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3|回复: 17

[史海钩沉] 纳西族的木老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前段时间中央一台在播《木府风云》。别以为这是完全的杜撰,历史上真有木府,木旺、木青、木增都真实存在,他们被纳西统称为木老爷。
    我们在2002年到云南旅游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丽江。而当地有句话:不看木府,等于没到丽江。所以,木府也看过啦。结合央视一台的电视剧,我来搜肠刮肚地说说纳西族与他们的木老爷吧。
    先说个引子。那年我们学校高考成绩特别好,大有扬眉吐气之感。学校决定,组织高三老师集体出去旅游去。去哪儿呢?有位领导说:去北京吧,祖国的首都嘛。
    哎哟,大多数人都去过了噢。
    一天,我正带着十几位考英语专业的学生们在一间教室训练口语,突然一位同事疯了似的一溜兴高采烈跑过来。我问:“什么事?”他说:“你猜我们到哪里去旅游?”我说:“不是去北京嘛。”
    学生听到这里,开始欢呼。因为,他们大多没去过北京。
    那位同事笑了,终于没憋住,说:“我告诉你吧!咱们走云南、桂林、丽江、西双版纳这条线!我们考得太好啦!”
    十年前呵!学生们立刻连蹦带跳,好像要去的是他们。我在一片欢呼声中感到特梦幻:真的?不会吧?这么好的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收起 理由
景由心生 + 4
大匠 + 8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吊各位朋友的胃口。先不说木老爷,而是先说说纳西族。
  到了云南昆明,最逃不了的话题就是纳西族。因为,据导游介绍,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而在少数民族中,纳西族最大,人口最多。除了汉族,纳西族就是大哥大,或叫大姐大。
  纳西族古称摩梭族。即使现在,据说居住在泸沽湖的纳西族人也自称是摩梭族,自认为他们与纳西族其他部族不同。
  纳西族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们的婚姻制度。最古老的纳西族是母系社会(与汉族相同)。但是,汉族的母系社会终结了一千多年,他们的母系社会却依然存在。据导游讲,这种制度直到解放后推行一夫一妻婚姻法,才逐步改掉。哇,狂晕呵!
   纳西族维持母系社会的婚姻方式很奇异:走婚。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9 10:14 编辑

    继续说纳西族的走婚制度。因为在大部分纳西族村寨,走婚制度已终结了半个多世纪,一般的纳西族人,如今对走婚的详细情况基本不甚了了。我很久以前就读到过有关纳西族走婚的文章,不止一篇,这次到了走婚的发祥地,自然兴致勃勃地向导游打听。但即使导游口中说的,也各不相同。去繁存要,大体似乎是这样的:
   纳西族村寨每年节日,总要举行一些篝火晚会之类活动,年青人通宵唱歌跳舞,彼此中意后,就定情了。定情的姑娘叫阿夏,小伙子叫阿柱。晚上,阿柱来到阿夏楼下,唱首阿夏爱听的情歌,或对上两人约定好的暗号,阿夏如果认可,就打开窗户,小伙子从窗户爬进姑娘房间。    但是,这位阿柱却不能从此就在姑娘家定居,而是在匆匆甜蜜半夜之后,天亮前就得离去。纳西族女人一生,可以有数位阿柱,男人一生,也可以有数位阿夏,但不能同时进行,一对正交往的情人,只能一夫一妻,想喜欢上别人可以,彼此把这段感情结束利索了,方可再有新欢。
    阿夏只能与一位阿柱交往,其他那些过去时的旧阿柱,如果与女人没有孩子,情义也淡了,两人可再不往来。如果这位阿柱与阿夏有了孩子,那这位阿柱就要负担一定的责任,要定期到旧阿夏家走走、看看,尽尽父亲的义务。
    在走婚中,女人处于主动地位。婚后的家庭中,阿柱们走马灯似地变换,那位女人却岿然不动,一直是有绝对权威的家长,支撑着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女人身边一时只能留一个阿柱,这是风俗。如果有的男子不太讨人喜欢,一生阿夏很少,又没有子女,生活会相当凄凉,一人独居棚中,餐餐吃冷饭去吧,关键是,他没有经济来源,这一点很要命。纳西族的男子,天生使命与其他民族的男人不同,所以,他们若跌到了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的份儿上,这人就丢大发了。
     为啥这样说?且听下回分解喽。
    补充一下,这说的都是从前。现在纳西族这风俗没了。据说只有泸沽湖一带,还有这传统,但也改良了许多。一是女人丈夫的数量有了限制,不再那样无限任意了,再是男子的生活有了保障,至少在女人家中有一个常备的房间。总之吧,男士地位有了人性化的提高。
    哈哈哈,全国各民族在解放后都提高妇女地位,唯独纳西族,在提高男士的地位。纳西族妇女,够牛!
发表于 2012-10-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大家庭,
纳西更有别样情。
丽江山水醉游人,
花开花落染古城。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过,纳西族的男人们,天生使命与别族的男人不同。什么意思?
    先说说纳西族对男人的审美标准:以黑为贵,以胖为美。男人胖而黑,为贵美,被称为胖金哥儿,而我们推崇的斯文的白面书生,在纳西族看来就是贱相。
    讲一件真事。那年我们学校与兄弟学校合组一个团,兄弟学校有位体育老师,又高又胖,而且晒得红黑红黑。无论到了哪里,都有纳西族女孩儿上来请求与他一起照相。纳西族女孩儿表达感情的方式特直白,喜欢就是热烈地喜欢,照相时紧贴着,两三个女孩儿争着搂他的胳膊,最后我们要上车了,女孩儿还喜笑颜开地送到车边,热烈地挥手,胖金哥儿胖金哥儿一声不巴一声地叫。这位老师是很好一个人,挺大方,开始还出于礼貌,觉得这样也挺不错,后来招架不住了,最后到了景点儿,基本都不敢下车,就呆在车上趴玻璃后面远远地看看风景,哎哟那个可怜。我们看完了美景,心满意足地上了车,还拿他打趣,说你看在纳西族当男人享老福了,你在这里这么受欢迎,保证不用像在家里似的还要上班,你就下车算了,别回去了,在这儿定居了吧。那哥们儿被说得哭笑不得。
    后来一天,我们去看白沙古庙。因为提前导游把那庙吹得神乎其神,什么道佛合一呀,里面有白沙古乐演奏呀,等等,胖金哥儿就抵御不了诱惑,想下去看看,我们也说,古庙里不可能有女孩儿,下车看看吧。
    我们基本把庙看完了,也没遇到纳西族女孩儿。最后,导游指着一道小月亮门儿说:这里原是主持方丈住的地方,里面有一棵千年茶花树,可以去看一下。
    我们呼啦一下全进去了。结果有一帮纳西族女孩儿,有六七个的样子,正围着茶花树在表演歌舞。胖金哥儿走到月亮门那儿,看到有女孩儿,眼先就吓直了,想退。我们喊:进来吧,没事儿,她们也是搞旅游的。这一喊不要紧,一下把目标暴露了,这些女孩子看到大大地一个胖金哥儿树在那儿,舞也不跳了,队形也乱了,笑着一齐朝胖金哥儿扑来。那同事也是身手敏捷,撒腿就跑,可惜,游人太多,他跑不快,最后还是被六七个姑娘生擒了回来,拉到茶花树下,姑娘们一脸幸福,贴着或挽着他,摆了一个又一个pose,让在场旅游照相的师傅给她们一顿狂拍。好在,因为她们还有歌舞任务在身,拍完之后就把这位胖金哥儿放了,我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发表于 2012-10-1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游客都是冲着这走婚去的。
发表于 2012-10-12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老师笔下的纳西族人生动有趣,文笔真畅快。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12 17:48 编辑

