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前

[史海钩沉] 中国古建筑屋顶归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3、盝顶

  这种形式的屋顶是在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脊,四条屋脊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其四个角有垂脊向下斜伸,共形成四块坡檐。这种形式的顶级少见,所以没有找到图,手绘一张示意一下吧。

12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4、万字顶

  有一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卍”字形,取其万事如意、万寿无疆之意,非常吉利。圆明园的“万方安和”就是采用万字顶。由于圆明园已经被八国联军给少了只能找来模型和绘画中的“万方安和”给大家示意。

  北京圆明园“万方安和”

13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5、扇面顶

  和万字顶一样扇面顶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屋顶形式。顾名思义,它是像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前后檐呈弧形,一般前短后长,两山墙的墙线向内延伸可交与一点,即扇形的圆心。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山、悬山、也可以做卷棚形式。这种顶一般用于小型建筑,使建筑更加小巧可人。

  我没有亲眼看见过这种形式的屋顶,也没有找到照片,只是在一些书上看见过示意图。究历史上出现过这种顶没有有待各位高手考证。下面是我手画的示意图。

14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不难发现,其实特殊顶变来变去也离不开基本顶的几种形式,只要大家把集中基本的顶分清楚了遇见再复杂的顶我们也可以自己对他进行分析。下面要说的“派生顶”更是如此。

  (三)、派生顶

  其实上面说的特殊顶也都是由基本顶派生过来的,但是因为罕见,把他们单独归为一类,下面说说的都是常见的派生顶。

  中国古建筑顶的形式派生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整合和解剖。

  常见的“重檐”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檐的叠加。一般来说,重檐大多是指一层建筑有两层或更多层屋檐。但有时一座多层建筑若每一层都有屋檐,总数相加大于等于二,人们也称作重檐。

15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种常见的整合方法叫“勾连搭”。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顶前后檐相连,连成一个屋顶。

  在这种勾连搭屋顶中有两种最为典型即“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和“带抱厦式勾连搭”。仅有两个顶形成勾连搭而其中一个为带正脊的硬山悬山类、另一个为不带正脊的卷棚类,这样的勾连搭屋顶叫做“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应该很容易想像就不附图了,其实我也没有找,呵呵)我见过的很多垂花门是这类的顶。

  勾连搭屋顶中,相勾连的屋顶大多是大小高低相同,但有一部分却是一大一小、有主有次、高低不同、前后有别的,这一类的叫做“带抱厦式勾连搭”。

16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受到空间、地形等因素影响,往往没有条件建一个完整的建筑。比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古典园林中某一个拐角处有四分之一个亭子,在高墙下有半个间厢房等等。建筑空间受到限制就导致了屋顶的另一种派生方法“解剖”。

  单坡式屋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就像一个硬山或者悬山式屋顶沿着脊背剖成了两半。这种屋顶多用在不太重要或是付属性的建筑上。

  但是也有例外,山西混原的悬空寺依恒山峭壁而建多数建筑从峭壁中伸出,只露半个屋顶,从外表上看就是根本就是被解剖的屋顶,而且剖面依悬崖表面而变,整个寺院与恒山的峭壁融为一体。个人为这才是中国古建筑的精髓。

18_副本.jpg
17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中国古建筑屋顶虽然变化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最基本的几种样式永远不会变,这是用我国古建木构梁架所决定的。我们只要分清楚几种基本的样式,就会自己分析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了,这对以后进一步了解梁架结构有所帮助。
发表于 2014-1-2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好。长见识了。
发表于 2014-1-28 0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7 00:54 , Processed in 0.0480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