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219|回复: 178

走进绘本世界,阅读经典童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前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雨中的了悟 于 2011-3-29 21:43 编辑

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邂逅图画书?
三次:童年,初为父母,人生过半为了自己的时候

经典图画以震撼心灵的方式
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言说的
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初为父母的岁月也随着孩子一天天长高变得渐去渐远,人生过半了么?也许吧,每天忙忙碌碌的,也说不准人生在哪儿就会搁浅.。杨葵在《过得去》里说“过去心不可得”,可重拾童年的乐趣、亲子共读的情趣应该是可得的吧?山人的《每日一书》,我常去看,遇到中意的就划拉几本,感觉甚好,又忽然想,我们喜欢读书,于儿童绘本画,是否也有感兴趣的呢?是否借西窗之地,也来个介绍呢?
      有这想法缘于昨晚,我倚在床上看那本《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很简单的一本书,我却看了又看,女儿问:“妈妈,你不是看过了么,怎么还看?”我笑道:“喜欢看啊,你看小松鼠的神态画得多好。”放下书忽然想,我是大人了,却对儿童绘本画情有独钟,是不是很幼稚?
      因了孩子的缘故,每次去书店,都先看少儿读物,其中,最喜欢国外经典的儿童绘本画,比如宫西达也的《好饿的小蛇》,《你真好》、,《我是霸王龙》,谢尔费斯坦的《阁楼上的光》、《爱心树》、《失落的一角遇到大圆满》、《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汉斯*比尔的《达芬奇想飞》、《小猪闹闹》等,有些书只有几页,比如〈喵呜〉,《小蛇》,《黑兔与白兔》,还有的只是图画,没有文字,比如《雪人》、《阿罗系列》,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除了买,也常抱几本书坐在楼梯上看。
     相对国外经典的绘本画来说,中国的儿童图书太老气,除了民间故事、唐诗宋词、教育启蒙、就是一些讲了又讲的好习惯,书的插画也是一成不变的中国风,缺少更新的创意,当传统的东西千篇一律时,就少了一种深度的美。有时想,为什么我们的儿童作家不能与画家更好的结合呢?写与画相依相伴,把更优美的少儿读物送给孩子。但又想,无论我们的作家怎样优秀,总似乎缺少一些东西,仿佛被一种现有的模式禁锢了,就象我们幼儿园的美术课,画太阳一定是红的,草一定是绿的,画来画去的总脱不了现实的影子。
     我不善于评论,又觉得过多的评论是一种亵渎,也有悖绘本的初衷,有些书是需要自己体会的,无需解释,若总把自己的臆想加上去,便如画蛇添足,失了真味。经典的绘本虽然简单,却别具一格,就算只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来,也耐人寻味。我让孩子多看这些书,除了因为她喜欢画画,还是想给她更多的启发,让她不拘泥于目前所学,了解世界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况且,这些年,我陪着孩子看书买书读书,也算个大小孩了,许多绘本,与其说是送给孩子的,不若说是送给我俩的呢。
     上周六,带孩子去书店,看到一套[德]安德雷斯*H*史马赫特/文*图的《爱心鼠小弟》,虽是小小孩的书,但构思精巧有趣,绘图简单传神,另有一套《可爱的鼠小弟》,日本中江嘉男与上野纪子图文,以前只在彭懿的《阅读与经典》中读过其中一本《鼠小弟的小背心》,画面虽然简单,但动物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非常有趣,看得过瘾。
    可惜孩子越来越大,许多图画匆匆一览,再不用小孩子的眼光看书了,也是遗憾。我常叮嘱家有小小孩的同事多买此类书,可惜应者寥寥,都觉得那么简单的一本书,却那么贵,不值。她们只从自己的角度看书,却不晓得越是看似简单的书,越有味道,也越适合小小孩看,最好什么字都没有,只通过画来读懂它。
    记得《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的扉页有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连是不是下雪都不关心了,那我一定是变成大人了……”忽然想,大家已经是大人了,还有看童书的兴趣么?还会静下心里细细品味书里的每个插画么?还会拿一本无字的书,自得其乐的沉浸在色彩与线条的故事里么?也许许多人不会了,也不屑一顾,但经典的绘本,是值得所有人去欣赏的。
    我希望我们在给孩子挑书时,多注意这些经典的绘本画,给孩子,也给大人一份更精致的阅读空间。
    借西窗的角落给自己喜欢的绘本做个归纳,但因时间关系,做不到每日一书,至于大家喜欢不喜欢的,也全凭爱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中的了悟 于 2011-3-29 22:44 编辑

