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245
- 积分
- 793
威望
金钱
魅力
回帖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10-11-7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救援过程的评价
1、徒步团队的自救过程
1)徒步团队在遭遇积雪、寒风和无法按期返回的情况后,及时做出先行派人下山报信和求助的决定。这一决定起到了让队员家属安心的效果,也为后续的救援奠定了基础。
2)领队“新疆男人”下山后,在通讯联络断绝的情况下,对后续大队能够连夜走出抱有期待,于是积极寻求熟悉领队的帮助,组成小分队返回迎接,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行为。
3)前来支援的海啸、洞主等在等候和接应无果的情况下,赶到问题逐渐严重,自己力量薄弱,及时求助新疆山友救援队,将救援决策的权力移交救援队而不是贸然求助非专业社会资源。
4)受困的团队,在“水水”的带领下,根据较弱队员的状况,及时做出决定,不再涉险下山,而是返回小屋过夜,这一决定避免了更多意外的发生,保证了全队安然无恙。因为,保护队员的生命安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此次徒步活动的领队水水告诉记者,他们是11日11时30分开始徒步穿越狼谷的,14时20分在中途吃完午饭,18时许,他们到达距离出口7公里处的塔哈尔巴斯淘草原。
“16时30分,另一名领队和队员因体力较好,便由他们二人先行探路。原本预计17时30分我们与他们在狼谷出口处会合,但因沟里积雪很深,最厚处达70厘米-100厘米,行进有一定难度,18时许又开始刮大风,能见度仅有3米。”水水回忆说,在行进了一公里后,为保证队员的安全,他们决定返回毡房。”
网民“肥羊”:站在领队的角度上讲,当时的天气就是应该选择合适的牧民家中扎营,这样比贸然回撤安全系数高很多。保护队员的生命安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2、新疆山友救援队的施救过程
新疆山友救援队在接到求助后,在救援队总协调单位小羊军团的指挥下,立即启动应急遇案,分秒必争,集结迅速。先期到达山口的救援队值班单位砾石户外负责人“享受孤独”,当机立断做出分组搜索的决定,11名队员义无反顾,顶着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在深夜中向深山挺进。在救援队集结、搜救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救援队志愿、专业、智慧和勇气的精神。
搜救队员“雷鸟”:
我所在的那组救援队有5个人(飞越、乐呵呵、东风五、鸟人)经过分配,我们自狼谷上行至军营,与另一组救援队会合,看看路途上是否有发现。
12日凌晨05:00
狼谷谷口开始徒步,一路呼唤,06:40达到军营,未发现情况,军营休息5分钟,分析:可能那一组救援队遇见被困驴友了,于是我们没有原地等地,继续向前,1个小时后在山坡上与另一组救援队会合(他们也没有发现),根据领队的回忆,我们又返回靠近军营的位置,仔细搜寻牧民的冬窝子和毡房,慢慢的天亮了,搜寻到11:30仍没有丝毫线索,因为天亮了,估计副领队/协作已带队员下山。仍不放心,(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走狼谷外环线回狼谷谷口,到谷口时,得到消息,被困队员已全部安全返回!我们到谷口的时间是(12日中午)13:32。
网民“味道”:另外一组救援队5个是“洞主”、“ 漂泊”、“ 达人”、 “胡狼”、“领航员”。
3、政府救助资源的施救过程
新疆山友救援队在接到求助后,及时做出判断,依次在4点之前向110、119指挥中心报警,并提出了救助建议。110派出的托里乡警察从4点起始终和救援队伍在一起,配合联络,保障安全。5点后救援队向自治区政府应急办、乌鲁木齐市应急办多次汇报情况,提出救助建议。8点向乌鲁木齐市应急办提出120医疗支援建议。8点40,消防特勤赶到现场参与救援;10点后,乌鲁木齐县委常带领队伍赶到,送来了食物,并迎接受困队员到乡政府进行检查。
在救援过程中,政府资源起到了强大的支援作用。整个救援过程中,救援队与有关部门频繁联系,及时沟通信息,救援队现场指挥杨军当日手机拨打、接听了100多个电话。细致的沟通和准确的判断,既保证了政府力量及时有效地加入救援,同时也避免了过渡使用公众资源的情况。
4、相互配合协调
在救援过程中,山友救援队与政府、社会力量分工配合,志愿者与公务人员协调有序,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特点,应该说,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救援。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次社会成本较低、效率较高、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救援行动,是一次成功的救援行动。
5、媒体支持情况
