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豪情万丈

[其它] 糖人下海日记(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7月24日   多云  南风3~4级   24°至30°
夏练三伏,说说容易,真要顶个火辣辣的日头去洗海澡,要下一番决心。在童靴群里留言:这样的天,不泡海里泡哪里?然后奔向海边。
没什么东西写了,咱今天说说进德路。《老烟台街巷》这样描述:“位于现四马路东段路南,北起原四马路,南至山沟,长600米,由原6条路组成。建于1920年前后,取吉祥字意命名进德路。1936年修成长400米的柏油路。1993年开始,该路逐段拆除,新建为进德高层住宅小区。进德高层住宅小区,占地8公顷,东西长350米,南北宽320米,是烟台市第一个高标准、高起点、新格局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1994年开工,1998年第一批6幢高层住宅楼竣工,其中最高楼97米,32层(地下2层)。”
今天的海水,与昨日反差太大,真是变幻莫测。昨日浑浊且有味,今日清澈碧蓝。沙子真烫脚,让我想起了《动物世界》中的蜥蜴,在滚烫的沙漠中,轮换倒脚。下水后,感到水温非常舒适。
航院的那个平台上站了几个小伙子,动作优美地跳“飞燕”。海里的一艘救生艇泊再浮漂处观察情况。
水温虽好,但回程的时候,脚趾头仍然抽筋。补充钙吧。
今天上岸,遇到分局的警车停在路边,两名警察对泡在水里的一裸体老者耐性劝说,老人家,这样光着,不好看,对不对?人家女同志怎么办?快上来穿上衣服,要不,真把你抓起来了。
老人可能精神上有点问题,但还算听话,一边作揖,一边起身,缓慢向台阶处走去。唉,谁家的老人,不好好看着呢?
今天太阳真毒,脸上感到火辣辣的。一群外地游客穿着泳裤泳衣往酒店里走,那个抱孩子背背包的男人,后背通红的,肯定要暴皮。一个年轻光头老外,,戴着墨镜,在烧烤摊的桌子上认真写着什么,身边还有一大杯散啤。
海边的晚上,肯定热闹。
发表于 2012-7-2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豪哥,你现在需要补钙和补充绿叶蔬菜,这些是人体必需!活动的同时要补充这些必需品。祝你好运!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飞翔提醒。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7月25日  晴间多云,南风4-5级   25°至32°
   上午去了趟三站,买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包括去岩石的店买了登山鞋、登山杖、手套、护膝等用品。好久没去三站了,没想到停车位真难找。好容易找到一个位置,谢天谢地。
中午顶着日头往海水浴场走。今天介绍一下四马路。“位于解放路南段路东,西起原解放路,东至原同合里,长610米。建成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因处于三马路南依次得名四马路。1933年修建成水泥路面。20世纪70年代,该路向东延伸至葡萄山南路。进原路已拆除重建,长780米,沿用路名。建国初期,路中设有烟台第四中学。”这烟台第四中学于1984年更名为“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为烟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我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这所学校。
天真热,大褂里面全是汗。沙滩更加烫脚。今天南风,海水很好。防鲨网外有条“挂机子”在作业,“鲁烟渔养67755“号。我游过去问船老大在捞什么海鲜。船老大开朗地回答,蛏子啊。小船两边挂有旧轮胎,泊船用的。船的一侧还有扶手,供潜水员上船用的。船老大邀请我上船坐坐,我谢绝了。
回到南沟街,拉上建材店老板,上我家看看菜盆的水龙头怎么了,水流越来越小。卸了水龙头,排查原因。最后拧下软管才发现,里面全是水垢啊。鲁东大学的自来水啊,叫我说你什么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7月27日  晴转多云,西南风转南风3-4级,24~31℃
今天中午的飞机晚点,接孩子回家已接近下午两点。孩子妈忙乎着给孩子弄饭吃,我匆忙驱车游泳去了。
想想孩子在韩国读书真不容易。这学期因为做毕业作品,春节过后就飞回韩国。当时还没开学,宿舍关闭,只能住在校外临时宿舍里,没有暖气。遇到了寒流,零下20多度,晚上冻得睡不着觉。带的东西吃完了,就去超市买点材料,自己做饭吃。几年的留学生活把孩子给锻炼出来了。好在白天可以去图书馆呆着做作品,终于熬过了寒假。看孩子的精神状态不错,我们放心了。孩子说,年底毕业后,在韩国工作几年,积累一下工作经验,我们表示赞同。