     我反复提到过,纳西族男人天生的使命与别族男人不同。什么意思?   
    纳西族的男人,一生任务与全部生活内容只有七个字:琴棋书画烟酒茶。他们每天起床后,就围着这七样东西转,消磨到天黑就可以了。哪个男人在这七个字上做得最精致,他就最好。如果他恰巧黑而胖,那简直就是极品男人。养他的女人简直会自豪到要死。
   所以,纳西族的男人们,品味都比较高,天生的艺术家。
   养着这帮悠游男人的,是纳西族的妇女。她们的服饰,规定了她们劳作不休的使命。她们的披肩上,绣着北斗七星,头上戴着闪亮的银首饰,比如月光,寓意就是披星戴月,即辛苦劳作的意思。纳西族姑娘或妇人个子都不高,基本在一米五五到一米六十之间,走在一起就像故意按高矮挑选出来似的。她们的服饰挺漂亮,尤其是未婚姑娘的服饰,以浅色为主,更加明快开朗,如同她们的性格。她们常年劳动,饮食结构也好,所以,身体韧而灵活,很匀称。她们走路也像带着一种舞姿,步伐很有弹性,很漂亮。我们导游也是纳西族姑娘,她自嘲地对我们说:人家形容纳西族姑娘是:从后面看,想犯罪;从近处看,想撤退;从侧面看,要崩溃;从正面看,要自卫。
    其实,也不是这么夸张。因为纳西族的特点是单眼皮,眼睛不大,而且女人长年在外劳作,晒得面目粗黑,所以不那么亮晶晶罢了。
    以上情况,尤其是男子的待遇,在走婚时代最明显。现在稍有改观,但未彻底改观,此风仍很浓烈。在外奔波的,鲜有男人。我们导游特看不过男教师自己提包。他们提或背的东西稍微沉了一些,她就不停地怜惜道:哎呀,哎呀,看怎么搞的!累不累呀,累不累呀,来,我来帮你一下。
    她的确常伸手相助,但一次也没帮过我们女人,不管我们的包有多重。她其实已婚,只因旅游需要,所以穿着姑娘的漂亮服饰。她对男人特别关照,简直有点儿滥洒母爱的意思。她说纳西族女人像她这样的,都算比较坏了,因为她常带汉族的团,慢慢被同化了,她的姐妹们,比她对自己的男人好多了。幸好她的男人也搞旅游,能理解。夫妻不同行的,真有抱怨呢。
    看看人家纳西族男人给宠的,我们的男老师特不平衡。他们上车后常相互调侃,说咱们别回去了,下车吧,在这儿集体定居了吧。

    但是,纳西族中有一脉人家,却不知不觉走了汉人的路。在他们家里,顶天立地的,竟然是男人!
    这家人,就是我们要说的木氏家族。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图片:纳西族姑娘。但据我看,这两位都不像纳西族,至少不是劳作着的纳西族姑娘。

5_112414_1.jpg
    20080918_bb7856668d46a9b0c179kmAuqQNWkz3r.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落两由之 于 2012-10-12 17:52 编辑

还是上个图片:纳西族的美男子,他们手里拿的,不是劳动工具,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用具:水烟袋,或者,也有手里拿乐器的,纳西族男人都精通几样乐器,要不,在女人面前没法儿混。现实生活中,纳西族男人的服饰没这么复杂,基本跟汉族以前穿的便服衣服一样。

a1ec08fa513d2697df88914f55fbb2fb4316d84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7 11:10 , Processed in 0.0575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