突发事件中,媒体往往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次救援,新疆亚心网在半夜三点多得到信息,第一时间发稿,在首页头条播出,协调引导了其它媒体的及时信息发布。通过公开透明及时的报道,稳定了人心,宣传了志愿者精神,起到了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通力支援,减少一些不明真相杂音的积极作用。应该说,这次救援行动和媒体之间的成功配合,为今后救援队与媒体之间的合作竖立了典范。
6、后方支援
救援行动启动后,救援队联络员宁武连夜通知队员集结,小叶(叶子)彻夜不眠,在后方配合发帖、查询GPS点等资料。 12日上午,正值小羊军团召开户外领队工作会议,有40多位领队在会后自发进山,接应救援队员或进行慰问,体现了天下驴友一家、“有困难领队先上”的精神。
四、问题分析
1、徒步团队自身存在的问题
徒步团队在制订穿越计划的时候,对冬季积雪、吹雪情况估计不足,导致全队未能在天黑前走出山谷。领队应吸取教训,更加重视精准户外,活动之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遇案并公布。
2、救援队自身的问题
新疆山友救援队是一个民间组织,全部25名值班队员均为志愿者,义务救援,不取分文。但由于救援基金长期依靠山友“1元基金”捐助,很多队员是开着私家车、带着个人装备进山救援的。救援队也没有配备卫星电话,在通讯保障方面存在困难。目前新疆的救援体系存在着较强的个人能力、强烈的志愿者精神与资金、设备等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
同时,由于救援队是民间机构,没有“牌子”,尽管我们有相对专业的救援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但调动社会资源的时候能力不足。
3、政府资源的问题
本次救援中,自治区政府值班室、乌鲁木齐市应急办、110等部门反应迅速,指挥和反馈及时。119指挥中心对山地救援似乎了解不够,在5点左右接到救援队正式求助后,在8点40后赶到现场。没能实现救援队“救援队员快速搜寻、消防特勤及时跟进接运”的救援意图,连夜进山搜救的11名救援队员也处于无后续接应的状态。
通过118114查询到的乌鲁木齐县政府值班电话在4点半左右无接听。
救援队没有查询到新疆登山管理中心“专业山地救援队”的值班电话,晚上4点左右拨打相关负责人手机电话,无接听。
110电话,有两次拨打无接听。
通过118114查询到的乌鲁木齐应急办电话似乎不正确。
4、通讯覆盖问题
狼谷山区完全没有手机信号,在救援队集结的狼谷出口,只有中国移动手机信号,没有其它运营商的信号。如果狼谷山区乃至南山浅山200平方公里范围内能够覆盖手机信号,相信绝大多数遇险事件可以避免。
五、救援费用
新疆山友户外救援队的救援是义务的,但根据救援队章程,救援直接成本由被救援方承担,如被救援方有疑义或有困难,本着效率优先、面子最重的原则,也可有救援基金支付。目前了解到的直接成本有:
1)救援队员搭车集结和返回市区后搭车费用
2)救援队员开私家车上山的油费和过路费(往返约130公里)
3)14名救援队员中午下山后的午餐,约500元。有几名队员没有吃饭,直接回家了。
4)抓饭20多份(谁买的?)
5)烤包子 几十个(神足赠送)
6)家里煮的土鸡蛋20个(小羊赠送)
7)红牛一箱(红牛公司赠送)
六、关于新疆山友户外救援队
新疆山友户外救援队是一支山友自发组成的民间救援力量,发起和总协调单位是小羊军团户外网站,目前有两个值班单位:砾石户外俱乐部和小羊军团户外俱乐部,值班队员25名,均为各户外俱乐部优秀领队,联络员1名。救援装备有两套露营,攀登器材,价值1万多元。救援基金通过山友1人1块钱的“1元基金”募集。山友救援队员均为志愿者,义务救援,不收分文。救援队同时也是新疆志愿者协会山地救援大队。
新疆山友户外救援队成立7年来,先后参与和组织了16次救援行动。著名的车师救援和夏特古道救援,最先到达现场的就是山友救援队员。
"当媒体将聚光灯对准受困队员、领导、110、119的时候,其实我很很多山友都最明白,在救援行动中最值得钦佩的是11名深夜徒步进山搜索,连续行走8个小时的救援队员,他们都是25名值班救援队员之一,是乌鲁木齐各户外俱乐部的骨干,是新疆户外的精华!
中午一点多,当受困队员全部下山,县委领导、医生、媒体簇拥着受困队员去托里乡慰问、采访、茶点、合影的时候,我们的救援队员其实还没有全部走出来,当他们全部到达救援大本营的时候,营地里已经没有了几十辆车的盛况,留下的只有这些救援队员和赶来接应的各俱乐部领队。
此时,他们已经在黑夜和白昼之间连续行走、搜索了8个小时”
---摘自小羊的救援纪录
七、感谢
首先感谢趟雪下山报信的领队新疆男人和那位队员,你们的决定正确,行为勇敢负责
感谢在山中自救的受困队员和水水领队,你们非常有智慧
感谢留下了食物和被褥的哈萨克牧民,山友们都知道,在山里看到哈萨克毡房,就等于看到了家。
感谢前期到达的海啸,洞主、零度、铜牙等山友,感谢在深夜3点多集结的十多位山友救援队员,特别感谢徒步进山搜索的11名勇士!你们都是令人敬佩的志愿者。
感谢110指挥中心的安排和反复确认,感谢托里乡派出所的三位警察,你们做到了忠于职守!
感谢自治区政府值班室、乌鲁木齐市应急办,你们的协调很有力度
感谢早晨带队赶来的乌鲁木齐县委常委同志和120急救队伍
感谢消防特勤战士,你们没有山地徒步装具,但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勇敢地参与了搜救
感谢媒体的默契配合,作为媒体,你们站的很高、很前、很睿智。
感谢陆续赶来的40多位户外领队们,也许下一次,该你们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