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59|回复: 10

[史海钩沉] 1860,英法联军在芝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4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10 14:24 编辑

2345截图20151210141634_副本.jpg

一、被选为法军基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国对华远征作战计划基本确定之后,原先选定上海作为军事集结地和军用物资存储地。但是鉴于上海虽然是一个商业大都会,但是市容肮脏、暴民聚集,且港口条件很差,极难入港,大量法国远征军集结上海势必滋生事端,法国海军方面并不愿意在上海集结。

1859年9月,拿破仑三世皇帝指令法国海军方面“恳请驻中国公使馆专员科雷克沃斯基伯爵代为寻找比上海更加卫生和更为合适的港口。”这位科雷克沃斯基伯爵,应该就是1862到1863年出任法国驻华“署理公使代办使事”(即临时代办)的哥士耆(Michel Alexandre Kleczkowski,1818—1886)。哥士耆本是波兰人,按波兰文音当译为克莱奇科夫斯基。他于1847年来到中国,曾在上海、宁波的法国领事馆担任翻译,精通汉语,于1850年加入法国国籍。1855年起担任澳门法国领事馆随员、二等参赞等职务。1871年后到法国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担任教授,1876年出版《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渐进与系统教科书》(Cours Graduel Et Complet de Chinois Parlé Et écrit)。在大沽炮台事件中,哥士耆曾亲临现场,对中国事务比较熟悉。当年11月,法国陆军总指挥蒙托邦在觐见拿破仑三世皇帝的时候,恰逢哥士耆回法国向皇帝述职,蒙托邦也被指令去拜访哥士耆。哥士耆向法国海军和陆军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国情与人文概观。

1859年10月18日,海军上校布热瓦被海军大臣阿穆兰上将派往英国伦敦签署作战协议,并确定英法联军集结的具体问题。“布热瓦指出芝罘作为军事基地的多重优势”。布热瓦后来随远征军来到中国作战,并著有一本回忆录,可惜未见中文译本,否则会有更为丰富的细节。

二、从上海到芝罘
1860年3月,由于法军指挥官蒙托邦认为在上海各国租界内安置军队不会遭遇抵抗,吴淞仍旧被确定法军军事基地。上海的优势在于城市文化发达,市政建设完善,丰富的资源可为远征军所用。而芝罘也没有被舍弃,法军准备在芝罘建立“中转基地”。为此,海军准将卜罗德乘坐“福尔班”号号护卫舰,亲自前往山东河渤海湾各地侦查地形。“福尔班”号是一艘一级护卫舰,载运人数136人,炮位四个,250马力,舰长叫莫里埃。4月28日,该舰返回吴淞。卜罗德在崆峒岛与芝罘半岛之间发现一处相当安全的锚地。

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部分法军集结吴淞。但是由于担心“大量部队集中在一个如此局促且不安全的地方”而引发流行疾病,因此部队被蒙托邦要求原舰驻扎,不准上岸。法军决定直接开赴芝罘基地整顿、操练。正当法军准备开拔之时,英国人认为两国必须进行联合军事行动,因此延期。5月20日,经过英法双方协商,英方不再坚持一起行动的原则,同意法军“可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占领芝罘,而英方最终决定占领大连。

5月31日,由准将卜罗德指挥海军,冉曼将军指挥陆军,法军离开上海开赴芝罘。6月1日,隆河号、卡尔瓦多号、吉伦特号和雪崩号等运输船只,则运送101、102军团、骑兵连、工程师连、部分炮兵及军需与食品北上。6月6日,所有舰至到达芝罘港。6月8日凌晨4时,法军开始登陆。“整个登陆过程异常平静,未放一枪一弹。中国人看着法军登陆无动于衷,从他们的表情中,丝毫看不到14—15世纪倭寇在此登陆带给他们的恐惧。”

三、法军基地的建立
由于地方官弃城(其实当时县治在福山县),法军也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如此顺利的令法国人兴奋不已,一上岸士兵就不禁齐声高喊“皇帝万岁”。烟台的居民也没有显现出任何敌对情绪。尽管法国人强调自己的军纪很好,然而他们自己也承认:“由于一些法军士兵行为放纵,当地百姓纷纷离去”。不过据说这些行为立即受到了惩罚。当地居民第二天就在法国人营地附近开起了农贸市场,每天清晨5点至下午5点开放,昼夜则全由法军宪兵监护。蔬菜、肉类、玉米、马匹需要的新鲜草料等都被源源不断的运来,法军甚至还买到了40头上等的骡子,按照芝罘的样式,制造了60件骡马的鞍鞯。法军指挥蒙托邦感叹道:“这里的富足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亨利四世国王的期望,我军士兵天天炖鸡吃!”由于芝罘气候宜人,有良好的饮食供给,法军士兵很快恢复了正常的作息规律和战斗力,生病士兵的比例下降到百分之一以下。法军医院当时仅收治64个病员,包括28名性病患者。

