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5|回复: 13

中秋调查之三:“你觉得中秋节情感变淡原因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觉得中秋节情感变淡原因是什么?
单选投票, 共有 4 人参与投票
50.00% (2)
50.00% (2)
0.00% (0)
0.00% (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TT截图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11-9-11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是,人变了。心情不一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假期的设立,比以前变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现在多方面压力的增大冲淡了传统节日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节情感变淡,是个肯定句。看来大家对此都没有质疑。
中秋节只是一个点,其实何止一个中秋,清明不也如此?春节不也如此?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是如此!
情感变淡,不仅仅在节日里,它弥漫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与传统节日相对应的,是洋节日的兴盛。七夕吃巧果的不多了,情人节玫瑰花有泛滥之嫌;春节守岁的人不多了,时髦的都到海南旅游去了,圣诞(管他什么圣下什么蛋)热闹甚至喧闹,有身份的到酒店都拿着票:少则288,多则x88;
洋节日喧闹不代表情感深厚,反而是浮躁浅薄的指征。(如果有基督信仰则另当别论)

是转型期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的无奈?还是生存所迫,每个人急于奔命,无暇顾及传统情感?老前的调查很有意义,这两个答案比较集中。俺想选择1+2,不料却是单选题,因为俺认为1=(约等于)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机器猫的观点,再加上一条,对孩子百依百顺,对父母的关心少了。情感分配出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猫是一只会思考的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4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答案1约等于2?
一、转型期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所谓转型,就是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小朋友对这两个型没什么概念,老前一类的老人很懂滴:我们曾经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想社会模式(西方那些没良心滴说是乌托邦模式),虽然年头不长,但老百姓真滴感到做了主人,因为那时候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失业没有工作压力,不过不知怎地,后来走滴孤独了没人陪了,唯恐天下不乱的老美武力上不敢把咱怎样,就想了个损招,叫做和平演变。
    变没变,别人不说,俺也就不说了。老前上学时候的政治课和现在的高中政治课早已面目全非,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理论,理论是人造的,辩解辩论毫无意义,很多时候充当遮羞布罢了。
    甭管什么理论什么社会,从二十世纪诞生的“现代化”一词,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西化。西化这个词是中国人给起的,相对应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说传统的东方重精神文明,西方文艺复兴(其实是借口复兴而彰显欲望)后爆发了呈几何变化的物质增长,工业文明后的二百年来人类的物欲极大暴增,欲望有如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就很难再关闭。
    富足的物质生活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如今信息化的地球村,谁也无法阻挡国人“一切向钱看”的冲动,中国社会正迅速从道德社会走向功利社会,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人,谁也摆脱不了这个时代所赋予的大趋势,包括你,包括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答案1约等于2?
二、是什么让每个人急于奔命,无暇顾及传统情感?
    是调查中所说的生活所迫吗?是,也不是。
    模糊的答案,是因为“生活所迫”本身就是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每个人的认识不同,或者说承受力、耐受力不同。
    万恶的旧社会里,杨白劳因“生活所迫”,把喜儿卖到了老黄家;
    十年“文革”中,四川逃荒女李秀芝因“生活所迫”,嫁给了无人招惹的右派许灵均;
    改革开放换思路,女大学生们因“生活所迫”,主动上网发广告要求被包做二奶三奶。
    可见,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生活所迫”是不同的。老一代的人理解的是为了吃口饭活下去,是基本的物质保障,这和现今“所迫”概念早已大相径庭了。现今的“生活所迫”不是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放弃理想,更多是的是满足某种虚荣的欲望。
    欲望,太多的欲望,无法满足的欲望,正是当下将传统情感淡漠的主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5-7-15 04:49 , Processed in 0.0655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