今天是中伏第一天,天气依然炎热。海边的人很多,南腔北调的,外地来旅游的。海水依然清澈,连续三天了,希望一会的日子天天如此。一位带着小女孩的女士问我去月亮湾怎么走,我说,路有点远,这么热的天,最好坐公交车。女士谢过我,带着欢蹦乱跳的小女孩坐车去了。
海里冬泳队员比较多,看那轻松划水的动作,看那漂亮的游姿,看那黝黑的肤色,就知道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练成的。他们多数是年过半百的中年人,个别体力好的人要游两个来回,2000米远。那个捞蛏子的“挂机子”仍在防鲨网外作业,我游过去的时候再好赶上潜水员出水。可惜,他从船的另一边上船的,我没看清他捞了多少蛏子。
回家路过东花园的时候,看见西北角的水泥场地里,放着音乐,六七对中老年人随着舞曲在跳“中四”。舞场外十几个老太太从马扎上起身,做踮脚后跟的运动,个别人还拍打身体各个部位。累了,就坐到马扎上。更多的人围坐在一起打扑克,我去浴场的时候在打,我离开的时候还在打,估计到晚饭时才能恋恋不舍地离开。西南角一位师傅搭了一个凉棚在理发,疑问价格,五元。我心里暗叹,便宜啊,下次在这里理发后,直接下海。
对了,路过市场别忘了买西红柿和玉米,糖人食品,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顺风飞翔 + 8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7月28日  多云转阴,有雷阵雨  25°至30°
天气预报老是发生变化,弄得我也心生不宁,一不小心生出事端来。自6月5号下海以来,除了一次在二浴,其它都在一浴。老去一个地方,没有新鲜感了,于是想起了七八十年代常去的西沙旺一带的海滩。
记忆中的那个海滩,有细细的沙子,有刺槐,有松树,还有一种不高的灌木,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沙滩上长一种紧贴沙子的绿草,一簇一簇的,也叫不上名字。那里还有个高高的沙堆,有手枪实弹射击的时候,沙堆上竖红旗,周围放警戒哨,不准靠近。
海水那个清啊,一眼望到低,当然是浅水的地方。海水的颜色,越往远看去,颜色越深,最后是碧蓝碧蓝的一片。海里出蚬子、比齐和“玻璃灯”(一种白色贝类)。遇到退大潮的时候,我们就蹲在水里摸啊摸啊,总有不少收获。晚上回家一煮,那个鲜啊,原汁原味的。用汤下个面条,呼噜呼噜吃两大碗。
能看到拉围网的情景更是一种享受。七八个人或十几个人,围城一个大半圆,一起用力往岸上拖网,没有跑掉的鱼儿,最终被网拉上了安。小鲅鱼、海鲫鱼、青皮子,个头不大,但欢蹦乱跳,新鲜。
越这样想,越忍不住想去寻找过去的影子。吃过午饭,不到12点,驱车走到化工路北头。按照以前的记忆,这里应该有条路。刚拐过那个弯,一中年女性告诉我前面走不通。我问去海边怎么走,她说往西往东都可。
先往西,拐到幸福中路,折向北,前面没走车的路了。下车一打听,要步行。七拐八拐的,我仿佛进了村子。也不知道是幸福几村,好像多是外地生意人租住的。有个热心的小男孩给我带路,我穿过公路和铁路两个涵洞,又转了几个弯,终于看见大海了。天哪,这是我原来记忆中的哪个海吗?
海边盖起了半圆型加顶的养殖池子,养殖场的废水不断地往海里排。浒苔堆积在岸边,发出一股股臭味。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的职工在海边搭起了凉棚,好几罐啤酒摆在旁边,又吃又喝又下水,好不快哉。
往东一点,四个拉围网的,正从海里拖网上岸,里面是一寸长的海鲫鱼和2寸长的鲅鱼苗,还有小偏口和小螃蟹。其中一人,岁数稍大,累的一屁股坐在海里。另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热得满头大汗,躺倒水里放松去了。另外两个中年人在网里捡鱼。哈哈,终于捞到条好鱼!一个人兴奋地喊叫,原来是条一尺来长的马卜鱼。我来之前,这四个人已经拉了一网,全是鱼崽子。据捡鱼的两个人讲,那帮聚会的人也拉了好几网,没有东西。我心里暗暗叹道,这海真穷了啊。
再往东走了几十米远,一个用铁耙拉蛤的中年人,一边抖动手腕,一边照顾和他一起在海里的狗。我问等候在岸边的同伴,有蛤吗?那人笑了,有个屁,拉着玩呗,都是吃饱了撑的。
聚会的人们已经散去,海滩上留下了矿泉水瓶子和其它杂物。
看到这里的海边,海鸥明显比市区里的多。它们悠闲地在浅水区散步、觅食,多少给这破败的海滩带来点生气。
离开这里,顶着烈日急匆匆回到车上,在往化工北头而去然后折向东,终于看到有套着救生圈的孩子了。顺着他们走的路,看到了“齐鲁晚报”立的牌子“低碳补偿林”,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看到这里的绿化很好,路两旁全是树。顺着小路开了一阵,没想到树林里还有机关,这个局那个局的,真是个办公的好地方。最后走到头了,没路了,也不知道转到了什么村里。只好掉头。其实,有条岔路通海,路边还停了一辆面包车。估计洗海澡的人都是从这条岔路走向大海的。我不敢把车停在这里,穷乡僻壤出刁民,保不准有人划车。顺着原路回家。