登陆的法军在卜罗德的指挥下,修建码头、若干粮仓以及煤炭仓库。港口区的水文测量工作也由当时的随军水文专家马南工程师负责完成。由于运输船只不足,法军还修建了存放火药的弹药库,以及一座80米长的“比拉戈式桥”。所有设施大多用石头砌成。到七月份,法军所有的运煤船及运粮船接到指令,放弃在上海中转,直接北上芝罘。

马匹、物资和士兵不断被运往芝罘,到七月初大约有6000名法兵来到烟台,包括5000步兵和千余炮兵。法国随军医生写道:“所有步兵和炮兵部队几乎全在平原上安营扎寨;各营轻步兵安置在形成半岛的丘陵一带(后取名莫纳山);司令部设在位于海岸制高点的一座寺庙里,整个营地尽收眼底。后勤管理仓库及办公室建在海滩附近,便于军需物资装卸。”从描述中看,从北岛到所城、烟台山一带,都有法军的足迹。


发表于 2013-2-2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的‘法国医院’,即是那是成立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神力量 于 2015-12-10 14:31 编辑

四、英军司令来访芝罘
1860年7月2日,法陆军总指挥蒙托邦少将(Charles Cousin Montauban,1796—1878年)乘坐“福尔班”号前往芝罘,同月6日到达。蒙托邦生于巴黎,1815年成为军官,后毕业于参谋学院,1823年参加对西班牙的远征。1831—1857年作为一个骑兵军官在阿尔及利亚服役20多年,1855年任师长,指挥君士坦丁省,1857年返回法国。

7月3日到4日,法国海军总指挥沙内少将(Léonard Victor Joseph Charner,1797—1869年)率领大批战舰驶往芝罘,7月5日沙内抵达芝罘。

7月10日,在法军主帅身边的英方联络官弗利上校的安排下,英军陆军司令格兰特上将(James Hope Grant,1808—1875年)、海军司令贺布少将(James Hope,1808—1881年),以英法亲密同盟的名义,前来芝罘拜访蒙托邦。

英国人怀着好奇心,很想看看经好望角绕了一大圈,飘洋过海而来的法军官兵状态究竟如何。对于听说从日本弄来的那批野马,他们也在思忖究竟与什么样的牲口相像。

在芝罘,格兰特受到最殷勤的接待。他们先开了两小时会议,午宴后,英军司令要求参观法军营地。军乐队演奏《女王颂》,英军来宾十分赞赏。格兰特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架桥兵所建的那座80米长的比拉戈式桥。格兰特还要看炮兵,列席2公里射程有膛线山炮发射演习。见那些日本马训练得那么好,他大为吃惊。法国人埃里松曾记道,格兰特将军说了好几遍:“怎么!这就是那些日本马?真不可思议!”

蒙托邦深受鼓舞,当即下令向驾辕之马鸣炮11响,接受炮火的洗礼。竟然无一匹马失足!格兰特离开时,对“所看到的一切喜出望外”,随即邀请法军后天前去北面的大连湾回访。在蒙托邦看来,当天确实美好。次日,他对自己竟敢下令在这些未受过战火锻炼的马匹面前开炮深感惊讶。他这样说道:“我真不知道这些马当时镇定不动,是因为天生沉着呢,还是害怕而使它们动弹不得?”
对于法军芝罘营地的石砌设施,随同访问的英军中校吴士礼也赞不绝口。

五、法军回访大连
事实上,英军一度想和法军共同驻扎在芝罘。早在1840年,英国指挥官秉海姆就考察过胶东半岛,在一份报告中认为“规模较大的部队占领登州府(即今天的蓬莱)会好处多多。”1860年4月,英军海军司令贺布少将给英国公使写信,想要驻扎芝罘。蒙托邦得知此事后,认为芝罘空间有限,且单凭在芝罘钻井取得的水源并不足以保障两国联军的使用,因此在4月9日的会晤中,极力劝说格兰特放弃芝罘。格兰特于是答应考虑在登州另寻营地。后来,英军多次侦查,决定在大连湾中转。

