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7-6-12 07:56

岗山地名趣闻

本帖最后由 岗山文化 于 2017-6-12 07:58 编辑

               岗山地名趣闻
                                    栖霞隋建国
       岗山是山东胶东丘陵九顶梅花群山的总称,地处栖霞官道镇,西与招远、南与莱阳接壤。岗山其实就是一个不起眼好似大坟墓的小山包,海拔仅有193.9米。主峰大顶子海拔252米,站在山顶可俯视方圆百里。
       岗山原名钢儿山,是因为人踏在山顶用力跺脚会发出好似敲钢击铁的声音而得名。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曾在此扎营设过岗哨立过战功而被赐封为岗山。当年在讨伐高丽倭寇中因触犯了地名,世民痛失三员大将。铁遇战死在钢儿山(铁不及钢);柴绍殉职于燃柴岭(柴草抵不住燃烧);李玉瓶遇难盆口峪(盆扣压了瓶子);单子玉献身于琵琶岭。为怀念死难众将士,东征大军每人一把土撒向遗骨,一夜之间在岗山前东西百余里筑起成千上万个泥冢子,光有名的就有72个。后又在20华里外的风水宝地建半城,安置老弱病残有功将士。征战结束后,在魏征提一下,太宗亲自赐封山名并下令在此建筑和尚庙宇供奉为国捐躯的亡灵,赐名岗山寺。
       岗山寺院历经唐、宋、元、明四朝800余年。兴盛时期僧人800之多,曾是胶东半岛潍坊以东地区的佛教中心。据传明朝朱元璋曾在此避过难,后来还赐封金筷子和金碗作为震寺之宝,并在洪武二年拨银两重修。因受两朝皇上恩宠,后期因不法和尚殃及百姓被用粑刑处决了,留下了“岗山的和尚耙了”的典故,及许多有关美好的传说,至今有口皆碑。从那以后,在民间便留下了“岗山的和尚罢了”的歇后语。每逢人们自己或不想叫别人做的事情,都会把手一摆说:“岗上的和尚——罢啦”(耙了)。
       2010年《岗山传说》被列为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至此,不仅留下了许多的美好的传说,且诞生了多多有趣的地名。
      岗山:岗山是众山头的总称,是唐王征东曾设过岗哨被御封的名字。
      钢儿山:因人踏在山顶用力跺脚能发出好似敲击钢铁的声音而得名。
          古城:坐落在招远毕郭北耩,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军营驻扎地。
       武神顶和碑顶:武神顶也叫碑顶,它是岗山九个山头其中之一,高度属于第二,又称二顶子。
       武神庙和岗山寺:就建在二顶子的前坡,故称武神顶。后在山顶上立碑,又名碑顶。
       大顶子:故名思意,所谓大顶子,就是在九个山头当中它最高最大,即称大顶子。
       燃柴岭:早年此岭因宽敞平坦是结伴进山打柴人堆放晾晒柴草的地方,因柴草干后是运回家烧饭和取暖用的,时间长了此岭就叫燃柴岭了。
       钱儿耩:当年岗山寺庙的和尚经常站在西山门外往这个山头上抛铜钱练功,就叫钱儿耩了。
           沙(刹)沟河:后期的不法和尚由寺院挖了一长达五华里的洞穴通官道强男霸女塌陷后成河流。
       通天沟:即沙沟河上游直达寺庙(天竺),天竺即天,故通天沟。
      通天河:莱阳五龙河其一岘河一支流直达寺院(天竺),即通天河。
       南天门:寺院与通天河拐弯处山势险要,称南天门。
       锻演场:和尚练武健身之场地。
       大、小雕崖:当年丘处机被元帝国成吉思汗拜为国师后,其女华筝,善养巨雕,随同父南下后返程北上回大汗时,兄妹二人带着雕路过岗山寺放雕于周围山头,收不回了,进半山崖中的岩洞内栖身。这大小雕崖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至今当地的人们还在延用这一鲜为人知的地名。
       瞪眼耩:山会耩顶设祭坛,此处四周无攀登的路,只有山脚下一条弯曲的小道,四周悬崖绝壁,要想登上顶峰的人,只有在山根下脸朝上用力瞪着双眼,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方能成功。
       白石耩:岗山寺院方丈梦见白虎星下凡,第二日耩上天降一白石头。
       赤龙岭、白龙岭:岗山前绵延两条岭背,一是属于红土称“赤龙岭;;二属于白土,称“白龙岭”。
       跑马岭:岗山庙宇山会赛马交流马匹的地方。
       老婆堰:跑马岭赛马围观男女混杂,主持觉得不雅观,以堤堰为界将男女分开,堤堰外为婆娘观望地带,故为老婆堰。
       走马岭:招远毕郭北耩东征军营遛马的山岭。
       神仙洞:传说寺院庙会八仙曾在此进洞逗留就餐过。
       七十窝窿耩、陡沟(斗沟):有斗法而得名。岗山寺院主持太乙乙阳指功而人造的石窝窿、虚空长老用轻功跨越深涧的陡沟。
       姑庵耩、庵儿沟:岗山庵堂所在地。
          转山子:庵堂师太惩治有邪念的歪嘴和尚,一巴掌在其庵堂后山转悠了一夜。
       野马沟与白龙坡:岗山前白龙坡前传说夜间有一匹是龙非龙是马非马的在此饮水,故名野马沟。
       婆罗沟:婆罗门族(梵语)叫净行的女子,是梵天的后裔迎亲到这里,进庵一看,供奉的是释迦文佛,自己的祖先竟不愿回归了。后来被她的父亲知道了,硬逼她回去。为了避开父亲的逼迫,她就藏在龙泉庵西南面的一条小沟里,后称婆罗沟。
       :岗山寺院僧人家眷住所。
      大、小花园:岗山寺院原来的花园,后来分为大花园和小花园两个村庄。
      猴子泊与猴子孤堆:看管花园和尚误伤寺院主持好友艺人猴子埋葬之地。
       三朝茔:岗山寺院花园西埋葬了唐、宋、明三朝的墓地。
   蛤蟆湾:建寺院挖土烧砖成了四季湾内水流不断,繁殖了许多蛤蟆,故为蛤蟆湾。
   房子下:与庙宇晚期不法和尚勾结殃及百胜的盗贼居住村落,后被官府查抄,迁至官道。
   官道:地处唐代东海到京城长安的官用大道旁边建的村落。现在栖霞官道镇驻地。
    盆口峪:因周围被山崖环抱,上宽下窄,且谷深,好像是个口向上的大盆,因故得名。
   耙地与耙齿沟:用耕地用的铁齿靶处置不法和尚的刑场和沟。
   桑行茔:当年寺院植桑养蚕的地方。
   炮手庄:杨登替天行道,用猎枪在岗山寺院破旧庙宇打死妖孽白狐,被上天赐字:杨登神枪。村名招远毕郭炮手庄村由此而得。
    半城沟:唐王东征为老弱病残建造的只有两个城门的城池。现在栖霞官道镇半城沟村。
   七十二泥冢:东征大军为掩埋死难将士每人一把土撒上遗骨而筑成的泥堆。
   九顶梅花山:九个山头组成。
   石拉耩:岗山西北蓬水公路边传说当年孙二娘开店留下的房舍废墟石火拉子耩。
   石磊耩:又称九顶梅花山(耩顶有九个小蘑菇顶,现为红旗牧场)。
   琵琶岭:岭背貌似琵琶。(唐王征东将领单志玉在此献身)。
   八里岔:顾名思义,在岗山前通往京城长安官道的沙沟河东岸。西距招远毕郭八里。路在此分两条岔路,向东南一条经官道通向东海,向东北一条经花园、栖霞至烟台。此处设有八岔客栈,半岛东部的文登、乳山、威海等西去的客商都在这里歇脚就餐。客栈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2 12:42