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
20624084-1_e[1].jpg
图:(德)塞巴斯蒂安·麦什莫
文:(德)塞巴斯蒂安·麦什莫
译者:刘海颖
出版社:湖北少儿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内容语言:中文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摘]所有的孩子,不管是平日里温柔乖巧的,还是一贯喜欢调皮捣蛋的,每到下雪的日子,他们的目光中都会流露出一样的惊喜。没有一个孩子不爱下雪:更没有一个孩子会嫌弃下雪天太冷。曾经有一个朋友很认真地说“如果有一天,我连是不是下雪都不关心了,那我一定是变成一个大人了。” 还好,松鼠先生不是这样的大人。在所有的动物都回自己的小窝去舒舒服服睡大觉的时候,松鼠先生还没有睡,因为,他有一个梦想,只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小孩子的梦想——他想看看下雪是个什么样子。  可就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小小愿望,他也得付出很多:他又冷又困,孤零零一个趴在树枝上,身上的毛都乱糟糟地纠结在了一起,最要命的还是,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等待的这个奇迹,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也许,这个冬天根本就不会下雪呢? 刺猬跑来了,他和松鼠先生一起大唱歌曲,赶走了松鼠先生的瞌睡虫;大熊也从自己家中钻出来了,这个下雪爱好者小分队一起展开了“寻找第一片雪”的行动。  对于从没见过雪是什么样的三个小动物来说,这寻找自然是十分盲目的,可他们的想象力却是极好的——如果,雪花是白白的、凉凉的,那么,白白的、凉凉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是雪?就这样,牙刷雪、空罐头雪从天而降了。虽说大熊的想象力比两个小家伙差一点,可他的发现也堪比哥伦布——他找到了世界上第一片袜子雪花。  当图画书里的大熊挺着肚子举起那只臭袜子时,刺猬和松鼠先生都带着崇拜的表情看着他,而我却在书外偷笑,甚至有点恶作剧地想:真的下一场袜子雪,不也挺好的吗?就算是这些雪花都带着“月亮的味道”,习惯了吃酸奶酪的人想必也能忍受吧……可是,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它还有一个让人惊喜的结尾。  这个结尾,就是那个牙刷、空罐头和臭袜子装饰起来的大鼻子雪人在被白雪覆盖的静谧森林里,这个雪人就像一个有生命的精灵,见证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个奇迹。它仿佛是用无声的语言,在默默地诉说:  你付出的一切,都不会白费力;你得到的一切,都不会毫无价值。
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 (3).jpg
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jpg
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 (1).jpg
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 (2).jpg
发表于 2011-3-2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树先生很有趣,喜欢他的大尾巴。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4# 胖子


呵呵,你若看了这书,看到松鼠先生坐在树枝上,从聚精会神到打瞌睡到猛然惊醒的一连串姿态时,你会笑出声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中的了悟 于 2011-3-29 22:46 编辑

松鼠先生和月亮
book000695[1].jpg
图:(德)塞巴斯蒂安·麦什莫 
文:(德)塞巴斯蒂安·麦什莫 
译者:王晓翠
出版社:湖北美术
出版日期:2007年8月
内容语言:中文
装帧:精装
ISBN:9787539419602
[摘]一天早上, 松鼠先生一下子惊醒了。因为月亮掉在了他的屋檐上…· 一个大大的问题 突然摆在松鼠先生面前: 如果月亮从天上掉下来了,怎么办?   一开始,一切似乎令人绝望,但是如果大家联起手来,再大的问题也会变得渺小…… 来自月亮的欢乐和希望,献给那些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孩子。
松鼠先生和月亮.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中的了悟 于 2011-3-30 07:29 编辑

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jpg
图:  (美)克雷门·赫德
文: (美)玛格莉特·怀兹·布朗
译者:黄迺毓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内容语言:中文
开本:20开
装帧:精装
ISBN:9787533258658
绘本寓意:亲情 母爱
内容简介:从前有一只小兔,他想离家出走,于是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了。”妈妈说:“你要是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小兔说。“要是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妈妈说。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小兔说。“要是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妈妈说。   就这样,小兔先后变成了小花、小鸟、小帆船、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小男孩;而妈妈先后变成了找小花的园丁、让鸟停的树、吹小帆船的风、在半空中遇到空中飞人的走钢索的人和正好抱住小男孩的妈妈。   “天哪!” 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妈妈说:“来根红萝卜吧!”

不要小看了这本出版于1942年的图画书,它的作者可是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性人物玛格莉特和克莱门特!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把它评为“1966–1978年‘好中之好’童书”,还附上了一段推荐词:“在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富于韵味的奇妙对话,构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小故事,今后这本小书可能会成为不朽的幼儿读物的经典。” 事实上,在此之前,它就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了。

作者介绍:玛格莉特·怀兹·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 1910年出生于纽约。玛格莉特正是一位绝顶聪明、才华横溢的传奇女子。她不但为孩子写了100多本童书,更与一群好友一起为儿童文学的教育、创作与出版开拓出影响深远的天地。虽然她从来没有结过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却对孩子,特别是幼儿期的孩子的心理、情绪和兴趣有着深刻的认识。她擅长用精简、游戏性、有韵的优美文字来铺陈故事,不但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更能开发孩子的想像力,让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诗文。1952年,42岁的玛格莉特在法国旅行途中突然逝世。 克莱门特·赫德(Clement Hurd) 1908年出生于纽约。耶鲁大学毕业后,去巴黎学了两年现代绘画,回国后成了一名装饰画家。后来他结识了玛格莉特等儿童文学工作者,并且和其中的一位作家艾达结婚。玛格莉特在看到了他的两幅作品之后,就极力劝说他为图画书画插图,并特意为他写了一个儿童故事《大象和小甲虫》,让他做一次插图上的尝试。他后来和玛格莉特合作的两本睡前故事书——《逃家小兔》《月亮,晚安》,都成了图画书的经典之作。
逃家小兔 (1).jpg
逃家小兔 (2).jpg
逃家小兔 (3).jpg
发表于 2011-3-3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似没怎么看过类似的书,自己小时候只有黑白的小画书,孩子小的时候也许看过但具体书名内容都印象不深了~~我人生早已过半却没有想到为自己看一看,有机会试一试~~阿习习好像也介绍过一些,也许对自己的心态有帮助~
发表于 2011-3-30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1-3-30 16:14 编辑

惭愧的没有发言权

有一种想把了悟的这些绘本收齐的冲动,这应该就是那个完美的无以复加的境界吧

能把自己内心强大的一部分与人分享,有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1-3-3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配文有趣地很!
呵呵,启发了工作灵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烟台前线 ( 冀ICP备13012704号-1 )业务客服客服001 客服002

GMT+8, 2024-6-14 09:36 , Processed in 0.0821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