1860年6月,格兰特和贺布前往大连,途径芝罘途中,也顺路考察了威海卫。格兰特,1826年参加英国陆军,1835年任陆军上尉,1842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任萨尔顿勋爵的副官,后因攻占镇江有功晋级少校。1859年以少将军衔任远征中国的英法联军的英国陆上部队指挥官,1861年晋升中将,1872年晋级上将。1875年死于伦敦。贺布,又译为何伯,英国海军将领,1879年授英国海军元帅。1859年到1862年任东印度及中国舰队司令,海军少将。1859年强闯大沽,身受重伤。他们最终认为威海卫比较贫瘠,而且担心威海卫锚地受到东北风影响,船只难以安全停泊;更重要的而且部分英军已经在大连湾集结完毕。所以英军还是放弃了威海卫。

7月12日,蒙托邦和沙内启程前往大连访问,也得到英军两司令的殷勤款待,并14日返回。如同格兰特访问芝罘,这种访问是一种礼节性拜访,而不是正式的军事会晤。

六、离开芝罘 出征京津
7月11日,法国特使葛罗男爵(Jean-Baptiste Louis Gros,1793-1870年)搭乘“杜舍达”号抵达芝罘。葛罗曾任法国驻波哥大(1838—1842年)和雅典(1850年)临时代办,以及驻伦敦大使(1852—1863年)。期间,来到日本和中国。他在江户签订《日法修好通商条约》,开创了法日外交关系。后在中国指挥法国军队。他也是一个摄影家和画家。

过了几天,英国特使额尔金(James Bruce,1811—1863)从大连来到芝罘,拜访他的老朋友兼外交同僚葛罗男爵。额尔金毕业于牛津大学,先后担任过英属牙买加、北美、印度等地总督。1857年3月,他出任英国驻中国的全权代表。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是在他的操控之下进行的。正在此时,法军对天津一带进行了多次侦查并基本完成,他们认为有必要开会研究和确定登陆和作战计划,于是额尔金写信给格兰特和贺布,让他们再次来芝罘。

7月19日,英法联军将领在芝罘召开会议,确定最终作战计划。出席会议的,有两国联军总指挥蒙托邦和格兰特、两国特使额尔金和葛罗,以及两国海军的沙内、贺布。双方一致决定7月26日出发攻打天津,登陆地点确定为北塘。

六日内,远征军在芝罘登船完毕。7月20日、21日,法国进行了炮兵和工兵部队所有物资和行装的装船工作;所有骡马22日、23日登船;部队的其他人员在24日、25日登船。

出征前,法军的兵力构成情况是:舰船31艘;陆军和海军军官209名,士兵5283名,骡马175只(另有六个连的人员组成海军陆战营,故海军方面统计数字比这要多出601名);骑兵军官3名,士兵64名,骡马71只;炮兵军官46名,士兵1054名,骡马594只;工兵军官8名,士兵262名,骡马24只;管理部门军官7名,士兵279名,骡马160只,辅助人员军官2名,士兵925名,骡马160只。合计军官275名,士兵7867名,骡马1024只。

鉴于芝罘“人民态度十分温和”,蒙托邦仅仅将220名步兵留在芝罘,由营长德拉普拉纳率领,负责保卫设在当地的一些管理机构;另一方面。海军指挥沙内则把“杜佩雷”号(帆船,一级军舰,可运载人数335,炮位30,舰长凯尔索松)医疗舰和“阿朗帕”号(或译为“安德罗马克”号,帆船,一级大型驱逐舰,可运载人数205,炮位20,舰长加加雍)军舰留在锚地芝罘,共同负担保护任务。

七、尾声:一个坚固的阵地
战争的过程这里毋庸赘叙。战争之后,“英法公使和联军四司令商定,根据《北京条约》的精神,芝罘将由法国海陆两军驻守,庙岛则由英国海陆两军派兵驻守。但是英军无法在大连湾或庙岛派驻守军,为此,他们的一艘军舰还差点在那里沉没,英军觉得占领芝罘使得法国在直隶湾海域拥有了一个坚固的阵地。”对于侵略者,这大概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结果。而他们的“贡献”,除了芝罘这个在侵略者眼里美丽富饶的地方,从此被迫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这一点,法国人还留下一些风土人情乃至天气情况的资料,可以供一百五十年多后的我们研究和感慨。还有一个有趣的线索是,法国有位摄影师叫福特瑞,也许留有在芝罘拍摄的照片。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发表于 2013-6-21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地图好像是德国人画的,原图记得也在德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由 于 2016-3-25 20:26 编辑

以前在网上找到的英法联军在烟台登陆的版画,1860年刊登在巴黎的画报上。
烟台英法舰队登陆-鸦片战争.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法联军在烟台总部营地版画
烟台英法联军营地-鸦片战争.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资料很详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3 0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史料,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东西
现在很是不难搜罗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8 19:02 , Processed in 0.0547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