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铁

[史海钩沉] 那一年,我差一点饿死(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6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射射老同学、老战友苏铁向各位网友对我的介绍,向各位网友敬礼,向你们问好、想你学习。
金蛇狂舞 发表于 2012-9-6 07:10

欢迎新网友,希望能看到您老的大作
发表于 2012-9-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射射骑士、花妖。
发表于 2012-9-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作没有,互相学习。
发表于 2012-9-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发表于 2012-9-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嘎嘎。。愿铁叔早日康复。。。同时欢迎新朋友哇。。。
发表于 2012-9-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那首歌《我为亲人熬鸡汤》:愿苏老哥早日养好伤,重返前方,啊哈哈....重返前线啊!
发表于 2012-9-1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77# 金蛇狂舞
尽快熟悉这里,大家愉快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铁 于 2012-9-24 18:55 编辑

大饥荒那几年,我的老妈在县妇幼保健部门工作。大约1960、1961年间,被打发到距离县城10华里的西谭家泊村干“工作组”两年整,谓之“驻点”。
      我与老妈交流过(我老妈毕竟93岁了,耳朵聋,不方便交流),我问过她驻点的任务是什么。她说就是去看着村干部。
      我理解所谓看着村干部,就是监督村干部执行县里的各项部署不走调。比如,县里统一规定,土地必须深翻40公分,你在翻地的时候就不能翻35公分。规定某地块种玉米,你就不能种大豆。规定畦地瓜秧必须用县里推广的回笼火抗,就不能按传统的育秧方法育秧。
      我老妈说,那年用回笼火炕育的地瓜秧,一棵秧苗也没有育出来。最后不得不与私家协商,购买私家按传统方法,偷偷摸摸育出来的秧苗。
      由此可见,那时候官僚主义,瞎指挥,无视农民利益是多么的严重。
      我老妈说,她那时候是向着村干部的,不会管村里的事情。有时候还要为他们(村干部)打掩护。所以村干部对她都很好。
      另外,我老妈从事的是卫生工作,下乡驻点,也带着常用的急救药品,针管针头,针灸器械。西谭家泊距离县城比较远,那时候又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交通条件,老乡要看病真的很难。        
      老妈做到了,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也不分白天晚上,随叫随到,义务诊治。老妈说:“那时候经常有人半夜敲窗,叫我去看病。”我老妈还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一个中年女人常年默默工作在农村,风寒感冒这样的常见病也难免不会找上门来。一次老妈感冒发烧39度,就是老妈自己给自己注射了抗感冒药,治好了自己。
      凭着“不管村里的事”和“义务看病”这两点,老妈在西谭家泊村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也交了很多朋友。村里老老小小都不把老妈当外人。
      我老妈退休很多年以后,西谭家泊的很多人,每到县城办事或者赶大集,都要专门到我家里看看我老妈。还有个别朋友每逢年节,把我家当成了亲戚走动。可见老妈在村里的人缘还是很深厚的。
      信任与帮助都是相互的,说起来村里对我老妈也很好。
      专门收拾出一处空房给我老妈居住,这就给我和我妹暑假到西谭家泊采集冬季口粮树叶子,提供了条件。
      那时候,西谭家泊北面有一片被称作北沙林子的沙土地,再北面就是一望无边的大海。村里有一个渔业队,几条木板船,专门负责近海捕捞作业。每次捕获的海货,都是村里所有住户平均分配,村里把我老妈也当成村民一样,每次也分一份。
      有了这一份海货,我老妈就可以把自己的20斤口粮定额节省下来,留到我和我妹去的时候吃。
      我记得,连续两个暑假,我和我大妹都是在西谭家泊渡过的。
      在西谭家泊村北,一直到海边的这2、3公里距离内,是一片沙土地,沙土地上是成片的槐树林。我和我妹的任务就是撸槐树的树叶子,掐槐树的嫩枝。我们两个人大概每天可以有一麻袋的收获。
      到了晚上,老妈就开始忙活了。她把我们撸回来的树叶子洗干净,然后烧一大锅开水,把树叶子和嫩枝倒进去罩一下,等锅里的温度降下来以后就用双手把树叶和嫩枝捞出来榨干水分,第二天再在篷(高粱秆做成)上摊开晒干收藏。这就是我们为渡过下一个寒冬贮备的主食了。
      我那时候很喜欢到西谭家泊。一是可以见到常年见不到的老妈。二是老妈会做我们喜欢吃的饭菜给我们开荤。比如做纯面粉的嘎达汤(我们知道,这都是老妈为了我们去,平时从自己口中节省出来的)还有嘎达汤里面的鱼米,那可真叫一个鲜啊。这是村里分给老妈的渔获,老妈舍不得吃,就想方设法保存下来留给我们。三是村里那些孩子们也让我们觉得比城里的孩子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那时候到西谭家泊北沙林子里面淘饭的人很多,人群来来往往,很难免会有大人欺负小孩的事情发生。每当有这种情况出现,村里那些孩子会主动护着我们,绝不会让我们吃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顺风飞翔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24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又见苏老发帖,继续关注。
发表于 2012-9-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老看来恢复的不错啊,祝福你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9 06:14 , Processed in 0.1077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