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戈 发表于 2019-1-31 13:01

模糊的故乡,大连、烟台与年


http://isure.stream.qqmusic.qq.com/C2000015MPfJ3yDUDS.m4a?guid=2000001731&vkey=336E9CA4656B4D8E7BD9B51B6A2E8474FD2B73DC6DCC180958D2E365F8A4AC5C1403617F99438D05E7B95C77AC354F534370782018B6FB8C&uin=&fromtag=50


大连和烟台就隔着一个渤海湾。

大连是个移民城市,除了原住渔民,也包含着相当的闯关东到大连的山东胶东人,方言、习性、谈吐方式都像,几乎每年往返老家河南过年,都要从烟台上下船,因此往返渤海湾两头的七八艘轮渡早已经坐了个遍。

年前从大连湾坐船到烟台芝罘港,年后再从这里回到大连,烟台的清晨四点钟最为熟悉,每年下船都几乎这个时间,每次都能在高速路上看见烟台的清晨,晨雾中夹杂着潮湿的味道,和大连类似。

再然后就是烟台的晚上,回大连的船开前,往往有着富足的时间,因此烟台的商圈、饭店算是去过好多个,本地菜和大连的口味都差不多。我对味觉不敏感,觉得好吃的东西下次再吃就觉得变了味,味觉的记忆迟钝,但在烟台,有几家还真的就在记忆里深藏了起来,一家商场里的醉蟹、一家巷子里的早就忘记什么馅儿的饺子和小菜,出奇的好吃,一年一次烟台的晚餐,还真的没踩到几回雷。

这两个城市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同根同源,性格脾性“差”不了多少——相差得不多,遇到的人也都不差,热心、慷慨、乐善好施。在大连,时常陪我妈买菜,菜贩子看着我妈知道是老主顾,买俩西红柿最后说着:“大姐,就剩介几个了,都(二声)拿回家歹吧。”送的比买的还多。在烟台也买过几次水果,吃的几次饭也遇到过这么几次经历,两地血缘上差的不多,淳朴的品质相通。


两个半岛,分化模糊的语言,五官特征也找得到类似的地方,偶尔嗅到的海风味道也相似,因此我还真的挺喜欢这个城市的。这个地方也不再是我两个故乡的中转地,也算是个小有归属感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这座往往都是睡着过去,不愿侧目的城市也慢慢清晰起来,清晨四点多下了船,车辆驶出船舱,看见烟台的路灯的时候,甚至比回到老家,看见门前麦苗那一刹那,更具有“回来了”的感觉。

五年前,姥姥姥爷搬去了城市,七八年前,爷爷奶奶家的老房子拆掉了,这两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而真的去到城里看望姥姥姥爷,在爷爷奶奶家的新房子里吃年夜饭的时候,才会发现,小时候“老家”那个概念模糊掉了——小时候踩着“long weng”踏着雪,晚上奶奶脚对着脚地给我捂热;在姥姥家和表哥表姐挤着大床,姥爷只能去睡沙发,哄笑到半夜的场景闪过,那种“故乡”带来的真切、开温馨,或者说是,“回家”的感觉,也慢慢被每年从学校回到大连这段路程的感受所覆盖——飞机下落,黑色的山和靛蓝色的海也慢慢取代了绿色的麦苗和红色的大门。

但也还没到对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厌倦的程度,只是有些对每年因为春节这个节日而必须着急忙慌地赶回来这整个过程慢慢地感受到了不适,相比于过于寒冷的年末,越来越淡的年味和我必须面对的愈来愈复杂的人际关系,每天纷至沓来五花八门的亲戚,七嘴八舌的嘈杂,烟味、酒味、唾沫星子乱飞。我更希望能在路面树还有茂盛叶子的时候回到这里,农忙时没那么多人四处串门,小麦齐腰高,嫩绿喜人,杨树茂密,偶尔会下雨但也常常混着泥土和叶子的气味,不会让人感到郁闷烦躁。

这几天也和朋友谈起过春节这码子事,如果不是寒假和工作假日的缘故,再除去传统因素的束缚,真的自己挑选个合适的季节回到自己的故乡,也一定会少许多烦躁的场景,团聚在那个时刻是否才会更加的开心。

我也搞不懂这些事,但无论是哪个故乡,回去了,还是能感到安慰,长大的速度越来越快,奶奶家的房子变了,刻着我4岁前身高的老杨树也早被砍了,不知道烧了多少顿饭,但鞭炮声响起,伴着院子里的狗叫鸡鸣,一年又一年,却没变过。
2019/1/31商丘暴雪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呈凡」,搜索「chengfan9725」即可关注。

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9-1-31 14:31

赞一个{:11_242:}{:11_249:}

金一戈 发表于 2019-2-1 09:47

越是到了一定的年岁,越容易开始念旧,开始怀念过去的许多点点滴滴。这是人之常情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模糊的故乡,大连、烟台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