转转了两个小时,浑身湿透了。美丽的海滩不见了,海澡也没洗成,白忙活。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7月29日  阴有中雨,伴有雷电  24°至30°
27日写日记说那天是中伏第一天,后来发现是错误的。28日才是中伏第一天,昨晚爬山,既祝贺奥运会开幕,又是夏练三伏的中伏第一天,有纪念意义。今天真热,充分验证了“热在中伏”这句俗语的正确性。
下午两点,开始阴天,正是游泳的好天气。带着媳妇去旅游大世界,她去看丝绸展,我下海扑腾,各得其乐。奥运第一天,中国军团斩获四金,其中游泳两金。咱来大海游泳,也算是祝贺吧。
下水后,看到航院设立在海中的平台上无人,我想去看看。于是,游到北面的浮漂处,越过浮漂,前往平台。
这时候大约三点,海面上有雨滴砸水的点点,下雨了。但一阵就没了。我顺着扶梯登上平台。平台的侧面有两块“军事设施,请勿攀爬”。平台是四块大浮桥的铁板拼成的。因为有浪,平台摇摇晃晃的。我装着胆子爬上高台,往周围一看,真是站得高,看得远啊。
咱可没有胆子跳下去,小心翼翼地下来了。看见有两个人朝这里游来,我顺着扶梯下水,往回游。今天早上忘记了服用降压药,有点头晕,回家一定不要忘记吃药。
往家走的时候,市区下雨,而且不小。到了南郊,地面还是干的。顺路去市场,买黄瓜、西红柿、玉米,明天下雨,有备无患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7月30日   阵雨转中雨,伴有雷电  23°至29°
今天说说同合里吧。“位于四马路东段路北,南起四马路,北至三马路,长280米。建于1911年前后,取吉祥字意命名同合里。该巷由多条支巷组成,1935年修剪成柏油路面。1978年起先后拆除重建,沿用巷名。”
今天到浴场下午1:30,退潮,走进去好长一段才能游泳。浅水区有五六米宽的乱石区,小心翼翼地走过。
因为退潮,游的距离短了。按照以前的路线,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想想来一趟不容易,还是多游会吧,就穿出浮漂,向航院训练用的平台游去。
平台上站着五六个人,多数是冬游队的。我刚爬上去,从东面海面上过来一游艇,游艇上坐了5个老外。小艇慢慢靠近平台,驾驶人员跳上平台,用缆绳固定住小艇。其中一白发男性老外,大约40来岁,登上平台。他看了看驾驶人,驾驶人做了个挑水的动作。老外脱下上衣和鞋子,然后攀上高台,一个鱼跃,扎入海中。他出水后,高兴地喊叫。小艇上一个年轻的女性,金黄头发,也登上平台。然后脱了衣服,穿三点内衣,也一个猛子扎入海中。动作很完美,当然体型也很优美。
那个男性老外爬上平台,与驾驶人开玩笑,要和他一起挑水。驾驶人慌忙拒绝。老外又跳了一次,比上次好多了,水花很小。过了一会儿,两个老外登艇离开,还热情地与平台的人挥手再见。平台上的我们也挥手致意。
论玩,老外比我们疯狂。等我半个多小时上岸后,没想到两个刚才跳水的老外,正躺在沙滩上晒日光浴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7月31日  阴有阵雨或雷雨转多云   24°至30°
昨天就发现从虹口大厦往东的那条街上的大排档不见了,连卖游泳用品的商家也不把商品摆到街上了。是不是又有什么活动影响了烟台市的形象?
今天赶海的人比较多,蹲在水里摸蛤,每个人手里的瓶子或塑料袋里都有收获。最好笑的是一个商家小老板把生意交给了一个老人,自己下海摸蛤去了。老婆火呲呲地站在岸边训斥老公,昂,这样的天不抓紧时间卖货,等风凉了你卖给谁?老公自知理亏,并不犟嘴,老老实实听着。
今天感觉有些累,游了50分钟就收工,回家看奥运会。明天见,大海。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8月1日  多云,东南风3-4级,24~30℃
从同合里往北,天天路过的那条街,叫“东园街”,大概是守着东花园的街。但是《老烟台街巷》里没有介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今天中午仍然闷热,但海边的人少了许多。芝罘区的市民不管上班的还是不上班的,都要等到太阳下山才出动。那时候的大海,人多的像大锅里下饺子,一个儿挨一个儿。
东北风,海水干净,但浪稍大。游泳0分钟的人不多,赶蛤的多。游50分钟上岸,看见岸边多了几个穿三点泳衣的外国女人,但市民丝毫没有新奇之感。路过烧烤那条街,看见标有“城管”字样的大头车停在路边,监督商家不准乱摆乱放。
快到家的时候,做理发生意的小媳妇问我,大哥,你没从海军那个平台上跳水?我很吃惊,你跳了?
小媳妇很得意地回答,我跳了。我赞叹道,真行啊,你。那么高,我可不敢。
我走过去了,身后仿佛能听见她的窃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顺风飞翔 + 8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8 18:17 , Processed in 0.0555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