都有讲儿{:11_242:}

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7-6-12 16:50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2 12:42
都有讲儿

感谢金一戈在第一时间关注。{:9_203:}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2 17:00

乡野地名,来龙去脉,细究起来,挺有意思。

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7-6-13 18:30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2 17:00
乡野地名,来龙去脉,细究起来,挺有意思。

感谢金一戈您的关注。祝好{:9_203:}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3 22:51

烟台好多地名都与当年李世民有关。

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7-6-14 07:05

本帖最后由 岗山文化 于 2017-6-14 07:12 编辑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3 22:51
烟台好多地名都与当年李世民有关。

是啊{:9_203:}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4 10:03

岗山寺还有遗迹吗?

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7-6-15 09:33

本帖最后由 岗山文化 于 2017-6-15 10:12 编辑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14 10:03
岗山寺还有遗迹吗?

岗山寺院就剩下一些碎砖破瓦。一百多年前,已故的几位老人小时候还在山顶废弃的庙宇断墙残壁上向山下推石头玩耍。可惜唯一留存满清道光年间木版《岗山志》文革期间被销毁。我所整理的材料是根据家里多多前辈世传,其中有我的叔伯叔父隋焕(现年90岁)小年时期曾经看过这《岗山志》,根据他的记忆整理的。若不,这历史的传说就失传了。
栖霞市文化馆、栖霞电视台拍摄了《岗山传说》专题片。(这些我都有视频)
《岗山传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5NzIwMTQ4.html
http://v.ku6.com/show/p6_6yHhn4fDLsxkH.html?m=yunfan

金一戈 发表于 2017-6-20 12:34

岗山文化 发表于 2017-6-15 09:33
岗山寺院就剩下一些碎砖破瓦。一百多年前,已故的几位老人小时候还在山顶废弃的庙宇断墙残壁上向山下推 ...

专题片拍的好。隋老师的研究很棒。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岗山地名趣闻