , Processed in 0.0464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